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潘艳丽;王晶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基础综合实验技术》这一实验教学在医学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并联系实际,提出了通过合理设置实验内容、改变实验课教学方式、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等形式对实验课进行优化,探讨医学实验教学的新模式。
作者:李晋;白国辉;罗果;朱姜;刘坤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音乐支持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接受体外震波碎石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1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在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密切观察、分析,给予心理干预并播放轻音乐。结果接受心理干预和音乐支持的体外震波碎石的患者,思想顾虑解除,无恐惧及忧虑感,积极配合治疗,肌肉放松,使B超定位操作轻松,治疗过程顺利,碎石效果好,排石快,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心理干预和音乐支持是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排石的成功率,临床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福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甲包括指甲和趾甲,属于皮肤的附属器,是覆盖在指(趾)末端伸侧的坚硬角质。甲的外露部分称为甲板,为甲的主要组成部分,呈外凸的长方形。正常的甲板为粉红色、有光泽,除了保护其下的皮肤不受外伤外,还起到美观、帮助手指完成精细动作的作用。甲板的颜色变化,常见的有白色、黑色、褐色、黄色、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等,这些颜色变化与遗传、疾病、环境等因素有关。本文着重从全白甲方面叙述。
作者:董慧民;季永智;宋洋;钟沿风;张亚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进行探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进行探讨。结果预后良好组GCS评分>9分的患者数量、出血量超过60ml以上的患者数量以及丘脑出血的患者数量与预后差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另外预后良好组在手术时机、年龄以及是否破入脑室等方面与预后差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分析得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因素主要包括了意识状态(GCS评分)、脑出血量以及出血部位,另外年龄因素、手术时机、脑室破入情况与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若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对上述因素进行控制将能够大大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建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器械的研制,并利用其对急性喉梗阻患者进行环甲膜切开置管术,以期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本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的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第三部分为手动简易呼吸器气囊。利用该器械分别对4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实验;并在临床上对5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喉梗阻患者,进行环甲膜切开置管术。结果4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全部56例患者均在紧急情况下,顺利完成环甲膜穿刺切开置管术,术中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皮下气肿、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均无喉狭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说明利用其抢救急性喉梗阻的患者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切开深度适宜、不易损伤气管后壁和食管、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精神患者病情比较特殊,易出现突发行为及各种意外事件,因此,精神科患者输液治疗时的安全护理比其它科室更为重要。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静脉输液治疗时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安全。我科将2012年1月~12月输液治疗时出现安全隐患的5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并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2013年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被划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我国的平均感染率为59%左右,目前Hp的根除率不断下降。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联合益生菌、某些中成药[1]、胃粘膜保护剂[2]等可提高根除率。其中的益生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益生菌治疗HP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的相关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00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52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疾病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与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等关系。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年龄及性别无明显相关,但与患者颅脑损伤严重程度、中线移位程度、是否合并低氧血症、低蛋白血症及低血压等疾病因素有显著相关性。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有多种,临床早期诊断、及时合理正确地对症支持治疗,消除各种危险因素,可获得理想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陈初亮;杨靖;顾贵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为对照组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单纯地采用替米沙坦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采用替米沙坦好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作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2个疗程以后,对两组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做出评价,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2个月后,完全治愈患者63例,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完全治愈患者38例,总有效率为58.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2%,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复发,没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复发7例,并发症5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用药的危险性,并且具有低复发和低并发症的效果,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针对妇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实施护理,以达到配合治疗。方法通过总结妇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从营造环境、健康宣教、加强沟通及人性化护理等几个方面对策入手,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结果妇科门诊患者存在急躁不安、情绪不稳,消极自卑、多疑埋怨,孤独压抑、尴尬自责,惊慌失措、依赖被动,悲观失望、羞耻懊悔等心理特征。结论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有利于加快妇科患者的康复进度。
作者:邓亚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高血压脑出血是危害人类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研究表明,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扩大主要原因是血压高引发的再出血[1],但一般认为应在超急性期维持较高于正常的血压,以防止高颅压导致血管闭塞,加重脑缺血。而有研究表明,患者颅内压控制在270mmH2O以下时,血压低于指南标准30~40mmHg,仍未有脑灌注不足表现。这就为高血压脑出血的血压控制打开了思路。本文就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发展及预后影响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洪勇;范振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系统,其目的是减少出错、提高效率。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对自然文本进行分析、识别、理解的技术。医疗文书是较为规范严谨的语言文本,从词汇、语法上分析较适合于进行自然语言处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干预输入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比较,不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易于被临床接受,是今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方向。
作者:刘坤尧;杨渝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技术实训课程中的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下发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临床护士的工作岗位为依据,进行分配角色,通过角色的演练来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角色的感悟、体验、思考,提高自身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作者:白舒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口腔科的就诊人数和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这为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率多而周转快,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防护是往后口腔科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也是口腔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化疗治疗胃印戒细胞癌肠转移的近期疗。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胃印戒细胞癌肠转移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联合常规化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观察肿瘤缓解情况、内分泌指标等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肿瘤整体缓解情况好于对照组;VEGFA、VEGFB水平(92.52±11.6、38.4±6.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化疗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龚磊;宫地康加;于振洋;许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联合检测的方法对自愿进行体检的志愿者进行健康体检与早期肾病诊断,并分析检测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接受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联合检测的体检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的一种方法,本卫生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共检测100例体检者,并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应用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尿蛋白检测法进行检测的接过为,其尿蛋白阳性率为6%,而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则为13%。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蛋白联合检测能够弥补二者检测法之间的不足,及早诊断出早期肾病患者,从而提高预后治疗的作用。
作者:王伟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的认知程度,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认知度增加,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方法选取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190例进行调查,年龄≥60岁,将患者基本信息、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骨质疏松主要临床表现共19项以问卷形式列出,在入院后第1d进行第1次调查,通过入院后进行骨质疏松专题讲座,2w后重复一次调查,总结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后认知的改善程度。结果健康教育前后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认知明显改善:年龄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0.3%(73例),受教育后59.7%(108例);吸烟、饮酒及咖啡其中一项或以上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34.8%(63例),受教育后56.4%(102例);体力活动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5.9%(83例),受教育后55.8%(101例);制动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37.6%(68例),受教育后51.4%(93例);缺钙对骨质疏松影响:受教育前为45.9%(83例),受教育后75.1%(136例);骨质疏松表现为疼痛:受教育前为37.6%(68例),受教育后52.5%(95例);骨质疏松表现为驼背、身材变矮等:受教育前为33.7%(61例),受教育后59.1%(107例);骨质疏松表现为骨折:受教育前为34.3%(62例),受教育后56.9%(103例)。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对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认知程度不足,通过入院后的健康宣教,其认知度明显提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用支出。
作者:周素艳;姜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股骨头坏死好发于中青年人[1-2],未经有效治疗,多数患者将在1~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3]。约80%的患者会因股骨头塌陷而需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约87%的股骨头从塌陷至需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间隔时间为24个月[4]。目前,全髋关节置换对中青年的中长期疗效仍难预料[5],保留股骨头仍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理想的保留股骨头的治疗方法应该是既能有效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促进坏死骨的修复,又能改善股骨头的力学性能,防止股骨头塌陷[6]。
作者:王效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外科手术满意度及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及舒适护理两种方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对照组为60.87%(14例);研究组满意度95.65%(22例)。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分析阴道炎患者的病症情况以及患阴道炎的原因,研究该病患者的护理办法。方法选取48名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宣传,分析两组所取得的治疗效果,及病情复发率。结果在经过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之后的实验组其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好(P<0.05),并且实验组病情的复发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尽量了解患者出现这种妇科疾病的原因,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从根本上控制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复发几率。
作者:高言翠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