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方法

黄玉桐

关键词: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 方法
摘要: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一类药物就是抗菌药物,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复杂,临床医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探究合理利用抗菌药物的方法,以便及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从基质金属蛋白酶-3视角探索化纤系列方Ⅴ号方与艾灸防治肺纤维化的生物学机制

    基质金属蛋白酶-3属于基质分解素类基质溶解素1,在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中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不仅可以降解多种蛋白底物,还有激活其他种类 MMPs的作用,它是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激活的共同途径,因此在维持血管壁完整、保持血管弹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基质金属蛋白酶-3能促进肺血管基底膜降解,参与肺血管重塑的全过程,在肺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从MMP-3角度揭示化纤方-Ⅴ号方与艾灸阻抑肺纤维化疗效机理中的表达,是本课题的关键肺纤维化是国际医学界关注度极高的一重大病种,中药验方与艾灸在肺纤维化的防治上具有独特优势。MMP-3在肺纤维化生物学机制的表达中至今国内外文献研究很少涉及,中医药和针灸的研究中更是没有企及。本文整合前期研究优势及工作基础,提出从基质金属蛋白酶-3视角探索化纤方-Ⅴ号验方与艾灸防治肺纤维化效应机制的假说,为今后肺纤维化在这一焦点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作者:赵荣光;李戎;彭彩钰;牛亚南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病原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探索

    本文对提高病原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探讨,通过实验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性;丰富实验教学手段;教师认真设计每个教学环节等,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用型人才。

    作者:甘世芬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1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05例)与观察组(10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肝功能等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正常率(86.67%)、乙肝五项检查正常率(71.43%)、肝脏B超检查正常率(92.3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临床护理意义。

    作者:潘蔚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IP-10的研究进展及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IFN-γ诱导蛋白10( IFN-γinducible protein 10,IP-10)是属于CXC 类的趋化因子,主要由IFN-γ诱导产生。 I它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募集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它还能抑制部分肿瘤生长。其中募集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它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干扰素,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受损者,多项研究提示IP-10的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效能与IFN-γ相近。 IP-10在各种疾病中,特变是在结核诊断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需进一步研究阐明。

    作者:董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6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

    目的:讨论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10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68例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未出现胸腔逆行感染。结论对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的精心护理及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确保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罗瑛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月7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变化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提升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

    作者:劳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PICU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患儿的气道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PICU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患儿的气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接受住院治疗的符合临床中关于重症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22例进行研究。除常规药物治疗外,选择美国西门子呼吸机,行气管插管后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同时加强人工气道建立护理、机械通气护理、心理护理、气道湿化护理、气囊管理、病房环境护理等。对比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情况。结果经过机械通气治疗,22例患儿PaCO2明显升高,而PaO2明显下降,SaO2也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22例患儿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在PICU机械通气治疗小儿重症哮喘中,加强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覃金花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病情复杂,进展迅快[1]。目前,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和抗生素药的发展,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进展发病机理和病程演变过程的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医学界已从单纯的治疗途径演变为现今的根据不同病程,进行对症分期治疗为主,对出现的继发感染常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联合手术治疗[2]。

    作者:王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肝功能不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护理

    在我们的临床护理观察中,肝功能不良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全麻苏醒期躁动。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由于耗氧量增加、心率加快、血压剧升、脑压升高、导管滑出等一系列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会给治疗与术后护理及患者带来不利,所以加强对全麻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护理十分重要。结合我科对肝功能不良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4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朱厚莉;黄文静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基层医院获得性院内感染在医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感染工作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工作体会和相应对策。方法开发领导层,让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全院人员医院感染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健全医院感染组织机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结果基层医院感染工作由初的流于形式,应付检查,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结论只要领导重视,大力支持医院感染工作,全院各科室积极参与配合,严格执行医院感染各项规章制度,院感工作人员加强监管力度,基层医院院感管理工作同样能得到规范运行。

    作者:秦桂梅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肩胛骨投照技术新探-以《X线投照技术》为基础

    目的:根据临床应用实践,对肩胛骨投照技术提出新的观点。方法对近20年来,本院240例肩胛骨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四组中,D组成像效果好,患者能达到体位要求,诊断效果好。结论孟代英先生主编的《临床X线投照技术》中提到的肩胛骨投照技术可以有新的发展。

    作者:肖信书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新生儿护理中的疾病预防探讨

    目的:探讨强化后的护理措施对新生儿疾病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它们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的预防护理方法,观察组则施以强化后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两组新生儿的诸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无论在发病率方面,还是在死亡率方面,观察组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视并做好新生儿期的疾病预防护理工作,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黄杨初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方法

    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一类药物就是抗菌药物,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复杂,临床医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探究合理利用抗菌药物的方法,以便及时处理这些不良反应。

    作者:黄玉桐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及措施研究

    本文以CNP理论为基础,研究腹股沟疝手术临床护理路径相关问题。探讨了护理路径对腹股沟疝手术的意义,以时间序列和护理内容为主导,设计了专业化临床护理路径。提出多项保障措施,为临床护理路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唐文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病案首页的多方位质控

    目的:探寻病案首页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措施,使病案首页信息更安全可靠、可用性好。方法对改进首页质控方法后的病案首页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首页存在的错填、漏填、选错、缺签名等问题均较前减少。结论只有临床医师、病案管理人员及医院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对病案首页采取多方位质量监控,才能有效提高病案首页的质量。

    作者:李恒爱;卢建军;罗苑娜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目的:对心理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00例2012~2013年在我院实施择期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性基础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与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满意度与信任度比较高,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恰当的人性化护理与心理护理,对有效调整患者术前心理状况非常有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韦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和日常护理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日常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达克宁栓组、氟康唑胶囊组、达克宁+氟康唑胶囊组、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组进行治疗,分别记录各组有效率、成本-效果指数及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总有效率:达克宁栓联合氟康唑胶囊组(95.0%)>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组(92.5%)>达克宁栓组(85.0%)>氟康唑胶囊组(72.5%);药费/总有效率组优组为为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组(0.62);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2.5%。结论制霉菌素阴道泡腾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具有佳的效价比,霉菌性阴道炎日常护理应以霉菌性阴道炎知识教育和日常卫生指导主。

    作者:郭晓丽;李新珍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具有诸多的优势,在改革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分析外科护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并讨论外科护理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的具体措施,目的是提高外科护理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黎丽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讨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6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进行护理干预,根据疾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43例,好转19例,无变化4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正确有效的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疾病的恢复及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玫 刊期: 2014年第10期

  • 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护理干预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8例,予常规护理作对照组,予护理干预作研究组,分析两组尿潴留的发生、排尿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研究组尿潴留1(2.08%)例比对照组10(20.83%)例少;且研究组排尿功能0级为25(52.08%)例比对照组11(22.92%)例多,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护理的满意度47(97.92%)例比对照组39(81.25%)例多,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对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患者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和预防尿潴留的发生,同时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作者:杨兴眉 刊期: 2014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