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庆;吴荣清;陆建平;尹光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指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包括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功能低下等[1]。MIRI已成为冠状动脉内溶栓、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脉成形术(PTCA)以及心脏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MIRI涉及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观点主要集中于氧化应激(氧自由基长生增多)[2]、细胞内钙超载、炎症反应、能量代谢障碍以及细胞凋亡等。临床上治疗 MIRI的主要药物有硝酸酯类、他汀类、Ca2+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但长期服用均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研发有效的防治 MIRI的药物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中药因其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能作用于疾病多个环节等优点而受到广泛重视,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作者:孙琳琳;杨丹;冯莉;高亚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有创贯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有创机械通气(IPPV)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处理。有创机械通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随病情好转调整参数。结果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有效率、住院时间、死亡率均低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死亡率。
作者:郝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分成两组,实验组20例患者分成电话回访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而且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关永莲;顾毅;齐云;吴珊;季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验证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将70例患者分为对等的两组进行效果对比,治疗组比对照组在使用的药物上多添加了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两组的疾病发作的症状时间,与hs-GRP与血脂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所有疾病症状发生的时间有所缩短,血脂和hs-GRP的含量也有所降低。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有明显的针对性和疗效。
作者:蒋振宇;姚品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无名动脉扩张迂曲的X线及CT表现,减少误诊。方法对9例右无名动脉扩张迂曲的X线表现及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胸部后前位片示:右上肺野内带纵隔旁局限性肿块样影;CT平扫示:前上纵膈气管右前方见略呈弧形肿块影。结论 X线多方位检查和 CT扫描,对右无名动脉扩张迂曲的诊断简便易行、无创,患者无痛苦,费用低廉。
作者:陈锡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并发症的观察,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通过对76例手术患者快速大量输血的所出现的并发症,临床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快速大量输血过程中发生心力衰竭3例,出血倾向3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12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多功能脏器衰竭,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其余73例全愈。结论对手术快速大量输血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相应的专科护理干预,对并发症患者的提高了治愈和生存率。
作者:张慧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除了采用功能康复锻炼、抬高、向心性按摩外,加用间歇性压力仪治疗。结果有效地缓解了乳腺癌术后术侧的上肢水肿。结论为了减轻和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熊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18例侵蚀性葡萄胎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的总结。方法通过心理、用药、化疗不良反应这三方面的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18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结果18例患者在接受并配合临床护理之后,顺利通过化疗。结论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不仅提高了化疗完成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使侵蚀性葡萄胎治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陈香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少阳病证第96条,本方有和解少阳,转枢开郁,通达三焦的功能。本方在《伤寒论》中使用多,现代临床应用范围广泛,而且疗效确切。
作者:马瑶;付志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实验采用创新设计的光纤激光束引导装置,精确引导单个PC12细胞突起的定向生长,探求光纤引导低能量激光精确控制神经细胞突起在体外定向生长的新方法。方法选取体外培养突起生长活跃的PC1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光纤末端经拉制后固定于三维微操上。波长为800nm的激光束经光纤引导投射在靶区域,引导过程中光纤随突起的生长而移动,始终与突起的生长方向保持近似垂直位。每隔5min拍摄一张照片,连续观察30min。结果30例突起生长活跃的 PC12细胞中,20例细胞突起的生长方向可在5min内被波长为800nm的激光影响。在30min的照射中,13例PC12细胞的突起跟随光纤激光束生长,偏转角度在60°及以上的有6例,大偏转角度可达100°以上。结论本引导装置可影响PC12细胞突起的生长方向,引导其细胞突起跟随激光生长,为光纤引导低能量激光精确控制神经细胞突起在体外定向生长的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陈瑶;Forrest Jesse;赵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25例气胸患者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后76.0%(19/25)的患者引流术后2 d肺完全复张;操作方便,血管损伤小,肺复张良好,拔管方便,感染机会少。结论应用深静脉留置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并进行观察与护理,能有效的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气胸患者迅速恢复。
作者:尼梅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氟比洛芬酯在中耳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中耳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三组。Ⅰ组患者术前5min静脉缓慢注射氟比洛芬酯(1mg/Kg);Ⅱ组于术后患者苏醒,拔除气管导管后缓注氟比洛芬酯(1mg/Kg);Ⅲ组不注射氟比洛芬酯。分别观察术中的出血量,血糖的变化,及血小板的聚集功能,记录术后2、6、12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麻醉与镇痛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术中出血量Ⅰ组和Ⅲ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术前血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术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和术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6hVAS评分Ⅰ、Ⅱ组均低于Ⅲ组(P<0.05),但Ⅰ、Ⅱ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2hVAS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观察中均未发现不良的并发症。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了氟比洛芬酯可用于中耳手术的术后镇痛。
作者:陶维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职高专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运用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使之在新形势下与高职高专教育工作任务相适应,对充分发挥实验室在高职高专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玉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0例被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n=105)。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而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的满意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分别(4.1±1.4)d和(28.5±7.8)h均短于对照组(6.6±1.7)d和(42.3±18.9)h,住院费用(5985.7±437.8)元少于对照组(6532.9±674.2)元,而患者满意度103(98.1%)却高于对照组92(8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患者胃肠道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琴;邓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充盈检查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上消化道溃疡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充盈检查法进行检查,对患者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胃镜检查结果为标准,超声充盈检查结果符合率为93.62%(88/94),其他6例患者漏诊。结论在上消化道溃疡诊断中,超声充盈检查法是在胃镜检查与钡餐试验之后客观、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弥补胃镜与 X线检查中的一部分不足,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莫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变,主要侵及的身体部位是脊柱和骶髂关节,因此,其病变的原因往往难以诊断,病变的时间呈现慢性病特点,容易导致脊柱和关节功能障碍,并引发自身免疫力持续下降的严重后果,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长期的。本文从护理干预角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康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蹇文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对老龄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方法对5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和早期康复训练。结果通过个体化的围手术期的治疗及护理,患者心理状态稳定、均顺利完成置换手术。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老龄患者的治疗要给予重视,尤其要做好老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护理,专科护理;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功能恢复的重要方法。
作者:程晓妹;张国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全麻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小儿阑尾炎60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阑尾切除术,选择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选择硬膜外麻醉。结果所有患儿成功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麻在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能促进小儿的康复,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秀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评价艾滋病患者运用综合性护理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例老年艾滋病患者分成两组。按照随机数字表的分配方法。使用综合性家庭护理方法的为观察组,运用常规性护理的为对照组。结果实施综合性护理的观察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100%,这与对照组的60%,形成了鲜明对比(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未发现不良特征。观察组患者机体内的IgG与对照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艾滋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与机体疼痛,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锡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应用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妈富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人工流产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于人工流产后立即服用妈富隆及抗生素,对照组术后服用抗生素及五加生化胶囊,采用安全套避孕,观察两组阴道流血情况、下次月经恢复时间、有无宫腔粘连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内再次妊娠率、避孕药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量及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无再次妊娠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妈富隆3个月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口服妈富隆能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流血时间,尽快恢复月经周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其安全、有效,是实现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ost abortion service)(PAS)的重要内容。
作者:尹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