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远;陈承;朱欣伟;黄明孔;陈帝昂;俞旭君
目的:探讨经腹、阴式、腹腔镜辅助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四种手术途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种术式的各项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腹腔镜辅助(LAVH组)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LTH组)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其他两组、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组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其它3个组。结论临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式以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唐洁;郝焕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在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当中均已形成了电子化病历,无纸化办公等非常便利的工作流程,无论是对医疗机构的长远发展方面,还是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保证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系统分析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中电子化病历和无纸化办公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疗机构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流程,为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控制的管理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作者:蒙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方法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血栓通15d,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数、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踝肱动脉指数、下肢动脉彩超。结果经静脉滴注血栓通治疗后,患者双侧下肢动脉的血液流量显著增加,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液流变学以及纤维定量指标降低,踝肱动脉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血栓通能改变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液流量,并能降低血粘度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是一种副作用小的安全制剂。
作者:安利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咯血的观察及急救护理,提高对咯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共收治咯血患者56例,加强患者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结果5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措施,均获得了满意效果。患者在出现大咯血情况时候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充分建立静脉通道,急救后禁止剧烈运动与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预后与防止再次咯血。
作者:阎光惠;周龙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来我院行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的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手术满意度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86%,常规组满意度为7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32%。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干预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以及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朱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应用护理亚专业组长查房制度在内分泌代谢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房护理人员41例,定义为对照组;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内分泌代谢病房护理人员41例,定义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时未应用护理亚专业组长查房制度,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时应用护理亚专业组长查房制度。每组抽取100例患者调查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护理亚专业组长查房制度在内分泌代谢病房中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罗友平;余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病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在持续上升,且上升幅度逐年上升[1]。尽管降压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十分重要,可以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减轻患者症状,提高生存率,降低致残率。但是因为很多原因,许多患者做不到。因此,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水平,加强高血压的防治,遏制人群血压水平的上升,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策略和措施[2]。
作者:田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和中药学科特点,提出将多种教学方式、教学媒体和教学途径相结合,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知识传授,提高教学水平,体现中医药特色。
作者:刘洋;潘艳丽;王晶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SPA)是外科危重的急腹症,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1]。近年来,由于对该病的深入认识,治疗手段的改善,病死率已大大的降低[2]。因此,通过个体化的积极治疗,严密监护与精心护理,不仅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3],而且也一定程度地降低了救治成本。本科从2009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了37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心理护理等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用于气管内插管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实施全麻需气管内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普通直接喉镜组(I组)和可视喉镜组(II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全麻诱导后行经口腔气管内插管。观察两组患者喉镜片一次置入口腔内的成功率、Cormack-Lehane声门显露分级、气管插管时间、一次完成气管插管的成功率以及气管插管期间血压(BP)和心率(HR)的变化、咽部损伤和术后咽痛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患者喉镜片一次置入口腔内的成功率均达到100%;②I组和II组Cormack-Lehane声门显露分级为 I级、II级的病例分别为75%、25%和92.5%、7.5%,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③I组气管插管时间为(55.2±10.8)min,II组为(48.6±9.5)min,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④两组一次完成气管插管的成功率均达100%。⑤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均出现 BP降低、HR减慢,与麻醉前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5min MAP、HR均较插管前升高,组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在插管即刻、插管后3min时刻点的 MAP、HR,I组明显高于 II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⑥I组咽部损伤(纱布条有血性分泌物)发生率45%,而 II组为22.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I组术后咽痛及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为85%,II组为6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牙齿损伤。结论①可视喉镜可提供良好、安全的插管条件,能够清晰的显露声门,缩短插管的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并能减轻插管引起的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的心血管反应。②显示器更能够清晰显示咽部及声门结构,便于气管插管操作判断,适合于初学气管内插管的操作者。
作者:李军;闵红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有逐年上升趋势,它与冠心病、肿瘤合称为三大重要慢性病,已成为日益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世界性卫生保健问题。
作者:姚明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被划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我国的平均感染率为59%左右,目前Hp的根除率不断下降。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联合益生菌、某些中成药[1]、胃粘膜保护剂[2]等可提高根除率。其中的益生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益生菌治疗HP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对终经临床确诊为子宫瘢痕妊娠的14例患者的常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经阴道彩超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经腹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11例,诊断符合率78.6%。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正确诊断符合率采用检验做比较,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子宫瘢痕妊娠有较典型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特征,是目前诊断子宫瘢痕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晓岩;张树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标准三联治疗,即奥美拉唑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两组均治疗21d,治疗结束后观察总体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幽门螺旋杆菌(Hp)转阴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0.8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经治疗两组患者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均有改善( P<0.05),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Hp转阴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47.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上腹部不适或疼痛,胀闷、灼热感、嗳气泛酸,食欲不振等症状,可明显提高Hp转阴率。
作者:沙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多囊性肾瘤是临床上较罕见的一种肾脏良性肿瘤,我院近期收治多囊性肾瘤1例,现对该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6个月25d,发现左下腹包块2月余。患者家属2个月前无意中发现患儿左下腹有一巨大包块,约成人拳头大小,无压痛,无恶心、呕吐,无腹胀、腹痛,一直未作特殊处理。2个月来包块慢慢增大,外院B超提示囊性包块。患病来患儿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 CT平扫示左肾区巨大囊性低密度肿块影,可见纤细分隔,病灶大小约12cm×10cm,边界清,肾实质受压变薄,周围肠管受压移位,周围组织未见侵犯改变,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示病灶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分隔及囊壁见轻度强化,分隔显示更清晰。
作者:覃维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ige )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表现为黑便、呕血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化障碍、氮质血症、贫血等。具有发病急、进展快、临床病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黏膜病变及胃癌。本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蒋汉梅;王学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将受试者的血浆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用奥美拉唑,两组同时以泮托拉唑为内标物,以叔丁基甲醚为提取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结果实验组的线性方程:Y=10.758X+0.006667,相关系数r为0.9998;对照组的线性方程:Y=6.889X-0.000587,相关系数r为0.9999。实验组的日内精密度<4%,日间精密度<7%;对照组的日内精密度<5%,日间精密度<6%。实验组的相对回收率98.15%~102.5%;对照组的相对回收率98.01%~101.15%。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与奥美拉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谭姣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实施正确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主要是探讨在目前冠心病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在以后的健康教育中提供参考,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作者:杜小静;冯翠娜;王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实施早期预见性护理对脑出血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取对照研究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9例)和实验组(n=89例),两组临床治疗方案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预见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体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除呼吸衰竭、脑疝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它常见并发症发生数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特别是在减少中枢性高热、泌尿系感染和口腔炎的发生,实验组更为显著。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早期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脑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
作者:邢玉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药源性疾病是指药物引起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并能导致机体某一个或几个器官、某一处或几处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损害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齐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