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和疗效分析

谭雄;易朝锋;李瑾;邹杰;杨康淇;李杨

关键词:先天性多指畸形, 多指畸形, 手术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者给予离断再植的方法和效果,总结临床治疗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有效方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Wassel法进行分类,其中I型29例,II型21例,III型32例,IV型14例,其他6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证实,并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结果102例患者经过我院的临床治疗,多余患者多指均切除,正常手指位置满意。随访患者半年,所有患者外形和发育均良好,可以进行正常运动和生活。治疗期间有11例患者皮肤坏死,经过临床处理后痊愈。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5.10%(97/102)。患者对外形和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使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洁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对患者留置尿管尿道口的消毒和清洁护理效果做进一步的观察。方法选取80位留置尿管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0.5%的碘伏消毒液擦洗,观察组患者使用清洁水擦洗,将两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在发生尿菌概率方面,将两组进行对比,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清洁水进行消毒,能使尿道口保持清洁,不会刺激皮肤,同时能降低发生尿路感染的概率。

    作者:钟天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中毒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抢救的急性中毒的佳护理方法。方法观察30例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早期行血液灌流。结果我院30例患者:26例痊愈、3例死亡、1例出院。结论急性中毒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采用血液灌流,加以运用恰当的护理措施提高急性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黎元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决策的系统,其目的是减少出错、提高效率。自然语言处理是计算机对自然文本进行分析、识别、理解的技术。医疗文书是较为规范严谨的语言文本,从词汇、语法上分析较适合于进行自然语言处理。采用自然语言处理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与人工干预输入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比较,不会额外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更易于被临床接受,是今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方向。

    作者:刘坤尧;杨渝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部低剂量螺旋CT放射剂量的研究

    目的:对螺旋CT扫描X线放射线常规剂量与低剂量剂量比进行评价。方法使用200mAs常规剂量螺旋 CT扫描肺内结节,扫描参数:120KV,10mm层厚,10mm扫描间隔,1.5螺距。在对5mm、10mm层厚进行扫描时,分别使用200mA、40mA以及30、20、10mA扫描,对单次CT扫描剂量加权指数 mAs进行记录。将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若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CTDIW毫安秒值和低剂量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常规剂量200mAs为标准,40、30、20、10mA低剂量组mAs和CTDIw都降低了80%、90%、95%。结论在进行螺旋CT扫描时,20mAs螺旋CT扫描mA和CTDIW仅相当于常规剂量的1/10,辐射剂量明显降低。20mA是螺旋CT扫描的佳剂量,敏感性较强,而且辐射量小,对患者身体影响不大,在临床检查中值得广泛使用。

    作者:张勇刚;贺翠琴;郑举艳;王金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应用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的发展趋势,经多年发展,腔镜手术向普外科的各个领域渗透。本文就普外科的腹腔镜进展作一综述。1腹腔镜胃肠手术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腹腔镜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随着腹腔镜应用的日益增多,逐步成为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1]。腹腔镜超声内镜可以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以及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帮助手术决策制定和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防止进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日本胃癌学会颁布的2004年胃癌治疗指南推荐,腹腔镜胃切除术作为一种研究性治疗,应用于早期胃癌,如I a、I b或者Ⅱ期癌,疗效确切,而对于进展期胃癌,达到清扫D2、D3的要求。因为国内早期胃癌诊断率相对较低,进展期胃癌占有较大比重,所以主要是以腹腔镜下的D2、D1+d或+B淋巴清扫技术为主,其应用也逐渐得到普及。

    作者:李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流动儿童部分常见病及其相关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流动儿童及非流动儿童的部分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方法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所小学5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流动儿童125名和非流动儿童120名。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因素、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是否常带手机到学校、每日户外活动平均时间和患病后的就医行为等。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远视力和龋齿。结果流动儿童组和非流动儿童组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和户外活动平均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龋齿及近视眼患病率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但裸眼视力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近视眼患病率与是否携带手机到学校和网络游戏平均时间有关联(P<0.001)。流动儿童平均身高和体重均低于非流动儿童(P<0.01),非流动儿童组的男女超重儿童比例高于流动儿童组(P<0.05)。父母陪同的儿童龋齿治疗率和近视眼矫正率均高于其它家庭成员陪同的儿童(P<0.001)。结论建议今后尽快实施以预防流动儿童常见病为目标的公共卫生项目,并提高学校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对流动儿童的可及性。

    作者:乌斯琴图亚;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寻找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简易,准确的方法。方法通过头孢西丁(30μg/片)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1μg/片)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对临床分离的67株葡萄球菌进行MRS检测,比较其MRS检出率,为分析NaCl对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用含4%NaCl的M-H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进行检测,比较其差异。结果67株葡萄球菌中琼脂筛选法检出率为79.1%;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在含4%NaCl和普通M-H培养基检出率相同,均为71.6%,苯唑西林(1μg/片)纸片扩散法在含4%NaCl的M-H培养基检出率为76.1%,普通M-H培养基检出率为73.1%,苯唑西林纸片法在含4%NaClM-H培养基上的检出率高于普通 M-H培养基,分别各有1株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被检出。结论头孢西丁(30μg/片)纸片扩散法与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不受NaCl影响,该法操作简便易行,各医院临床实验室均能开展,是检测MRS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许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1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并研究替米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0例高血压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5例。为对照组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单纯地采用替米沙坦予以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配合下采用替米沙坦好氢氯噻嗪联合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个月作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2个疗程以后,对两组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做出评价,随访两组患者6个月,调查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2个月后,完全治愈患者63例,总有效率为96.92%,对照组完全治愈患者38例,总有效率为58.4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3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62%,而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14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复发,没有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复发7例,并发症5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用药的危险性,并且具有低复发和低并发症的效果,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科技查新员焦虑现象分析及缓解对策

    随着科技与信息的发展,医学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日益重要。但查新任务的繁重必然会使查新员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焦虑现象尤为突出。本文认为焦虑现象的来源有心理焦虑、信息焦虑和职业焦虑,并分别提出了可行的缓解对策,以期为查新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魏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技术在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在肛肠疾病术后防治尿潴留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肛肠疾病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对照一组采用穴位按摩,对照二组不采用任何措施,观察三组患者排尿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对照一组有效25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62.5%;对照二组有效5例,无效35例,有效率为12.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药烫熨能有效预防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孙邦艳;何小娟;莫淑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急性脑梗死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15%,未发生死亡及恶化。结论急性脑梗死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肢体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王云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

    目的:为探讨分析椎体成型术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总结其在我院的应用状况。方法以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对象,对其采取经皮椎体成型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效果(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根据高万旭的治疗评价标准,结果显示显效36例有效23例,总有效率为96.7%;61例患者术后疼痛显著轻于术前,并且均未出现神经根损伤、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降低患者疼痛,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戚磊京;张育志;陈祖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临床氧疗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的临床氧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供给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比患者氧疗前后夜间睡眠动态血氧饱和度变化规律。结果 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夜间氧疗与未氧疗临床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对COPD伴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患者实施氧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翡;赵继元;刘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QC实验室仪器运行确认的方法与手段

    随着制药企业QC实验室自动化程度高,构造复杂的分析仪器应用日益增加,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的确认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实践操作,对QC实验室仪器运行确认的对象、标准及项目的确定做总结,并以色谱类和光谱类仪器为例,分析介绍C类仪器的运行确认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王建纲;吴芳;郑忠祥;傅弋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16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和肺结核均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这两种疾病常合并存在。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下降,极易感染肺结核,而肺结核控制不理想可造成血糖的波动,两者可相互影响,如不及时采取强化的治疗措施可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两病均急剧恶化,。如果能够提高意识,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其预后较好。

    作者:杨睿;张燕;张先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13年1~12月湖北襄阳细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对临床常见病原菌进行耐药监测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2013年1~12月襄阳市中医医院临床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以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按CLSI 2010版标准判断,所有数据用WHONET5.4软件分析处理。结果全年共分离病原菌4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4.1%,主要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41.0%,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等;另外还有真菌4.9%。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情况已相当严重,为了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建议临床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并且足量、足疗程使用抗菌药物,一次性杀灭病原微生物,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谌晓燕;陈艳;张银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期宫颈癌的治疗新进展

    宫颈癌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对女性的生殖健康及生命质量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宫颈癌可进行常规疗法外,还可应用手术、放射、同步放化疗及新辅助化疗等疗法,根据患者的肿瘤类型、一般情况、年龄、临床分期等情况进行个体化综合疗法,可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及并发症,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故本文综述宫颈癌晚期患者近年来治疗方案的进展,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丰;陈忠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我院对周围社区共计728例65岁以上老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6~12个月、平均(8.3±2.0)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有效干预后,在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方面较干预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②经有效干预后,37例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同时对于巩固药物降压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与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判断切口感染,比较切口感染组与无切口感染患者可能影响因素的差异,相关影响因素的选择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营养状态、骨折类型、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等。结果50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0例,感染率为4.0%。感染相关因素感染年龄(54.5±13.2)岁、BMI23.5±1.2、营养不良占33.4%、开放性骨折占73.6%、手术时间(12.3±4.2)h、卧床时间(14.2±3.2)d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大、BMI高、营养不良、开放性骨折、手术时间及卧床时间长,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加强病区管理,做好营养状况评估,加强BMI高患者切口管理,做好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伤口观察与护理,严格规范化操作,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是主要的护理对策。

    作者:李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病案室参与病案质控的探讨

    本文介绍我院通过推行质量检查员制度、增设操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运用现代技术将质量管理嵌入病案管理软件,施行病案管理程序阶段性升级改造,建成完整的数字化病案管理体系等措施,使病案室较好地参与到病案管理质量控制当中去。这些将质量管理融合到病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的重要实践,即形成质量管理的特色,也取得显著的成效。

    作者:王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