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认识及护理干预

俞海虹;罗艳琼;陈文

关键词:男性更年期, 护理干预
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疾病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50岁以上部分男性可能出现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相似的临床症状,因此被命名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本文探讨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概念、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以及护理干预对本综合征的治疗与恢复的良好促进作用,其中着重强调了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和家庭干预的重要性。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60例产妇,其中30例患有慢性阑尾炎,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阑尾切除术,另30例因社会因素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产褥病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时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中同时行慢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并不增加产褥病率且不影响产后恢复,同时避免了二次手术,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现将观察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杨晋敏;阮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智健脑颗粒对老年大鼠海马胆碱能毒蕈碱M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智健脑颗粒对老年大鼠海马胆碱能毒蕈碱M受体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青年对照组(A)10只,为3个月龄大鼠,于取材前1 w购入。20只24个月龄雄性SD大鼠购入后,观察1w无异常,随机分两组,分别为老年对照组(B)、益智健脑颗粒组(C),各10只。益智健脑颗粒组每天灌药量10 g/Kg,共30 d;青年对照组与老年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取材时以4℃4%多聚甲醛磷酸盐缓冲液大脑灌注固定、制备脑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胆碱能毒蕈碱M受体亚单位的表达。结果各组大鼠海马胆碱能毒蕈碱 M受体亚单位在CA1区、CA3区表达存在差异,老年对照组呈弱阳性反应,益智健脑颗粒组大鼠海马M受体亚单位阳性反应在CA1区明显,在CA3区表达相对较弱。结论益智健脑颗粒能调节胆碱能毒蕈碱 M受体的表达水平,对衰老大鼠海马的中枢胆碱能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乔;朱金华;侯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ige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表现为黑便、呕血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化障碍、氮质血症、贫血等。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黏膜病变及胃癌。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汉梅;王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精神科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精神患者病情比较特殊,易出现突发行为及各种意外事件,因此,精神科患者输液治疗时的安全护理比其它科室更为重要。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静脉输液治疗时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安全。我科将2012年1月~12月输液治疗时出现安全隐患的5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并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2013年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吻合与二期吻合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68例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低位大肠癌术中结肠灌洗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总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行结肠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治疗较二期手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等特点,因此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科学应用

    目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行为规范性(94.9%)显著高于对照组(79.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雷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使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静滴莫西沙星注射液0.4g/次,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静滴头孢呋辛注射液1.5g/次,2次/d,同时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0.5g/次,1次/d,用药5d后停药2d,7d 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组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相当。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初治首选药物。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技术在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在肛肠疾病术后防治尿潴留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肛肠疾病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对照一组采用穴位按摩,对照二组不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三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一组有效25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2.5%;对照二组有效5例,无效35例,有效率为12.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能有效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孙邦艳;何小娟;莫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我院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及纠正

    目的:对由EDTA-K2所造成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分析。方法对13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标本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手工计数血小板,重采末梢血预稀释人工计数,EDTA-K2抗凝血和末梢血涂片染色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结果 EDTA-K2抗凝剂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无出血,凝血功能检查正常,引起诊治错误。结论加强血小板减少现象原因的综合分析可纠正 EDTA抗凝剂诱发的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以仪器法为主,结合必要的手工复查,是当前血细胞分析的模式。

    作者:李红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洁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洁护理效果做进一步的观察。方法选取80位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0.5%的碘伏消毒液擦洗,观察组患者使用清洁水擦洗,将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发生尿菌概率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清洁水进行消毒,能使尿道口保持清洁,不会刺激皮肤,同时能降低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

    作者:钟天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清胱抑素C(Cys C)与肾功能指标联合检测在肾病中的观察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肌酐(Cr)、尿素(Urea)等肾功能指标检测在肾病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肾病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020)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标本 Cys C水平、以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 Cr水平、以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测定Urea水平。结果 Cys C水平和Cys C异常率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上升。观察组肾病患者Cys C、Cr、Ure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受试者,3项指标阳性率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ys C可灵敏反应肾损伤程度,此项指标联合Cr、Urea检测可更准确地为肾病诊疗工作提供依据。

    作者:林汉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绩效考核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2年9月~2013年12月,对我们急诊科护理管理实施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比较绩效考核前后,急诊科护理管理、五常法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服务态度、护士岗位薪酬、医生对护理人员总体评价等指标。结果实施绩效考核1年多,护理管理质控分从年平均96分上升到99.5分,有利于科学分配护士奖金,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慎独精神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98%以上。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绩效考核,量化工作内容,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进一步体现优质服务,科学有效地评价护士工作成绩,达到双赢的良好效果。

    作者:陈强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84例骨科患者临床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和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与患者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治疗结束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对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和患者治疗所花费的费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25±2.3)d,住院费用5万元左右,对照组相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01±5.4)d,住院费用7万元左右,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给与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和对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均比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4例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也均明显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也非常低,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非常高,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骨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黄慧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常与身体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患者情绪往往会影响内分泌,内分泌又与排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患者移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通过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纠正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阐述了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对比分析不育夫妻间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

    目的:分析50对不育症夫妻间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感染及药敏情况的差异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对门诊不育症夫妻均行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并用12种药物行药敏试验,收集50对夫妻双方支原体培养均阳性的患者,根据双方感染支原体类型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夫妻间对比分析。结果50对夫妻支原体感染药敏试验显示双方同时敏感的抗生素从高到低前三位排列依次为:强力霉素47对,占94%;交沙霉素47对,占94%;美满霉素45对,占90%。12种药物分别进行统计,同种药物男女双方之间敏感率差别比较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男女双方药敏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作者:薛志远;陈承;朱欣伟;黄明孔;陈帝昂;俞旭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强化医疗设备管理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

    在现代医院管理中,医疗设备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高层领导的重视。本文简单分析了现代医疗设备管理现状所面临的一些问题。重点对医疗设备采购、技术档案管理、设备报废、保养维修、技能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医院设备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将来科学化的医疗设备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蒋剑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探讨成功抢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急诊科2010~2013年收治的58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急救原则、急救初步评估及积极救治护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抢救成功50例,死亡8例,死亡率约为13.7%。结论熟练的救护技能和高效的应急能力,快速科学的抢救反应机制,是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急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许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析脊柱外科临床见习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脊柱外科作为骨科领域为复杂和尖端的分学科,专业性强,内容多,在医学生临床见习中是一个难点。文章就作者在脊柱外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几点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解答。为开展更有效的脊柱外科见习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作者:黄景辉;孙振;罗卓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务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特征与管理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这就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坚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不断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是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研究表明,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投入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去。因此,医疗卫生机构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促进医务人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作者:卢雪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动力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动力髋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患者51例、治疗成功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分级、骨质疏松分级以及复位对线指数可得,失败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率更高,年龄较大,不稳定性骨折比例高,骨折复位差,与成功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失败原因较多,尤其是有骨质疏松、高龄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失败几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临床医生给予重视。

    作者:白耀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