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南;余莲;陈隆天;张强;吴芬芬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于小儿癫痫的疗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70例癫痫患儿,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运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护理措施之上运用对应的护理干预策略,对比两组患儿的生活品质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疗效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在出院以后6个月的随访当中,治疗组的癫痫发作次数与例数也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癫痫患儿实施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癫痫的发作率,提升小儿癫痫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患儿的生活品质。
作者:仲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院门诊泌尿科收治100例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痛患者,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给予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达到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利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术后胃排空延迟也称术后胃瘫,是腹部手术后较顽固的并发症,容易被误诊为吻合口梗阻或炎性而继续观察或二次手术,给患者带来更大的痛苦。现回顾性分析对12例术后胃排空延迟患者的诊治观察及护理所取得的较好疗效。
作者:李洪梅;马旭;张野;王倩;王培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作为抗肿瘤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肿瘤的增长,使其进一步分化并凋亡,在治疗肿瘤上很相当大的发展前景。目前在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方面,已经有超过二十种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可供选择,并且还进行着上百个相关的临床实验。
作者:李光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从事着与患者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职业,任何细节和细节的疏漏都会直接影响到工作质量,医院相关制度、职责、规范、质量标准、工作流程比较全面,但能否落实到位,并使患者满意感动,关键取决于细节。细节管理即把一整套流程拆分成多个细节,逐次量化,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若干个细节。终完成初定的所有细节,之后再不断量化和完善细节[1]。
作者:么冰;李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8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运用胸腔镜行肺大疱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前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以及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本组88列患者经过上述护理措施,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应用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创伤小,痛苦小,对心肺影响小,恢复快,符合美容的特点,已成为广大自发性气胸患者的首选。
作者:揭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神经科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总结63例神经科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本组63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中外院转入2例,均未出现大出血、切口处皮肤感染、皮下气肿等并发症。1例拔管时出现少量出血(切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与外套管粘贴在一起),请五管科医生处理后顺利拔管。结论气管切开围手术期科学精心的护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做好切口、吸痰、气道湿化、套管、拔管及拔管后等护理,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发生,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治愈率。
作者:李存珍;吴建红;朱明艳;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急诊病房患者病情都比较危重,常常起病急,发病快,随时需气管插管,而插管伴随的并发症常常发生,同时插管导致的任何一个并发症皆可给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带来致命的后果[1-2]。气管插管是对呼吸功能障碍患者建立有效通气有效的方法,也是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3-4]。急诊科护士要求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操作程序,做到插管前物品准备充足,做好气管插管前的准备工作,病情评估及充分的抢救准备工作,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有效预防气管插管并发症。我科从2011~2013年7月共气管插管3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卜苗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股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针对该病特点及治疗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前、后护理对策,观察护理结果。结果共收集23例病例,经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良好的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兰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头颈及颌面部肿瘤术后管饲的影响,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对2009年5月~2013年4月我院头颈及颌面部肿瘤手术患者75例进行分组,术后均给予管饲进行营养供给。 A组患者管饲期间实施常规护理,B组患者管饲期间实施改革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A组患者相比较,B组患者管饲期间并发生发生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颈及颌面部肿瘤术后管饲时加强综合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内瘘针脱出是引起患者失血过多,甚至死亡的较大护理风险之一。让护士了解防止内瘘针脱出重要性,减轻护理风险。针对我科2011年年底不良事件回顾,发现我科2011年发生6例内瘘针在透析中脱出。今年我科实行严格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将全科的护士集中开会研讨,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集思广益后归纳成几条关键实用护理防范措施。电脑打印出来,人手1份,再次集中全科护士现场操作学习。做到人人领会,严格执行,定期检查。结果全科的护士对护理防范措施完全理解并实施,近1年来无发生内瘘针脱出。结论护理防范措施到位能杜绝内瘘针脱出的风险。
作者:张桂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口腔疾病会影响一个人的全身健康状况;并且,全身各系统疾病亦可以通过口腔器官的特异性变化表现出来。本文对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镇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 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的效果。方法通过对72例 PICC 联合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保证了化疗方案的顺利完成,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全自动注药泵给药准确,恒定性好,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持续输注5-FU的疗程。结论全自动注药泵持续5-FU 化疗,时间准确,流速恒定,毒副反应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化疗疗效。
作者:黄赏月;李蔚;彭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缓解手术室患者紧张情绪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SAS焦虑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SAS评分(52.17±5.37)、严重焦虑患者比例(11.83%)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缓解手术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作者:倪文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急需高素质、实用型的护理人才,为此医学护理模式也正在改变,作为护理老师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能保证护生的带教质量,我认为只有提高临床护理老师的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创新意识等,才能全面提高护理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护理事业提供人才保证。
作者:李会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以CNKI为检索工具,对国内发表的有关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研究主题进行文献计量分析,描述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研究现状,从论文时间、作者、期刊、关键词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作者:张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为提高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发现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完善、日常管理等几个方面的内涵建设,实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邓晓南;余莲;陈隆天;张强;吴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患者通常会合并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长期焦虑、抑郁状态对血糖控制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十分必要。近几年来对糖尿病伴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包括药物、运动、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如何使干预措施达到佳效果,以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好转康复的期望,至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现综述有关资料归纳如下。
作者:黄颖;刘红华;易霞;余艳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我国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包括:法律体系、技术体系、信息监测网络、信息评价和反馈机制、预警机制等。医疗机构作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第一线及信息报送的主力军,医务人员应不断探索,寻求一种更为高效、合理、科学的监测手段,不断提高监测工作的效果。
作者: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停用小剂量胰岛素后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取代传统的间隙性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首先使用小剂量胰岛素(按0.1u/小时每公斤体重胰岛素加生理盐水250ml)治疗,待血糖降至13.9mmol/L时停用小剂量胰岛素改为安装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结果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0.5~2d酮体消失,3~5 d 血糖控制达标,未发生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安装胰岛素泵治疗要选择恰当的时机,置泵前应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知识指导,置泵后应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及时处理胰岛素泵的故障情况,是确保酮症酸中毒患者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
作者:杨列婵;李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