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护理路径对84例骨科患者临床作用分析

黄慧英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 骨科患者,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骨科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0例。医护人员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和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与患者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治疗结束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的达标率以及对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和患者治疗所花费的费用、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3.25±2.3)d,住院费用5万元左右,对照组相比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1.01±5.4)d,住院费用7万元左右,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给与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患者健康知识达标率和对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方面情况均比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P<0.05);③观察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临床护理路径对84例骨科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患者对疾病的认识能力也均明显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也非常低,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也非常高,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骨科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精神科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该项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给药方式,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抢救患者和治疗疾病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也具有风险较大、安全隐患较多的缺点。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静脉输液的安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精神患者病情比较特殊,易出现突发行为及各种意外事件,因此,精神科患者输液治疗时的安全护理比其它科室更为重要。为了保证患者的输液安全,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静脉输液治疗时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安全。我科将2012年1月~12月输液治疗时出现安全隐患的50例病例进行了分析及总结,并对各种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使2013年输液治疗时的安全隐患大大减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信息管理系统在血站应用的体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系统,被人们广泛应用。血站的工作也不例外,将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血站的日常工作之中去,使血站的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就信息管理系统在血站的应用谈些体会。

    作者:洪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位阴道分娩致宫颈裂伤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腔裂伤的影响因素,并总结分析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行头位阴道分娩导致宫颈裂伤产妇共6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加以分析。结果致宫颈裂伤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宫颈基础病变、宫颈水肿、人工扩张宫颈、胎位异常、催产素的应用、产程过长等。结论妊娠期妇女要做好产前检查,密切注意产程进展情况,掌握接产技巧,以上是避免宫颈裂伤的主要措施。

    作者:陈楚燕;周永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次曝光CR全脊柱立位成像分析

    目的:通过300例全脊柱摄影(CR)照片质量分析,讨论摄影方法及成像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展CR全脊柱立位摄影以来300例患者资料,男178例,女122例,平均年龄40岁。详细介绍摄影方法、图像后处理及拼接技术,分析一次曝光CR全脊柱摄影优势。结果300例全脊柱摄影全部拼接成功,符合放射诊断及临床要求。结论 CR一次曝光法在全脊柱摄影中优势明显,合格片质量显著优于传统X射线摄影片,完全满足诊断及临床要求。

    作者:张建军;贺长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伤残鉴定中智能障碍评定的多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客观评定智能障碍程度,探讨影响智能障碍评定的多因素。方法选定366例颅脑损伤患者分别进行韦氏智力测验和鉴定专家评定,对其结果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外伤所致智能障碍占大部分比例,脑外伤程度与所致伤残等级关系密切。影响韦氏智能测试结果有被鉴定者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智力测验结果与专家鉴定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智力障碍评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测量试验本身的影响因素和测验者规范化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等,还包括被测者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作者:杜广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尖锐湿疣微波术后中药熏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评价微波治疗尖锐湿疣术后中药熏洗的临床疗效。方法135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微波祛除病变疣体,患处涂百多邦软膏和干扰素软膏,每天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组,微波祛除疣体后用中药熏洗2次/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3%,复发率为4.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58%,复发率为28.36%。结论应用微波配合中药熏洗创面愈合快,不留疤痕,且能缩小疗程,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方晓英;赖秋英;巫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结直肠癌中相关预后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较高,治疗效果常困扰人们,而结直肠癌预后标志物为医生及患者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考指标。近年随着结直肠癌肿瘤相关标志物的研究,某些标志物的预后价值越来越受重视,很多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还将有更多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和复发监测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谢勇;傅仲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三联抗血小板行急诊PCI围手术期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三联抗血小板行急诊PCI围手术期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9年8月~2013年8月556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病例22例,对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史/检查/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急诊 PCI术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治疗策略。结果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9.3±7.8),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于介入治疗术中及术后1w内,发生率3.96%。有消化道溃疡病史4例(18.18%),慢性胃炎病史8例(36.26%),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慢性肾功能不全3例(13.6%),心源性休克5例(22.72%),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患者3例(13.6%)。发生轻度出血16例(72.72%),中度出血5例(22.72%),重度出血1例(4.55%)。3例患者因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死亡,2例发生心绞痛者均为部分血运重建患者,无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病例。结论质子泵抑制剂(PPI)能有效防治AMI急诊PCI患者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对于出血高危患者早期应用PPI治疗可以降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因出现严重消化道不良反应,中止抗血小板治疗而带来的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张勇;徐瑞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常规检测方法的比较

    目的:比较三种方法对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阳性检出率和特异性,寻找适合实验室常规检测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简易,准确的方法。方法通过头孢西丁(30μg/片)纸片扩散法、苯唑西林(1μg/片)纸片扩散法和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对临床分离的67株葡萄球菌进行MRS检测,比较其MRS检出率,为分析NaCl对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结果的影响,同时用含4%NaCl的M-H培养基和普通M-H培养基进行检测,比较其差异。结果67株葡萄球菌中琼脂筛选法检出率为79.1%;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在含4%NaCl和普通M-H培养基检出率相同,均为71.6%,苯唑西林(1μg/片)纸片扩散法在含4%NaCl的M-H培养基检出率为76.1%,普通M-H培养基检出率为73.1%,苯唑西林纸片法在含4%NaClM-H培养基上的检出率高于普通 M-H培养基,分别各有1株金葡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未被检出。结论头孢西丁(30μg/片)纸片扩散法与苯唑西林琼脂筛选法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不受NaCl影响,该法操作简便易行,各医院临床实验室均能开展,是检测MRS值得推荐的方法。

    作者:许丽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流动儿童部分常见病及其相关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流动儿童及非流动儿童的部分常见病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布。方法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4所小学5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流动儿童125名和非流动儿童120名。问卷内容包括人口学因素、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是否常带手机到学校、每日户外活动平均时间和患病后的就医行为等。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远视力和龋齿。结果流动儿童组和非流动儿童组每日玩游戏平均时间和户外活动平均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龋齿及近视眼患病率差异未出现统计学意义,但裸眼视力平均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近视眼患病率与是否携带手机到学校和网络游戏平均时间有关联(P<0.001)。流动儿童平均身高和体重均低于非流动儿童(P<0.01),非流动儿童组的男女超重儿童比例高于流动儿童组(P<0.05)。父母陪同的儿童龋齿治疗率和近视眼矫正率均高于其它家庭成员陪同的儿童(P<0.001)。结论建议今后尽快实施以预防流动儿童常见病为目标的公共卫生项目,并提高学校卫生服务和社区医疗服务对流动儿童的可及性。

    作者:乌斯琴图亚;咏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高血压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办法能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媛媛;陈禧;孙乐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免疫细胞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的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部位,EMT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它所引起的慢性盆腔炎、疼痛、痛经和不孕症等疾病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及健康。迄今为止,异位子宫内膜来源尚未明了。当前在众多病因学说中,sampson提出的经期时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细胞可随经血逆流,经输卵管进入盆腔种植在卵巢和邻近的盆腔腹膜,并在该处继续生长,蔓延形成EMT病灶。经期逆流的子宫内膜只有在免疫缺陷的基础上才发生EMT。 GazvaniR等人的研究也提出经血倒流的子宫内膜只有在免疫发生改变的基础上才产生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免疫调节在EMT的发生、发展各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周高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性化护理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要求在超导可视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上应用人性化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心理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 HAMA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组焦虑发生率为34.55%;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为63.6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导可视无痛人流患者中应用人性化护理,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得到有效控制,能减轻或避免由于人流手术造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创伤。

    作者:许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浓度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将受试者的血浆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用兰索拉唑,对照组用奥美拉唑,两组同时以泮托拉唑为内标物,以叔丁基甲醚为提取物,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结果实验组的线性方程:Y=10.758X+0.006667,相关系数r为0.9998;对照组的线性方程:Y=6.889X-0.000587,相关系数r为0.9999。实验组的日内精密度<4%,日间精密度<7%;对照组的日内精密度<5%,日间精密度<6%。实验组的相对回收率98.15%~102.5%;对照组的相对回收率98.01%~101.15%。结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兰索拉唑的血药浓度,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与奥美拉唑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可以用于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谭姣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对基层儿童保健模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儿童保健模式的影响。方法通过调研相关机构的数据资料,回顾性总结2010年起开始对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保健服务整体模式前后两年(2008年1月~2010年5月与2010年6月~2012年12月)的效果。结果2010年后2年,儿童贫血发病率5.8%,佝偻病发病率2.1%,营养不良发病率0.8%,肥胖发病率3.1%,行为问题儿童25.1%,统计结果明显优于2010年前两年(P<0.05)。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对基层儿童保健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Ki-67、VEGF、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Ki-67、VEGF-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检测74例乳腺癌和18例乳腺良性病变石蜡包埋切片 Ki-67、VEGF 、Her-2的表达,并探寻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其相互的关系。结果①Ki-67、VEGF、Her-2在乳腺癌表达率别为:66.2%,78.4%及27.1%;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1.1%、38.9%、5.5%(P<0.05),分析有统计学差异;②Ki-67和VEGF在乳腺癌中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其表达率呈增高趋势,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 Ki-67、VEGF、Her-2的表达与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①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Her-2、Ki-67、VEGF参与;②乳腺癌中肿瘤大小及年龄与Her-2、Ki-67、VEGF的表达无关。

    作者:木拉提·库尔班;于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人工细胞愈合膜治疗截瘫患者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人工细胞愈合膜外敷治疗截瘫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截瘫Ⅲ期压疮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和人工细胞愈合膜进行压疮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7d、14d和21d对创面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愈合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处理后第7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d和21d,观察组在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细胞愈合膜治疗截瘫患者Ⅲ期压疮,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德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陪伴分娩的利与弊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应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使人性化的护理不断发展。人性化的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工作便不仅仅是单纯的促进患者的生理健康,而是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自身的价值、及其人格与尊严。产科护理则应以产妇为中心,实行人性化护理,陪伴分娩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娩模式,大多数产妇在紧张的待产过程中会存在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心理,这种不良的情绪可以影响正常分娩。陪伴分娩可以使产妇在生理、心理、精神上处于满意而舒适的状态。近年来,这一新的护理模式渐渐被临床重视并逐渐推广,现将这种护理模式的利与弊进行综合的分析。

    作者:杜金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中Hb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

    目的:探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放化疗中Hb动态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聊城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的86例初治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患者均接受放化疗联合或单纯化疗治疗,分为血红蛋白下降显著组(≥2.5g)35例和血红蛋白无或轻度下降组(0~2.5g)51例。对可能影响生存因素的比较采用 log-rank 检验,死亡相对风险的比较采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计算。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0.5个月。血红蛋白下降显著组中位生存期(8个月)明显短于血红蛋白无或轻度下降组(21个月)(P<0.05)。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BMI、治疗过程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手段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BMI、治疗手段、疗中血红蛋白水平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疗中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有相关性,对于评估预后或指导临床治疗等方面可能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韩慧;狄曼曼;曹芳丽;王彦文;王宝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及复发的临床观察

    目的:讨论分析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胃溃疡及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7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雷贝拉唑进行治疗。阿莫西林、克拉霉素(7d1个疗程),奥美拉唑、雷贝拉唑(4w1个疗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88.64%,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69.77%,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7,P=0.005);治疗组上腹痛(t=4.80,P<0.0001)、腹胀(t=4.94,P<0.0001)、嗳气(t=4.39,P<0.0001)与反酸(t=5.99,P<0.0001)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胃溃疡复发率(4.55%)低于对照组(20.9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9,P=0.02)。结论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以有效治疗胃溃疡并防止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明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