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霞;赵丽华;孔德宝
国外对CCU及ICU的患者心理研究说明,监护病房中的患者心理问题除疾病本身的影响外,环境因素影响也很大[2],24h昼夜不分的医护工作;监护仪器的声音及连续光线照明;连接身体的各种管道;躯体活动受限被迫长期处于一定的体位;同室患者的抢救死亡,陌生而复杂的环境、与家人情感交流障碍等因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状态,易出现恐惧、孤独、紧张等心理反应。家属因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紧张而复杂的环境难以适应,对患者病情与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患者的愈后及高额的治疗费用等,容易产生焦虑、担忧、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障碍[3],因此,在积极为重症监护患者做好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沟通,尊重患者的人格,善于发现并挖掘患者的积极因素及创建舒适的医疗环境,了解心理需求对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车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对十二指肠破裂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2例十二指肠破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术前的观察及术前的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各种引流管的观察和护理;加强感染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做好十二指肠破裂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并发症的护理、营养支持,使患者痊愈出院。认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和科学的护理措施,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促进康复的关键。结论术前细致的病情观察、生命营养支持,并发症的及时处理,术后的营养支持及十二指肠有效减压,对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的治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程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关节症状外,血液系统的异常为常见。本文旨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血液学的改变,进而为更早期干预类风湿关节炎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李小丽(综述);何敏华(审校)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市场经济被引进卫生领域和卫生事业体制的改革的深入,医德医风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到位都会给整个医疗机构、甚至整个卫生行业蒙上阴影。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善行业作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广大医务工作人员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李文霞;赵丽华;孔德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对医保监管审核中发现的缺陷病历分析,建立病历质量持续改进体系,提高病历质量,确保医保政策的执行,促进医疗质量和医保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者:刘凤群;王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报告1例注射泵泵入葡萄糖酸钙导致软组织钙化,采用湿敷处理,45 d患儿皮肤恢复,未形成疤痕及功能障碍。
作者:高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针对成人专升本生物化学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了依靠闭卷考试的单一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对形成性评价的设计,促进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自行设计编写《成人专升本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反馈问卷调查表》,对于考核方法与成绩评定、形成性考试改革效果和网络试题库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构建更加科学、规范的成人专升本生物化学考核体系。
作者:鄢雯;臧海峡;林玉琳;古同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分诊中的应用,正确分诊及科学管理门诊患者就诊,能有效缩短就诊时间,不仅能提高患者和家属满意度,使护患关系变得更融洽,而且对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作者:姚寄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的保守治疗及护理。方法回顾33例颅底骨折致脑脊液漏患者,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从颅内压观察、脑脊液漏的观察、预防感染、合理体位、心理及饮食护理等方面详细分析。结果33例患者皆有效治愈,均未出现颅内感染情况,脑脊液漏于2~14d停止,平均5.9d。结论脑脊液漏是脑外伤致颅底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积极预防感染,合理的体位,精心的观察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浦强;江水;高春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内镜诊治中传染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0例传染病患者,根据疾病程度所表现的心理反应,大致归纳为3类,即病情较轻或一般带菌者90例,病情较重的肝病患者8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26例、艾滋病3例。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应用心理学技能,对患者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诊治,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凡情绪良好的患者,诊治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及机体免疫力恢复良好,而有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诊治效果差、康复较慢。结论心理护理对传染病患者的诊治和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陶利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布托菲诺静脉麻醉行无痛人流术的护理。方法选择门诊无痛人流患者393例进行调查。结果无1例麻醉意外及人流综合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无痛人流的护理配合,有利于人流手术的顺利进行,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可预防手术及麻醉并发症。
作者:陆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理语言艺术是沟通护士与服务对象思想情感的重要桥梁,护士的语言除具有一般语言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属性外,还是获得工作伙伴和服务对象信任与合作的有效手段。健康体检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健康、预防和发现疾病的有效措施,逐渐受到重视。由于健康体检者来源广泛,年龄及知识层次不一,在体检中心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与体检者有效沟通并建立良好的关系难度更大,护理人员应用专业的语言艺术与体检者进行良好的沟通是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发生纠纷重要方法,本文结合健康体检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对护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及具体应用技巧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朱亚男;李慧;崔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静脉血栓(venous thrombosis)是指在静脉血流迟缓,血液高凝状态及血管内膜损伤条件下,静脉发生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并继发血栓形成的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于下肢,上肢较少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UEDVT)指的是上肢深静脉系统、颈内静脉、头臂干和上腔静脉的血栓形成,早Von Schroet er(1884年)和Paget(1885年)对UEDVT进行报道,因此UEDVT一度被称为Paget- Schroet er综合征,国外部分文献中仍沿用此命名[1]。以往认为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率低,近年来文献报道增多。我科室出现1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发生患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现汇报如下。
作者:宋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头孢西酮钠为半合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胃道感染等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从头孢西酮的结构、用法用量、合成方法、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等方面来概述,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侯善波;李明杰;宋丽丽;张继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股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VC)在肿瘤科临床护理方面的应用,CVC保证患者多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也是肿瘤患者无法置入PICC时采取的重要的措施之一。方法通过对肿瘤科CVC置入的规范化操作,阐明其适用范围,明确其基本原理,并对40例肿瘤患者留置 CVC的护理总结,分析其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提出预防与处理的方法,较全面的阐述CVC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策略。结果40例留置 CVC的肿瘤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及后期维护中遇到的护理问题主要为:静脉炎11例,穿刺口渗液7例,发热5例,导管堵塞2例,通过积极采取各种护理措施,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结论 CVC应用较安全,维护方便,在肿瘤门诊及住院患者的长程化疗及晚期佳支持治疗的输液方面和静脉营养及其他方面减少了反复外周静脉血管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的痛苦,避免了化疗及刺激性药物的外渗等引起外周血管损害,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及治疗并发症,提高输液的效率及安全性,保护了机体血管系统,在肿瘤临床护理领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作者:卢春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儿脑瘫患者经过临床护理的治疗后的结果分析。方法整理我院在近年来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在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护理操作需要全面、精心,对患者的护理也需要加强各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护理效果和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周秋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指有剖宫产的孕妇,胚胎着于剖宫产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此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现对近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1例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情况作一报道。
作者:张利;李从青;卫兵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由于腹腔镜技术具有术中术后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及疤痕细微等特点,因此近20年被医学界广泛接受并获得巨大发展,随着近年来各种先进的腹腔手术器械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腹腔镜手术也逐渐完善,尤其在肝脏和胆道外科手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就腹腔镜肝脏和胆道外科手术应用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书伟;夏红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微刨经皮肾镜碎石术作为现代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首选方,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共行经皮肾镜碎石术46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范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缓解手术室患者紧张情绪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SAS评分(52.17±5.37)、严重焦虑患者比例(11.8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倪文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