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磊京;张育志;陈祖彦
输液渗漏是门诊输液过程中常发生的情况,深入分析发生渗漏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摆在广大护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课题,国内外关于门诊输液渗漏原因分析及护理的研究报道很多,本文就此进行综述性分析,旨在为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卢江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和心肌梗死、恶性肿瘤并列为致死率高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所有的脑血管病患者中以脑梗塞为多见。脑梗死是各种原因导致脑供血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和脑软化,脑梗死发病率、致残率较高,其治疗方面的研究较多,新的治疗方法也逐渐增多,下面就目前的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陈英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血栓通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观察。方法0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血栓通15d,治疗前后检测血流变学指数、动脉指数、血液生化指标及踝肱动脉指数、下肢动脉彩超。结果经静脉滴注血栓通治疗后,患者双侧下肢动脉的血液流量显著增加,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血液流变学以及纤维定量指标降低,踝肱动脉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血栓通能改变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血液流量,并能降低血粘度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是一种副作用小的安全制剂。
作者:安利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发展,运动与免疫机能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少学者认为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但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强度,不同的运动持续时间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有所不同,适宜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能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而过度运动,则降低机体的免疫机能,使运动能力下降[1],如何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是值得我们深刻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研究。
作者:佘芳;胡莺;汪东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妇科急腹症的临床热点,探讨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资料法,随机选择2009年1月~2012年就诊我院妇科治疗急腹症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疾病的临床特点,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结果临床诊断中多的为出血性疾病,40例(占47.6%),其中异位妊娠29例(占34.5%),黄体破裂9例(占10.7%),子宫穿孔2例(占2.4%);其次为感染性疾病,35例占41.7%,其中急性盆腔炎26例(占30.95),盆腔囊肿6例(占7.14%),输卵管积脓或血性输卵管炎3例(占3.57%);肿瘤并发症10例(占11.90%),其他类4例(占76%)。84例中手术治疗68例(占80.96%),保守治疗16例(占19.04%),病死率为0。护理总有效率为97.6%(82/84)。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急救能降低妇科急腹症患者的病死率,适宜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保证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陈荣;黄丽葵;徐静;葛琪;胡结敏;薛伟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对其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多,需要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结论风险预防、规章制度的落实、专业教育培训和加强安全管理是预防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重要措施。
作者:方婷婷;黄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行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常规护理,观察组另给予预防尿潴留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排尿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促进硬膜外麻醉术后排尿成功率,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作者:田千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总结了3例小腿严重外伤行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的手术配合,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对于合并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骨折,采用外固定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使两者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和结合,在创面早期同期处理了骨折和软组织损伤,能有效地缩短病程,降低感染,骨外露、骨不连等发生率,免去患者多次换药的痛苦,减轻护理工作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淑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促进患者安全是当前国际卫生保健研究的热点,医疗不良事件是其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表明:全球每年因医疗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意外死亡高达44000~98000件,由此所致的伤害超过1百万件[1]。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但会给患者造成身心伤害,而且导致医疗质量下降和阻碍医院发展。及时发现、报告不良事件,能显著减少患者的损伤,促进患者安全,完善医疗风险防范机制。
作者:肖红;郑陈光;马刚;马张杰;庞元华;粟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主要分析了独生子女护士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进行教育管理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后指出了对独生子女护士进行教育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卓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别使用莫西沙星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给予静滴莫西沙星注射液0.4g/次,1次/d;对照组(40)例,给予静滴头孢呋辛注射液1.5g/次,2次/d,同时联用阿奇霉素注射液0.5g/次,1次/d,用药5d后停药2d,7d 为1个疗程,持续2个疗程然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莫西沙星组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组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使用莫西沙星的治疗效果与头孢呋辛联合阿奇霉素相当。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初治首选药物。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30名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对照组30名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然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后的满意度、流失率及患者的评价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据调查,我院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后的护理人员及患者的满意度极高,护理人员的流失率也明显低于进行常规管理的对照组,三项指标实施前后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即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管理模式减少了护理人员的流失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从而加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了医患、护患之间的纠纷问题。
作者:王友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制药企业QC实验室自动化程度高,构造复杂的分析仪器应用日益增加,实验室设备及仪器的确认越来越重要。本文根据实践操作,对QC实验室仪器运行确认的对象、标准及项目的确定做总结,并以色谱类和光谱类仪器为例,分析介绍C类仪器的运行确认的方法和手段。
作者:王建纲;吴芳;郑忠祥;傅弋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探讨角色扮演法在护理技术实训课程中的教学的应用效果。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下发工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教学目标要求,以临床护士的工作岗位为依据,进行分配角色,通过角色的演练来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某一个角色的感悟、体验、思考,提高自身对职业的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作者:白舒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Tourette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Tourette综合征10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托吡酯治疗。治疗期间每2w定期门诊复诊或电话联系以了解病情及指导调整用药方案。结果治疗组2w内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有效率为78.5%。有显著性差异。4~8w内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8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0.061,P>0.05);治疗组托吡酯维持量为1mg/kg.d的有19例(35%),1.5mg/kg.d的有21例(38%),2mg/kg.d的有8例(15%),4mg/kg.d的有4例(7.4%);对照组托吡酯维持量为1mg/kg.d的有2例(3.7%),1.5mg/kg.d的有10例(18.5%),2mg/kg.d的有14例,(26%)4mg/kg.d的有22例(40.7%)。两组不良反应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西比灵联合托吡酯治疗 Tourette综合征显效时间缩短明显,可以减少托吡酯的维持用量,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孙光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老年人群)70例和对照组(非老年人群)108例,对比两组的病因、临床特点、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发病原因方面,观察组主要是胆源性75.71%(53/70),而对照组则以酒精性为主76.85%(83/108)(P<0.05);临床特点方面,观察组腹痛、发热及腹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感染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归方面,观察组的死亡率为5.71%(3/70)高于对照组0.93%(1/108),两组转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雷振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TORIC 人工晶体(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观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植入 TORIC IOL的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1.00D的患者15例(16只眼),检查术前、术后1d,1月,3月裸眼视力、佳矫正视力、残余散光及人工晶体轴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4%术后3月裸眼视力>0.5,81%术后3月裸眼视力>0.8,94%佳矫正视力>0.8,术后角膜散光由术前的(2.60±0.86)D降至(0.36±0.18)D,与术前预期残余散光(0.39±0.41)D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d平均偏离轴位3.75+4.70°,术后3月平均偏离5.01+6.73°。结论 TORIC IOL矫正角膜散光效果可靠,SN60TT TORIC IOL矫正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及旋转稳定性,用于矫正白内障患者散光安全有效。
作者:魏丽丽;刘立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微创外科是21世纪外科的发展趋势,经多年发展,腔镜手术向普外科的各个领域渗透。本文就普外科的腹腔镜进展作一综述。1腹腔镜胃肠手术在胃癌诊治中的应用腹腔镜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随着腹腔镜应用的日益增多,逐步成为胃肠外科的发展趋势[1]。腹腔镜超声内镜可以对患者进行术前检查以及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帮助手术决策制定和有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防止进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日本胃癌学会颁布的2004年胃癌治疗指南推荐,腹腔镜胃切除术作为一种研究性治疗,应用于早期胃癌,如I a、I b或者Ⅱ期癌,疗效确切,而对于进展期胃癌,达到清扫D2、D3的要求。因为国内早期胃癌诊断率相对较低,进展期胃癌占有较大比重,所以主要是以腹腔镜下的D2、D1+d或+B淋巴清扫技术为主,其应用也逐渐得到普及。
作者:李鸿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心身方面的需要以及那些需要未满足,为给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符合其实际需要的照顾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用癌症患者需要调查问卷(SCNS),随机对生存期≥1年的120例我院肿瘤康复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20例病例中,在调查的5个需要领域里,康复期癌症患者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多,其未得到满足的程度也高,其次为照顾与支持需要,生理和日常生活需要少。结论出院后回到社区的康复期癌症在多个领域有较多的需要和未满足的需要,他们仍有较强烈的健康信息需求,仍渴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与支持。本调查为肿瘤防治工作者了解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哪些方面存在需要提供依据,可根据康复期癌症患者的需要给予相关的支持。
作者:傅碧绿;廖珊;邓戈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我院对周围社区共计728例65岁以上老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6~12个月、平均(8.3±2.0)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有效干预后,在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方面较干预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②经有效干预后,37例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同时对于巩固药物降压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