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咯血的急救护理

阎光惠;周龙兰

关键词:咯血, 观察, 急救护理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咯血的观察及急救护理,提高对咯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本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1月共收治咯血患者56例,加强患者咯血前诱因与先兆的观察,充分做好抢救准备。结果56例患者经精心治疗与护理措施,均获得了满意效果。患者在出现大咯血情况时候应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充分建立静脉通道,急救后禁止剧烈运动与针对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预后与防止再次咯血。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利培酮辅以抽搐电休克治疗精无神分裂症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利培酮辅以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病历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合用组与单用组各50例。分别给予入院前,治疗1、2、4、8、12w末,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RP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计算减分率,评定治疗有效率疗效及副反应(TESS)。结果 BPRS减分率,两组4w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S减分率,两组4、12w末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1、2、8w末差异不大。SANS减分率,两组8w末(P<0.05),4、12w末(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利培酮辅以MECT治疗精神分裂症起效快,对阳性,阴性症状控制均有效。尤其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更好。两组病例副反应均较小。 MECT是辅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手段,起效快,疗效好,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更好。

    作者:孙刚;张会堂;刘桂英;于宏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口腔黏膜炎疼痛护理的现状

    通过阐述口腔粘膜炎的不同分期及疼痛表现,介绍了发生口腔黏膜炎的机理,归纳缓解疼痛的护理措施,总结经验,以期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完成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金榕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观察效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环磷酰胺(600mg/m2)+表柔比星(70 mg/m2)+多西他赛(175 mg/m2)化疗方案,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60 mg/m2)+环磷酰胺(500 mg/m2)+氟尿嘧啶(500 mg/m2)化疗方案。3w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3%(42/4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7%(33/46)且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84,P=0.02);治疗后治疗组CEA(P=0.002,t=-3.13)、CA-153(P<0.001,t=-6.3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毒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新辅助化疗方法对于乳腺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维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32位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32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早期施行急救护理措施,早扩容,早手术是抢救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淑绒;黄全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临床药理学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左旋布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麻醉效能强、作用时间长、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小的特点,本文从临床药理学和临床应用两方面对左旋布比卡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孙李妍;孙考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要求在超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人性化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心理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HAMA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发生率为34.55%;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63.6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有效控制,能减轻或避免由于人流手术造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创伤。

    作者:许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的科学应用

    目的: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行为规范性(94.9%)显著高于对照组(79.5%),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雷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抗结核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选择2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积极应用2HRZE/4HR方案实施抗结核治疗,分析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与 CD4+淋巴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疗前12例 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占60%;5例为100~200个/μl ,占15%;3例>200个/μl,占15%;用药1个月末,依次为8例,占40%;2例,占10%;10例,占50%;用药3个月末,依次为5例,占25%;2次,占10%;13例,占65%;用药6个月末,依次为3例,占15%;0例,占0.0%;17例,占85%。提示CD4+淋巴细胞计数经抗结核治疗后,有不同程度升高表现。疗前12例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 中,痰菌阳性5例,痰菌阴转2例,临床症状好转9例,病灶吸收经胸片检查示好转7例;5例100~200个/μl,痰菌阳性2例,胸片显示病灶吸收好转、痰菌阴转、临床症状改善各2例;3例>200个/μl,痰菌均阴性,疗后胸片显示病灶吸收好转、症状均改善,表明CD4+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预后较好,CD4+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预后较差。与治疗前患者自觉症状、心理状态、日常生活、生理功能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疗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采用抗结核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章蓓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眼针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102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眼针与针药结合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针药结合治疗,治疗组在针药结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眼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102例患者中,基本痊愈46例,占45.10%;有效51例,占50.00%;无效5例,占4.90%。对照组98例中,基本痊愈25例,占25.51%;有效50例,占51.02%;无效23例,占23.4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与针药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更加简便快捷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器械的研制,并利用其对急性喉梗阻患者进行环甲膜切开置管术,以期缩短抢救时间,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方法研制的环甲膜快速穿刺通气装置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套管内柱状穿刺刀部分,其刀头部位呈等腰三角形,柱体部分略呈扁柱弧形,其后端设有柱形手柄,本部分亦兼做套管内芯的作用;第二部分为柱状穿刺刀外的并与其相对应的套管部分,套管后端有柱状呼吸管接口,通过呼吸导气管可与呼吸气囊或呼吸机相连接;第三部分为手动简易呼吸器气囊。利用该器械分别对4只健康实验犬进行环甲膜处穿刺置管实验;并在临床上对56例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喉梗阻患者,进行环甲膜切开置管术。结果4只实验犬均一次性环甲膜穿刺置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临床上全部56例患者均在紧急情况下,顺利完成环甲膜穿刺切开置管术,术中均一次性置管成功;术中及术后无明显出血、皮下气肿、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均无喉狭窄、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器械的研究及制作已获成功,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说明利用其抢救急性喉梗阻的患者安全有效,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定位准确、切开深度适宜、不易损伤气管后壁和食管、无并发症等优点。

    作者:刘艳;刘新义;张晓锋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术中灌洗一期吻合与二期吻合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3年1月收治68例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低位大肠癌术中结肠灌洗后行一期手术切除吻合总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减少。结论低位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患者术中行结肠灌洗并一期切除吻合治疗较二期手术治疗具有住院时间短、总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等特点,因此术中结肠灌洗、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周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生菌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被划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我国的平均感染率为59%左右,目前Hp的根除率不断下降。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联合益生菌、某些中成药[1]、胃粘膜保护剂[2]等可提高根除率。其中的益生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益生菌治疗HP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和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者给予离断再植的方法和效果,总结临床治疗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ssel法进行分类,其中I型29例,II型21例,III型32例,IV型14例,其他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证实,并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10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临床治疗,多余患者多指均切除,正常手指位置满意。随访患者半年,所有患者外形和发育均良好,可以进行正常运动和生活。治疗期间有11例患者皮肤坏死,经过临床处理后痊愈。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5.10%(97/102)。患者对外形和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使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者:谭雄;易朝锋;李瑾;邹杰;杨康淇;李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外科手术满意度及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及舒适护理两种方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对照组为60.87%(14例);研究组满意度95.65%(22例)。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6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这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肺结核,而肺结核控制不理想可造成血糖的波动,两者可相互影响,如不及时采取强化的治疗措施可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两病均急剧恶化,。如果能够提高意识,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其预后较好。

    作者:杨睿;张燕;张先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体会总结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护理工作的特点以及具体的工作方法,阐述工作后获得的体会。方法由社区卫生服务的主体范围以及服务的具体目的与内容,研究护理工作具有的特点,总结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措施。结果对于社区护理工作其社会性以及整体性较高,在进行护理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将人们的健康护理作为工作的重心,终有效将个体保健工作以及群体保健工作汇成一体。结论社区护理工作具有较多的特点,其工作方法独特,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做好个体的护理工作,又需要体现出工作的中心(健康),终有效做好个体与群体兼顾的护理工作。

    作者:刘延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左心衰患者120例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特点。方法对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11月自行住院的12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对照组)和出车接诊抢救的120例急性左心衰(试验组)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治疗时间(45.2±12.9)min明显低于对照组(60.2±13.7)min)(P<0.05);此外,试验组发生并发症几率和死亡几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为12.5%(15/120)、2.5%(3/120)、(10.5±1.5)d明显低于对照组54.2%(65/120)、8.3%(10/120)、(22.3±3.6)d,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的关键是加强对一些重点人群健康教育、保证绿色通道的完善、实行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和院内院外急救的网络对接。

    作者:熊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百草枯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百草枯中毒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患者中随机选择15例进行研究。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脱离危险,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对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全面细致的临床护理可以保证较高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坤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药物浓度的可行性。方法采用Water Spherisorb CN 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01mol/ml流动相为甲醇:乙腈=55:44,0.01mol/L庚烷磺酸钠(PH2.2),流速3.0ml/min;柱箱温度30℃;检测波长220~400nm;进样体积10μl;时间范围15min。结果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三种药物浓度的相对回收率高于95%,绝对回收率均高于85%,且日内及日间的RSD均小于8%,符合生物样本的分析要求。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线性关系好,同时简单、准确、灵敏度高,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作者:丛晓明;王自立;刘海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在康复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实习学生66例,按照自愿原则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实习带教法,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与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相结合进行临床教学,实习3个月后,经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试,分析对比两种实习方法效果。结果研究组理论考试总分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操作技能考试总分值高于于对照组总分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医学工作小组模式结合传统实习带教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实习学生理论及实践操作技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