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凤满;高健;宫少青
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0例肛肠手术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4.51±2.32)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心理负面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亚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三维腔内后装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86例三维腔内后装治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后装治疗前后及皮肤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直肠炎等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86例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使放疗后不良反应减轻,患者不适感减轻,使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结论通过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实行,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海琴;杜新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固体硅胶隆鼻术的操作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方法对450例患者行固体硅胶隆鼻术,分析隆鼻术的手术要点和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本组450例患者中38例发生并发症,出现了假体浮动5例,假体外露12例,假体偏斜7例,假体位置过高5例,假体轮廓不满意6例,排斥反应3例,感染4例。结论假体的雕刻和手术中剥离是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分析HIV及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讨论护理干预对消除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以来,我院接诊的163例 HIV及 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心理特点,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护理组和加强护理组用两种护理方法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结果 HIV及 AIDS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否认、恐惧、疑惑等,部分患者有自杀倾向,部分患者仇视社会、报复社会。加强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可以协助更好的治疗,能大限度消除患者的负面消极情绪,尽量让患者保持心态平和,完成治疗。在抑郁量表评分中,加强护理组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态有显著改善,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高,治疗依从性更高,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IV及 AIDS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其心理状况,帮他们消除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雷金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将44例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组临床观察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6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经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的水平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黄芪颗粒和双嘧达莫治疗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尿蛋白定量及尿红细胞水平,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有效改善肾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易墩化;刘朝阳;吴福杉;陈琦东;张丽红;陈尚昆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折内固定术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室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行动力髋螺钉(DHS)骨折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9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9%)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1%)略低于对照组(8.3%),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优于骨折内固定术,可作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较好选择。
作者:阿不都外力·阿不力米提;杨新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高职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要求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意识,培养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和卫生保健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本文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改革措施,完善实训教学环节,旨在为培养技能型、应用型护理人才提出有效的方法。
作者:齐秀桂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总结本科2003年5月~2011年4月收治的52例真菌球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而研究其临床现象、CT现象、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调查了所有病例术后6个月情况,数据表明治愈50例,没有作用2例。这些病例都随访了1年以上,且没有复发。结论真菌球性鼻窦炎上面的颌窦容易发病,筛窦和蝶窦不容易发病,额窦少见;主要发病在单窦,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出现一侧多窦的现象,难以见到双侧累及。鼻窦CT便于早期诊断,手术完全清除窦内病变组织,建立通畅的长期引流通道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邢光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30眼)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的患儿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3年,患儿结膜囊深浅正常,安置义眼台后眼窝饱满美观,义眼向左右侧转动可达到15°左右,未发生义眼台暴露、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可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波;高荣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fQRS)是新近出现的一项重要的无创心电指标。进几年,围绕fQRS波的研究认为,其不仅可以作为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指标,还与某些心肌病、室壁瘤以及Brugada综合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者:万真真;赵瑞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在检验医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并对临床工作进行总结。结果临床护士在整个分析过程的不同时间段的各有作用,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针对护理提出措施与对策。结论临床护士做好检验医学质量管理的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陈鸿文;陈瑜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卒中是一种遍及世界范围内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脑血管依然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1位病因和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如何正确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边燕;廉坤;刘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对247例肠息肉的患者在内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100%,提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除肠息肉是安全、有效、微创、实用的治疗方法,而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积极有效配合、术后有效预防治疗及健康教育则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将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干预组36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手术治疗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8个月。干预组优良率为94.4%,对照组优良率为86.1%。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促进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刘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76例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的所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快速大量输血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3例,出血倾向3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12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余73例全愈。结论对手术快速大量输血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相应的专科护理干预,对并发症患者的提高了治愈和生存率。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牙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有146枚种植体置入125例患者体内,护理有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获1~2年随访,146枚种植牙齿固定牢靠,无松动,X线显示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无明显间隙。结论手术配合和围手术期精心护理,术后卫生宣教和康复治疗是种植义齿成功的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
作者:李玲;季清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36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我院为基层卫生院,院内儿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了36例出现腹泻的患儿,将这些患者平均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8例。参考我国相关的腹泻疾病治疗标准针对两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给予等量的液盐和葡萄糖。实验组在这个基础之上,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的腹泻进行治疗。在1w的疗程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治疗时间长度、满意度评价进行调查,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对两组患儿在治疗之后得到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当中,显效患者16例,有效患者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患者当中,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和治疗时间长度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临床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十分明显,治疗周期短,治疗效果好,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潘振游;蒙道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38例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是大量呕血与黑便等,均进行介入治疗。38例患者均经过导管栓塞治疗,在栓塞治疗后立刻止血。有6例患者出现了上消化道出血复发,其中1例需要再次进行栓塞治疗,治疗后效果良好。其余患者出血不严重,因此在内科保守治疗之后恢复。所有患者在栓塞治疗1w后左右接受了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不出现和手术相关的重大并发症。内外科治疗无效时,对于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用介入栓塞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手段,正确地选取栓塞靶血管和适合的栓塞材料与用量,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作者:黄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寻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并进行鉴定。方法体外诱导鼠骨髓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观察形态学变化,分析细胞特异性标志物,同时进行诱导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发生增值能力的检测。结果培养216 h后树突状细胞高倍镜下可见典型的树突样特点。成熟树突样细胞cd11c、mchII、cd86表达水平较高,可诱导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发生增值。结论本方法为研究树突状细胞的功能以及运用提供材料。
作者:龙美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