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护士心理健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周金慧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 新生儿重症监护, 护理工作, 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事业也在不断提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大都是一些高危儿。作为一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面对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心理健康对护士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如何把健康带给新生儿是医护人员必须考虑的。根据护士的自身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使护士的心理得到改善,提升我科的护理质量。本文将针对护士的心理健康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重要性进行研究。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身心需要调查

    目的:了解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心身方面的需要以及那些需要未满足,为给出院后康复期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符合其实际需要的照顾和支持提供依据。方法用癌症患者需要调查问卷(SCNS),随机对生存期≥1年的120例我院肿瘤康复俱乐部会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120例病例中,在调查的5个需要领域里,康复期癌症患者在健康信息领域需要多,其未得到满足的程度也高,其次为照顾与支持需要,生理和日常生活需要少。结论出院后回到社区的康复期癌症在多个领域有较多的需要和未满足的需要,他们仍有较强烈的健康信息需求,仍渴望得到家庭和社会的照顾与支持。本调查为肿瘤防治工作者了解社区康复期癌症患者哪些方面存在需要提供依据,可根据康复期癌症患者的需要给予相关的支持。

    作者:傅碧绿;廖珊;邓戈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人心血管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的临床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老年人心血管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10年1月~2013年2月共收治了8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结果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效率为97.50%;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8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7.50%(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孙乐;陈禧;李媛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唤起患者的健康意识,使他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建立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掌握自我保健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健康素质及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患者在出院时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都认为健康教育非常必要。结果患者有疑问有心里话愿意对护士讲,而护士也能时刻以患者为中心,予以全面、周到地护理。结论把握患者的生活内容和习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使健康教育成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具体的教育活动内容,以引导患者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作者:马泽晖;郑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支持性的心里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支持性的心里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均接受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仅限于一般健康教育。出院后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测定及治疗依从性评定。自拟服药依从性调查表,结果两组BPRS,ITAQ,评分入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0,0.061,P>0.05);在出院时两组BP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P<0.05).出院时 ITAQ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5.214,P<0.01);服药依从性和再次住院次数有显著性,研究组均好于对照组。结论支持性的心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李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前诊断中发现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中发现单脐动脉胎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经我院产前超声发现的94例怀有单脐动脉胎儿孕妇的病历及随访资料。结果产前超声检出的94例单脐动脉胎儿,其中48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46例为单脐动脉合并畸形者。结论超声发现单脐动脉,要进一步检查胎儿是否合并其他结构异常,单脐动脉合并畸形预后差其染色体异常率明显升高。而单纯性单脐动脉胎儿妊娠结局良好。单脐动脉可以作为胎儿先天异常的一个软指标。这对有效降低我国缺陷儿的出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宗玉;左娟;郭正琴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住院及出院后自我护理指导

    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病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尤其是高血压病可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猝死、脑血管意外、慢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张雪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热毒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平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指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机体状态。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代谢综合征等相关,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代谢性疾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冠心病的患病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高尿酸血症且高尿酸血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本文旨在从多角度就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作者:孟琳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也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现在医疗界虽然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做出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其发病机制仍不是很明确,仍然困扰着众多从事于颅腔研究的医学工作者和患者。明确其发病机制和原理,对于有效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医学形态学实验网络课堂的构建

    为了推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我校将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学三门形态学课程的实验教学部分整合在一起而建立了一门网络课堂。教学实践表明:本网络课堂作为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的有力补充,加强了三门实验课程的内在联系,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作者:王灵均;陈河;陈小囡;赵冬久;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减少骨科卧床患者颈性眩晕发生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卧床患者颈性眩晕发生的护理效果,积累更多的临床工作经验。方法共收录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护理的120例患者资料,降低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对骨科颈性眩晕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干预之后,两组眩晕症状发生率的差异性显著(P<0.01),干预组患者经护理后眩晕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骨科患者的颈性眩晕,临床需积极推广。

    作者:陈兰;韦健玲;唐彦;黎文霞;王丹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老年人群)70例和对照组(非老年人群)108例,对比两组的病因、临床特点、并发症及转归情况;结果发病原因方面,观察组主要是胆源性75.71%(53/70),而对照组则以酒精性为主76.85%(83/108)(P<0.05);临床特点方面,观察组腹痛、发热及腹膜刺激征阳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在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以及感染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转归方面,观察组的死亡率为5.71%(3/70)高于对照组0.93%(1/108),两组转归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老年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雷振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80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按照中医辩证分为脾虚不摄证、肾气不固证、肝经郁热证的月经先期,阳虚寒凝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的月经后期,肝气郁滞证、肾气虚弱证的月经先后无定期,给予辩证治疗。结果80例入组患者中,显效54例、有效2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75%;治疗后28d,入组患者的 HAMA、HAMD、SAS、SDS评分 HAMA、HAMD、SAS、SDS(13.4±1.9、12.4±2.2、42.9±5.8、43.4±8.3)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月经不调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且能够缓解焦虑、抑郁情绪,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姚腾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原因分析,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其病痛,以达到尽快恢复健康的目的。方法采取的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有维持正常体温的护理,保护性隔离,保证营养供给,清除局部病灶的护理。在对新生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方面,为了能使对新生儿的救助能够顺利的开展,在对患儿治疗的同时,必须去除患儿父母的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救治。结果经过1~2w的精心护理,除病情特别严重的患儿外,90例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均健康出院,治疗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患儿家属均感到满意。结论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进行早期的常规护理,以及对其父母进行心理护理显得非常有必要,以便让父母对其患儿病症能够能有正确的认识,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的实事能够坦然面对,这对院内感染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恢复显得极其重要。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苯扎贝特联合普伐他汀致维持性血透患者横纹肌溶解4例护理心得

    目的:探讨苯扎贝特联合普伐他汀导致血透患者横纹肌溶解症的监护和护理。方法对4例调脂药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的血透患者采用血液净化,控制血糖、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治疗,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血管通路的建立和保护,观察治疗前后肌红蛋白、磷酸肌酸肌酶、磷酸肌酸肌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钾浓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4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得以存活,各项实验室指标逐渐降至正常范围。结论血液净化治疗可以改善调脂药致横纹肌溶解症的血透患者临床症状,能保护机体各器官功能,并降低了横纹肌溶解症的死亡率,正确的护理方法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谭学惠;卢晶晶;李正胜;谢娟;程晓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观察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采用不同入路,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 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27例,随访23例疗效为优1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6%。切开复位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合并症少,术后可获得关节面解剖复位,而且固定坚固,达到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的目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并防止愈合过程中复位的丢失。

    作者:牛文斌;魏庆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烟台市牟平区2012年肿瘤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牟平区恶性肿瘤的检测结果,为各级政府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借助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2年烟台市牟平区肿瘤监测结果数据。结果2012年牟平区所在地新发恶性肿瘤1402例,发病率308.00/10万,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计算出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为221.63/10万。其中,男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829例,粗发病率361.85/10万,标化发病率为247.56/10万;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573例,发病率253.43/10万,标化发病率为192.24/10万。男性恶性肿瘤粗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1.43VS1.00);年龄分布:40~70岁为高发期,55~70岁以下为高峰;位于前四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占总发病数的65.79%。结论牟平区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各级政府应采取健康教育与慢病行为相结合的干预方式,有效控制发病率。

    作者:曲晓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于提高外科手术满意度及患者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46例外科手术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及舒适护理两种方案,对比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满意度,对照组为60.87%(14例);研究组满意度95.65%(22例)。对照组:ASA评分,(67.8±6.0)分;SDS评分,(58.4±9.6)分。研究组:ASA评分,(34.1±6.8)分;SDS评分,(31.5±8.8)分。结论舒适护理对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作者:李春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颈丛+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颈丛+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颈丛+全麻组(A组)23例和全麻组(B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切皮时、切除瘤体时和拔管时的MAP、HR、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间术前及诱导前后MAP、HR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开始和分离甲状腺时 MAP、HR差异显著(P<0.05).B组在切皮、切除瘤体和拔管时MAP和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全麻药用量明显多于 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 A组明显较 B组缩短(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选择颈丛+全麻,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王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我院对周围社区共计728例65岁以上老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6~12个月、平均(8.3±2.0)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有效干预后,在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方面较干预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②经有效干预后,37例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同时对于巩固药物降压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