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后遗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1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后遗症持续时间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肢体疼痛、尿潴留及睡眠障碍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96.60%)、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明莉;余洁;潘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人工细胞愈合膜外敷治疗截瘫Ⅲ期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截瘫Ⅲ期压疮患者5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传统和人工细胞愈合膜进行压疮换药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7d、14d和21d对创面的愈合率、愈合时间和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愈合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疮处理后第7d,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4d和21d,观察组在愈合率、肉芽组织生长成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细胞愈合膜治疗截瘫患者Ⅲ期压疮,具有缩短愈合时间,增加创面愈合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德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养老问题是关乎我国安定团结的重大问题,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本文从南通市居家养老的背景、现状与对策三个方面,对南通市市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为南通市乃至全国的居家养老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沈爱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6例患者患者均行掌侧锁定钢板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腕关节康复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万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卡前列甲酯栓为前列腺素的衍生物,直接激活胶原溶解酶及弹性蛋白酶,使胶原纤维分解,结构松弛,致宫颈软化扩张,伸展性增强,且起效快,短时间内使宫颈自然松弛,易于扩张。同时还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异丙酚是目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快速短效的静脉麻醉药。人工流产是指妊娠14w以内,用人工的方法终止妊娠。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可是手术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很大,比如术中疼痛、吸宫不全、子宫穿孔、术后感染,月经失调等。近年来我院妇科门诊开展了在人工流产前在阴道后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及静脉注射异丙酚的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但因手术是在患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其护理人员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显的尤为重要。
作者:冯庆平;郑剑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牟平区恶性肿瘤的检测结果,为各级政府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借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烟台市牟平区肿瘤监测结果数据。结果2012年牟平区所在地新发恶性肿瘤1402例,发病率308.00/10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计算出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为221.63/1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829例,粗发病率361.8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7.5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73例,发病率253.43/10万,标化发病率为192.24/10万。男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43VS1.00);年龄分布:40~70岁为高发期,55~70岁以下为高峰;位于前四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占总发病数的65.79%。结论牟平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各级政府应采取健康教育与慢病行为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有效控制发病率。
作者: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不孕患者的心理问题常与身体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患者情绪往往会影响内分泌,内分泌又与排卵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患者移植前、中、后的心理护理,通过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纠正不利于治疗的心理状态,提高了移植的成功率,阐述了心理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的重要性。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微创椎弓根钉加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观察。方法对所接受的微创椎弓根钉加骨水泥强化治疗的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术前行细致的护理指导,术后行腰部功能锻炼训练及指导出院,定期随访。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对新鲜骨折的椎体顺利完成空心椎弓根钉内固定及骨水泥注射填充。术后即刻疼痛明显缓解者20例,术后48~72h内疼痛明显缓解6例,术后1w疼痛缓解2例。所有患者出院时均能自行行走,接受随访28例,随访时间为3~6个月,25例未再出现疼痛,占89.29%,3例在随访4~6个月时出现轻度疼痛,占10.71%,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和继续腰背部功能锻炼后好转。本组13例中有脊髓和神经根轻微症状的患者均好转。所有的病例无骨水泥反应、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微创椎弓根钉加骨水泥强化治疗老年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好,加强术前及术后护理配合,可提高疗效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巧萍;郑惠;卓蕾菁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肱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6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恢复快,疗效确切,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后期随访无复发,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骨折尽快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余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常常使治疗中断或方案更改,导致疗效降低和耐药等,直接影响结核病后的治疗和控制效果。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肝、肾、皮肤、胃肠道、血液及神经系统等,其中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cd liver injury,DILI)为常见,严重者可致肝坏死甚至危及生命,是历来关注的焦点[1]。如何减轻或避免肝损害,使抗结核治疗顺利进行,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概况、发病机制、影响因素、处置等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作者:杨伟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为了给PIVAS同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PIVAS流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环节的设置以及关键点位的设置展开讨论。结果通过对PIVAS信息化建设关键节点的设置思考给需要PIVAS信息化建设的同行提供参考依据。结论信息化建设是每一家医院PIVAS管理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通过设计并应用适合自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系统,达到PIVAS运行效益和运行效率的佳化。
作者:秦涛;封卫毅;罗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导致教师感觉教学过程枯燥,学生感觉学习起来乏味,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文分别对绪论、记忆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手段运用以及结合临床和科研实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希望能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齐世美;戚之琳;凌烈锋;孙玲玲;章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作为医院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管理,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然而,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约了医院人才战略的实现。本文以人事档案管理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阐述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和意义。在综合分析现阶段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加强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作者:黄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银屑病的重症型,临床上较少见,但病情复杂、发病急,常并发肝、肾等系统损害,并可因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选择2013年6月我科收治1例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且并发重度贫血,经系统治疗护理康复出院体会,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全面的掌握相关疾病的医学护理知识,及时的诊断和全面的治疗、护理,并发症的防治,使患者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吕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急性胰腺炎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不良饮食卫生习惯及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之下,疾病谱和流行趋势发生相应改变。近年来对疾病谱、疾病流行趋势变化和临床证治特点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住院病例的分析研究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即通过病例分析掌握急性胰腺炎发病特点、变化趋势和临床证治特点,用以指导临床与科研。
作者:聂金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麻醉科住院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途径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基本资料,对其编制、学历以及职称等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本院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良莠不齐的状况提出合理的培养途径措施。结论在对麻醉科医师人才队伍的培养上,要形成规范的制度化。
作者:曾毅;侯丽宏;董海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的保健意识也逐渐增强,口腔科的就诊人数和工作量也逐年增加。这为口腔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器械种类繁多,使用频率多而周转快,容易造成污染。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防护是往后口腔科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预防控制院内感染也是口腔科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范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提高护理的质量。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护理中的高风险因素,对其提出预防措施,降低发生医疗纠纷的发生率。结果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多,需要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结论风险预防、规章制度的落实、专业教育培训和加强安全管理是预防急诊手术护理风险因素的重要措施。
作者:方婷婷;黄雪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12月30日我院43例胎盘植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胎盘植入中,合并前置胎盘20例,多次妊娠32例,高龄4例。子宫切除5例,产时、产后输血22例,围产儿死亡1例。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妊娠史、高龄等因素有关,需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曹玉华;叶家枝;梁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总结对策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2年6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112例、同期相关护理人员20名进行护理不安全因素调查。结果112名患者阐述不安全因素246次,人均2.20次,构成比前三项分别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足34.15%(84/246)、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欠佳21.54%(53/246)、自我护理能力不足(42/246),护理人员调查结果为患者自身因素28.33%(17/60)、管理制度不合理23.33%(14/60)、护患沟通效用低16.67%(10/60);共发生不良事件63例,可避免的并发感染52例、意外事故9例,其中主要责任为院方9例占14.29%、患者18例占28.58%、护理人员36例占57.13%。结论医院应加强培训与监督,促进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护患间沟通,采取综合干预促进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能力提高,此外还应加强医院管理,减少因环境、管理混乱造成意外的可能。
作者:阎斌;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