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形势下护理临床带教体会

柒清香;谌柳萍

关键词:护理, 带教,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以2010年~2012年接收的轮转护理实习生66名为研究对象,其中33名作为观察组,采用系统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33名实习生为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带教方法,实习结束后,观察两组心理状态、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4.85%)、实习护士满意度(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抑郁评分(1.71±0.53、1.38±0.44、1.78±0.35、1.51±0.46、1.51±0.46、1.61±0.5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带教方法能有效缓解实习护士负性情绪,提高操作技能,改善护患关系。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在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中护理因素对植骨效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护士对于患者进行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术后的护理工作,其中护理因素对于植骨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来进行探讨。方法将78例进行该修复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满意度分三组,一组二组和三组,每组的患者为26例,根据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组,记录恢复率。结果在进行三组的对比之后,研究发现,在护士的精心照料下,三组的患者对于手术的恢复率高于二组,二组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程度高于一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科学的护理工作,直接决定了患者对于手术的满意,对于植骨效果也有好影响。

    作者:陈玉华;汪德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目的:对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临床监测及护理进行分析,探讨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90例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普外科以及心脏外科患者术后进行微量泵经静脉补钾处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均较为满意,且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更高,(88.89%VS 97.78%,P<0.05)。结论对外科术后微量泵经静脉补钾的患者进行严密的临床监测及护理,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循证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平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药浴外治法应用进展

    药浴外治法,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自周朝开始,就流行用中药佩兰煎煮的药水泡浴,因其气味芬芳馥郁,并有解暑祛湿、醒脑爽神的功效,被称之为香汤浴。从清代开始,药浴外治法就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历代中医、民族医的推崇,在藏族、瑶族、壮族、哈尼族等民族中盛行并流传着药浴。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药浴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展。现就药浴外治法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陈群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138例心跳呼吸骤停急救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的影响因素及救治方法,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方法对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CPR同时使用不同剂量的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加氨茶碱纳洛酮治疗。结果138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实施CPR有效复苏37例,终心肺复苏成活6例,复苏率分别为26.8%,4.3%。心跳,呼吸骤停至有效心肺复苏时间短组复苏成功及存活率优于时间长组。结论心跳呼吸骤停复苏成功率与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到开始抢救时间、抢救措施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李俊;张小双;李建武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手术及中药治疗膝及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手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膝及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在关节镜手术治疗后,辅以中药熏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1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结论关节镜手术及中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疗效满意。

    作者:李清峰;李强;梁永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和评价经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其外科技术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的46例腰椎滑脱患者。男18例,女28例,年龄31~65岁,病程为8个月~34年(平均5.5年)。峡部裂性滑脱24例,退变性滑脱21例,创伤性滑脱1例。 I°滑脱18例,II°滑脱24例,III°滑脱4例。滑脱节段L419例、L527例。疗效评估:①影像学评估:观察术后及末次随访的复位率,并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②临床疗效评估:采用JOA评分系统,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结果46例螺钉及Cage融合器均成功置入,术中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46例均获16~57个月随访,平均36.7个月。本组术后滑脱椎体复位率平均为82.70%;根据Suk标准证实本组椎体间植骨融合率为95.70%,融合时间为3~24个月。疗效评定结果JOA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提高(P<0.01)。内固定材料无松动、断裂,Cage融合器位置、形态正常。结论①对腰椎滑脱症采用经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有较高的复位率和椎间融合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术式。②治疗的关健在于:彻底的减压;充分的软组织松解及神经减压基础上,尽可能将滑脱椎体复位;牢固的融合及坚强内固定。

    作者:娄文杰;车彪;王凯;覃松;刘骏;喻忠斌;夏晓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术后后遗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2月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16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后遗症持续时间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肢体疼痛、尿潴留及睡眠障碍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成功率(96.60%)、护理满意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后遗症的发生率,提高冠心病介入术的成功率。

    作者:张明莉;余洁;潘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颈丛+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颈丛+全麻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甲状腺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颈丛+全麻组(A组)23例和全麻组(B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切皮时、切除瘤体时和拔管时的MAP、HR、清醒拔管时间。结果两组间术前及诱导前后MAP、HR无明显差异.但在手术开始和分离甲状腺时 MAP、HR差异显著(P<0.05).B组在切皮、切除瘤体和拔管时MAP和HR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的全麻药用量明显多于 A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和拔管时间 A组明显较 B组缩短(P<0.05)。结论甲状腺手术选择颈丛+全麻,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轻、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可减轻术后疼痛。

    作者:王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临床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9月443例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分娩方式、出血量及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产后出血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产妇年龄、分娩方式、流产史等。结论针对产后大出血的各种原因,及早诊断、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提高围产期临床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叶婷;陆敏;欧卫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在接受剖宫产术后检查的99例孕妇,将其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应用经腹彩超检查(腹检组)、经阴道彩超检查(阴道检组)以及经腹联合经阴道彩超检查(联合检组),然后用彩超检查孕妇是否发生妊娠现象,并给予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治疗后的结果和手术前的检查结果。结果经彩超检查及手术处理后,对比分析手术结果和彩超结果可知:采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误诊率为6.1%,比单纯采用经腹检查、或者经阴道检查的误诊率即21.2%、18.2%要低。结论在检查孕妇是否出现子宫瘢痕妊娠时,运用经腹和经阴道联合超声检查,具有很高的准确度,及时检查能够对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也可对检查结果实施监测、判断。

    作者:何生琼;张帮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IIEF-5联合夜间阴茎勃起检查评价负压吸引装置治疗ED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负压装置治疗不同程度男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门诊ED患者接受负压吸引治疗15d,应用IIEF-5评分和NPT检查结果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种评价结果取得了一致性,均显示轻度和中度ED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后评分结果高于治疗前(P<0.05),重度ED患者经负压吸引装置治疗后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负压吸引装置对轻中度ED患者有明显临床疗效,对重度ED患者无效。

    作者:刘勤;王岩斌;马超;沙漠;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西医师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探讨

    目的:通过调查我院西医师使用中成药的情况,探讨西医师应用中成药的合理性,以促进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降低医疗费用。方法通过医院的HIS系统,分别调查我院2012年门诊中成药使用金额、全院中成药使用金额、西医师使用中成药金额,进行占比分析;另通过处方点评,分析我院门急诊处方中成药使用情况。结果2012年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比例不断增大,且90%以上由西医师开出,门诊处方中成药处方比例达50%,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西医师使用中成药存在亟需规范。

    作者:赵德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生菌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并被划定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原,我国的平均感染率为59%左右,目前Hp的根除率不断下降。寻找新的治疗药物及方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联合益生菌、某些中成药[1]、胃粘膜保护剂[2]等可提高根除率。其中的益生菌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拟对益生菌治疗HP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尚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罗宜辉;刘代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的相关因素,分享NRDS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NRDS不同胎龄新生儿的分娩方式、性别构成及治疗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不同胎龄新生儿在分娩方式、性别构成方面比较无差异,肺表面活性物质(PS)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可减少NRDS患儿机械通气的使用。结论早期使用PS并适当联用CPAP是NRDS患儿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郑慧芬;吴本清;涂惠英;燕旭东;张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功能设置及思考

    目的:为了给PIVAS同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PIVAS流程中信息化技术应用环节的设置以及关键点位的设置展开讨论。结果通过对PIVAS信息化建设关键节点的设置思考给需要PIVAS信息化建设的同行提供参考依据。结论信息化建设是每一家医院PIVAS管理者都必须面临的问题,通过设计并应用适合自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系统,达到PIVAS运行效益和运行效率的佳化。

    作者:秦涛;封卫毅;罗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膝关节镜手术综合护理的探讨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综合护理过程及效果的分析,探讨综合护理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康复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院进行了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的40例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平均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手术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作者:罗爱英;龚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动力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以提高动力髋螺钉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患者51例、治疗成功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结果成功组与失败组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分级、骨质疏松分级以及复位对线指数可得,失败组患者的骨质疏松率更高,年龄较大,不稳定性骨折比例高,骨折复位差,与成功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失败原因较多,尤其是有骨质疏松、高龄及不稳定骨折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失败几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需要临床医生给予重视。

    作者:白耀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3月我院对周围社区共计728例65岁以上老人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过程中3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行6~12个月、平均(8.3±2.0)月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干预前后所有患者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①经有效干预后,在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知晓率、体重控制、适当运动、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按时服药等方面较干预前的患者比例明显增加(P<0.01);②经有效干预后,37例患者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效果突出,同时对于巩固药物降压效果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孟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偏瘫患者康复护理措施的探讨

    观察康复护理的介入对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介入康复护理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了显著改善。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有效缩短卧床周期,降低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后遗症,调整患者心理状态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回归社会。

    作者:史小婷;程瑛;王勇勇;朱继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利巴韦林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接受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热毒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且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平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