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前体重指数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营养干预的思路探索

华群芳

关键词:孕前体重指数, 妊娠糖尿病, 营养干预, 探索
摘要:目的:探索孕前体重指数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营养干预的思路。方法搜集我院初产孕妇中已经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GDM)的孕期妇女100例,按照孕前体重/身高2计算出她们的孕前体重指数(BMI)并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正常组、超重组和肥胖组。测量参与孕妇的空腹血糖和口服葡萄糖80g后1h、2h和3h的血糖进行分析。结果99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经过营养干预后餐后血糖明显低于干预前。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或轻微超标的孕期妇女应该进行营养干预,结合适当的活动锻炼;孕期体重指数严重超标的孕前妇女应该在营养干预的基础上结合胰岛素进行治疗,有效控制妊娠糖尿病给身体带来的危害。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不同年龄段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超声影像学表现以及临床价值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156例,将其按照年龄分成小儿组、成年组以及老年组,对其采取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并对比分析各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符合率。结果小儿组诊断符合率为81.03%,成人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89.13%,老年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为63.46%,小儿组与成人组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与老年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取超声检查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在不同年龄段患者中超声表现存在典型特征,临床应注意加以鉴别,提高临床诊断率,为早期治疗争取时间。

    作者:钟少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在宫颈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进行就诊的1200例宫颈病变患者采用 TCT和高危型HPV-DNA检测。然后以病理组织的诊断结果来作为此次研究的金标准。结果将此次研究中ASCUS以上的病变作为此次细胞学阳性诊断,其阳性诊断率为6.91%(83/1200),组织学则将CINI以上的病变作为此次研究中阳性诊断,且其阳性诊断率为6.25%(75/12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危 HPV检测中,阳性率为11.25%(135/1200),其中慢性炎症和CINI、CINII~III、SCC的HPV感染几率分别为7.6%、54.2%、88.9%、10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采用高危型HPV-DNA检测联合TCT方法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检测,其能够提高诊断的敏感度,减少漏诊的发生,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晓燕;赖放颖;甄玉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输液室从2012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其中以2013年1月~10月所收治的250例输液患者作为实验组,以2012年1月~10月所收治的250例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记录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2.0%(205/250),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1.6%(17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实行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锁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带教与体会

    通过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规范、动态管理和实施,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老师的成就感,护生获得佳的实习效果,老师提升了带教能力,提升了临床护理带教水平。

    作者:李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MRI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MRI特点,总结颅脑MRI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治疗的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1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颅脑MRI特点。结果①异常钙化性病变是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颅脑患者的主要颅内表现,其病变分布具有对称性,3例钙化位于脑桥,6例位于皮质下区,10例位于白质半卵圆中心,14例位于丘脑,14例位于小脑齿状核,14例位于尾状核,15例位于豆状核;②钙化形状近似于钙化沉着解剖形态。核团钙化T1W、T2W多呈稍高信号;白质半卵圆中心钙化T1W呈等信号,T2W呈稍高信号;皮质下区钙化 T1W呈稍高信号,T2W呈等信号;两区域钙化呈分水岭样分布。结论借助MRI,可准确将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脑部钙盐沉着的特征显示出来,MRI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姚春慧;李波;谭娟;张沁;月热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准东幼儿园216例体检儿童七种微量元素检测分析

    目的:了解体检儿童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钙、镁、铁、铅、镉)含量现状,为制定合理的膳食结构,纠正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行为,保障儿童的生长、发育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准东基地幼儿园216例3~6岁体检儿童(男性117例,女性99例,按年龄分成四组,3~岁组100名;4~岁组56名;5~岁组39名,6~岁组21名)采用北京博晖BH-5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七种微量元素测定。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不同性别儿童全血7种元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锌、钙、镁、铁、铅元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间儿童锌、钙、铁、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镁、镉元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锌、铁缺乏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铅中毒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结论3~6岁儿童总体营养状况较好,但存在一些微量元素失衡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检测儿童微量元素含量对及时合理地补充微量元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苏广龙;姜雪梅;林玉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口腔黏膜炎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口腔黏膜炎是化疗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达66.6%[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化疗的耐受性,常导致患者主观上逃避或拖延化疗,干扰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邓丽纯;江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应用胆热犯胃型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胆热犯胃型患者,均采取中药汤剂加以治疗,同时给予合理性护理。结果本组42例患者便干、咽部不适、烧心、口苦咽干等临床症状均得以明显好转。结论中药治疗胆热犯胃型效果确切,且经过合理性护理进一步促进了临床疗效。

    作者:汪智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脑卒中患者的健康管理

    脑卒中是一种遍及世界范围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脑血管依然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1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如何正确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边燕;廉坤;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以丹参注射液为参照,对比分析评价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经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100例与参照组100例,两组在给与平时治疗时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参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心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给予丹参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均能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但是灯盏细辛注射液具有更加明显且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成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8月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110例,随机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药物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特色的心理护理方案,分别在入院的时候和出院2个月之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重症患者焦虑情绪在护理后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在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降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焦虑情绪、促进患者了解呼吸道疾病相关知识、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相应的推广使用。

    作者:颜晓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及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89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89例患者经氨茶碱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肺功能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用药期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疗效好,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保证用药安全性。

    作者:何逢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95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后送入院内,对照组直接送入院内后进行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护理,可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概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进行分析。结果检索文献39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终筛选10篇,进行Meat分析。其中在有效性Meat分析中,OR=1.60,95%CI[1.08,2.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安全性Meta分析中,RR=0.41,95%CI[0.26,0.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采用硝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镇痛分娩提高阴道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技术探讨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对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标记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先进行阴道分娩,在分娩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给予镇痛处理,比较两组剖宫产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2%,对照组剖宫产率为2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9420,P<0.05)。结论镇痛分娩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韦彩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和结构的探索

    目的:探索适合二级医院护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及结构。方法对护理人员从护理工作质、护理工作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职称、班别、奖励/处罚项目6方面进行综合考核。结果护士绩效工资收入拉开了差距,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结论护理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形成了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激励机制。

    作者:曾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与用药安全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与用药安全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5月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200例,并与同期相关护理人员42名一同作为研究对象,在出院时进行影响护理质量因素调查,并统计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判断其主要责任方。结果患者调查所得构成比前四位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24.35%)、自身护理能力意识(21.76%)、护理人员经验(13.73%)与患者依从度(12.69%),而护理人员则为患者依从度(22.78%)、自身沟通能力(21.11%)、管理因素(17.22%)及患者自身护理能力意识(17.22%);住院期间发生不良事件50例,用药失误、操作失误、其他意外分别为23、13、14例,院方责任、护理人员责任、患者责任分别为6、16、28例。结论应加强心血管内科护患间的交流沟通,增加健康宣教质量,促进患者自我护理意识能力、治疗依从性提高,此外还需加强护理人员综合培养与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阎斌;李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对紧张性木僵患者接受无抽搐电休克的护理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紧张性木僵患者的护理观察。方法对50例紧张性木僵状态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护理,进行观察与分析,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在治疗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木僵状态。结果所有紧张性木僵状态患者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大部分痊愈出院。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50例患者均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是对患者的治疗和早日康复所必备的条件。

    作者:彭岚;吴东;熊梨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改革探讨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要求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和卫生保健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完善实训教学环节,旨在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提出有效的方法。

    作者:齐秀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案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案与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实施院前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同期实施院后护理患者50例做对照,对比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护理质量评价、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纠纷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死亡7例(11.7%),对照组死亡12例(24%),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都较高,住院时间和溶栓治疗时间短,护理纠纷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规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正确的院前急诊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提升患者预后,提升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李亚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