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肛肠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探讨

张亚林

关键词:肛肠手术, 人性化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肛肠手术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临床效果,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变化情况,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统计护患纠纷发生率,给予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0例肛肠手术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干预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4.51±2.32)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00%。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心理负面情况,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阻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舒利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阻络,观察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肺功能和学期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阻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严俊康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保护作用机理

    目的:分析研究三七总皂苷对肝细胞临床保护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2月接收的60例肝细胞病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A组与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的患者采用基础的常规治疗,治疗B组采用基础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A组相比,治疗B组采用技术治疗加三七总皂苷治疗以后,临床各项症状显著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细胞的四项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治疗B组各项值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的ALT、AST 以及TBIL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ALB、A/G都明显上升,且治疗B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干细胞保护得到了临床的验证,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禹白絮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哮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喘证、哮证范畴,是因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之一,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的特点,而长期反复发作常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所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西医治疗哮喘的药物主要有缓解哮喘发作及控制哮喘发作的两类药物,以β受体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为主。而中医药治疗哮喘是通过祛除致病因素,控制哮喘发作症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以达到祛邪治病,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中医治疗哮喘在控制症状、消除病因、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论述临床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骨折患者的手术病例,将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疾病认知、疼痛和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组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疾病的认知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高。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骨折围手术期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提高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缓解疼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何月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陈旧性肛裂术后中药熏洗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陈旧性肛裂术后2种不同康复护理方法对患者创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148例陈旧性肛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坐浴,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改善、出血减少、水肿消退较为明显,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短。结论自拟中药熏洗对陈旧性肛裂术后创口愈合疗效显著。

    作者:叶寒丽;占礼花;童永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和护理

    目的:研究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引起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原因的分析探讨和研究有效的减少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发生率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论正确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有效的减少或避免肛肠疾病术后肛缘水肿的发生,提高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胡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儿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的护理

    目的:探讨儿童患者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后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30眼)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出术的患儿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定期随访。结果30例患儿安全度过围手术期,随访1~3年,患儿结膜囊深浅正常,安置义眼台后眼窝饱满美观,义眼向左右侧转动可达到15°左右,未发生义眼台暴露、脱出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术前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可增强患儿及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出院时做好健康指导,对于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波;高荣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西药房管理现状探讨

    在医药管理中,对医院的药房进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患者经过医师诊治之后,取药的地方就是医院的药房,药房终发放出来的药物品质与患者的康复息息相关。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西药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医药业,同时西药也以其方便、实用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因此,对西药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本文对西药房的管理现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旨在提高西药房的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本草纲目》中外来药物的研究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本草纲目》中的外来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不少外来药物。本文梳理了其中由张骞出使西域而带回的域外药物,共计12种。这12种植物被李时珍分别记录在草部、谷部、菜部和果部。这些从西域外土带回的药物丰富了中土的药物宝库。本文对这12种药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药物主要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而今已经成为中原地区十分常见的植物了,体现了古代中外交流的成果。

    作者:孙晓燕;徐丽莉;邸若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髁间棘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髁间棘骨折的手术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1例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进行关节镜下复位及内固定手术。术后并进行康复指导辅助康复。结果术后4w在康复指导的帮助下21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到了96%弯曲程度可以达到90。12w后膝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了正常。结论关节镜下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髁间棘骨折不仅手术简单,而且恢复效果也相当的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作者:加亨;刘振峰;梁志权;艾力江·阿斯拉;任晓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稽留流产超声形态学表现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的超声表现,及时诊断出胚胎、胎儿停止发育或胚胎残留,配合临床及时采取合理治疗措施和治疗中的超声监测,减少产妇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183例稽留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声像图表现。总结其超声特点及超声辅助的治疗方法。结果稽留流产声像表现根据其影像特点分为四型:胚胎停止发育型,孕囊平均直径>2.0cm,囊内可见胚芽存在,未探及原始心管搏动,其中孕囊平均直径<1.0cm者,囊内未见胚芽或仅见卵黄囊存在,经过1~2w观察孕囊不增大者,应考虑胚胎停止发育。枯萎孕卵型,宫腔内孕囊圆而饱满(>8w),内无胎芽或仅见一小胎块[1-2]。胎儿停止发育型,胎儿形态可辨但已去常态,实时超声检查看不到胎心搏动或胎动。杂乱回声型,宫腔内既看不清胎儿也看不清胎盘组织,只见混乱一团结构。所有稽留流产患者均经超声及临床资料证实,治疗均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3d后复查阴道彩超。其中有57例患者阴道彩超诊断宫腔残留物,采用经腹超声引导下清宫处理。所有患者均建议1w后彩超复查。结论超声对稽留流产的认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选择治疗方案指导治疗及治疗后随诊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郑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

    基于Perren提出的应变原理内固定器材在不断改进。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是AO在动力加压钢板(DCP)、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LC-DCP)、外固定架固定的基础上,结合点接触钢板(PC-Fix)和微创稳定系统(LISS)研发出来的一种支架性钢板内固定系统。本文对近年LCP内固定失败原因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杨建水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预防医患纠纷造成社会风险的基本方略

    预防医患纠纷造成社会风险的基本方略是必须从行政政策上和医患沟通上进行反思,旨在树立医务工作者及卫生管理者的现代人文精神,升华医德水平、强化心理素质、文化素质、法制观念、管理能力,掌握医患沟通的客观规律和应用原则及方法,实施医学模式的彻底转型。同时,间接地提高患者及社会的人文水平和文明素养。

    作者:华庆;吴荣清;陆建平;尹光耀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过敏性休克1例的急救体会

    注射用奥沙利铂又名艾恒,属于新的铂类衍生物,适用于结、直肠癌的患者,可单独或联合氟尿嘧啶使用。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非血液学方面的不良反应主要是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系统方面以末梢神经炎为主要表现,有时可有口腔周围、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的痉挛及感觉障碍。本文对其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进行个案报道,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禹玉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探讨中美2种护理方式对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于进行唇腭裂手术的患儿采用中美的2种护理方法,将其进行比较,分析护理结果。方法对于114例唇腭裂患儿进行记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7例,分别采用美国的护理办法和我院传统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分别命名为美护理组和中护理组,后将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和治愈率进行对比。结果中护理组患儿的满意率要低于美护理组患儿的满意率。中护理组患儿的治愈率要低于美护理组。结论美护理组的满意率和治愈率都高于中护理组,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可以采用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好。

    作者:陈玉华;汪德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收集40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时间为2010年1月3日~2013年10月30日。随机抽取20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其余20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对优质心理护理应用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验组通过优质心理护理,有效改善和制止了患者悲观放任心理和自杀倾向,出现1例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95%;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则出现2例不配合治疗,1例自杀患者,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70%。结论在艾滋病患者心理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理解、人性化关怀,可以有效改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概括硝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进行Meta进行分析。结果检索文献39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终筛选10篇,进行Meat分析。其中在有效性Meat分析中,OR=1.60,95%CI[1.08,2.3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氨氯地平组的疗效,明显优于硝苯地平组,安全性Meta分析中,RR=0.41,95%CI[0.26,0.6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可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采用硝苯地平治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艳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CRRT-CVVH模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VVH模式配合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中心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对照组103例。治疗组采用透析2~3次/w,4h/次。前3个月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2w,12h/次左右。3个月后透析2~3次/w,行CRRT-CVVH 1次/月。血管通路采用动静脉内瘘、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置管,血流量150ml/分~200 ml/分CRRT-CVVH模式治疗,1次/2w,治疗时间为10~12h。对照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2~3次/w,4h/次,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应用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血透治疗。

    作者:宗晓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肺性脑病20例疗效分析及体会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呼吸机治疗体会。方法通过20例肺性脑病患者应用常规治疗方法无效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好转并成功脱机16例,2例合并心衰、休克、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而死亡,1例上机3d后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1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因病情再度恶化而死亡。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肺性脑病、抢救生命的关键治疗措施。

    作者:张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大黄与栀子的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分析大黄与栀子配伍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采用大黄栀子汤治疗的急性水肿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通过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配伍机制和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显效34例,占总数的80.95%,有效7例,占总数的16.67%,无效1例,占总数的2.38%,总有效率为97.62%。大黄与栀子配伍对于治疗火热上炎、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等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通过从这些方面确定了大黄与栀子配伍的药效及机制。结论大黄与栀子的不同配伍机制及作用对于指导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