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惊恐障碍误诊31分析

陈宪生;邹国华

关键词:惊恐病/诊断, 误诊
摘要:对我院2000~2003年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符合DSM-Ⅲ-R和CCMD-3[1]和诊断为惊恐障碍误诊31例,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发作性头痛患儿的EEG及TCD观察

    现将1996-06~2002-12所检测的136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娟;冯少阳;冯留海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全胃切除术后的营养护理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营养极为重要,我们从1997-10~2001-10对胃癌行全胃切除术后85例进行了营养护理的指导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晓楠;秦二英;陈玉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SARS时期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干预

    目的:研究大学生群体SARS时期心理行为表现及对策.方法:通过SARS相关知识问卷,在高校在校生及被隔离学生中进行.结果:大学生对SARS基本知识综合认知状况为很清楚占12.28%,清楚占32.83%,了解占38.09%,不清楚占16.42%;大学生对SARS严重程度综合认知状况为非常可怕占9.15%,可怕占31.83%,不可怕占47.12%,无所谓占5.64%;大学生对 SARS疫情公告、学院封闭式管理、隔离措施综合认知状况认为很必要占56.27%,必要占28.4 5%,一般占8.39%,不必要占4.76%.结论:掌握SARS基本知识是减少恐惧心理的理论基础; 科学及时客观真实公布SARS疫情是减少恐惧心理的必要手段;封闭式管理、隔离措施是防治 SARS传播重要方法.

    作者:刘兵;陈建红;李映章;吴宇萍;李媛;吴海亮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髂股动脉病变的血管内介入诊疗价值

    目的:探讨髂股动脉病变的血管造影诊断与介入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 例髂股动脉病变的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资料,包括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30例,假性动脉瘤 12例,内膜撕裂6例和股动脉破裂2例.结果:50例患者经血管造影均能明确诊断.医源性损伤27例是本组髂股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12例髂股动脉粥样硬化者经单纯血管内超声消融术后,严重的基础狭窄段的平均狭窄程度由术前的88.5%±7.5%降为38.4%±8.6%(P <0.05).对12例假性动脉瘤,3例经超声引导下压迫法治疗与9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法治疗均获成功.结论:轻柔的操作、利用透视指导、术后仔细观察以及丰富的经验等对降低髂股动脉医源性损伤尤为必要.血管造影是其重要的检查方法,血管内介入治疗可为之提供一种微创的疗效可靠的治疗手段.

    作者:戚跃勇;孙清荣;梁开运;邹利光;黄岚;易习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脓胸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科于2002-01~2003-05共收治了小儿脓胸14例,择期实施了胸膜内胸廓改形术(改良Schede术)10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4例,术后恢复良好,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徐静;马晓楠;耿清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肿瘤化疗深静脉置管后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我科从2000-03~2002-11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共345例,在置管后出现感染25例,对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白献红;刘东英;洪锡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合并使用精神药物所致不良反应

    临床上经常因治疗需要而合并用药,但有些药物合并使用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现将一些合并使用精神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孙福红;李成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输液泵静脉推注地尔硫(艹卓)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为2000~2002年收住我院心内科病房,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自发型心绞痛、心肌梗塞后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单号为治疗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史、吸烟史、心功能等经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如存在下属情况之一者,则剔除;①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②≥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③收缩压<90mmHg,④HR<60次/min.根据上述标准,两组患者各为31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1岁,恶发性心绞痛8例,自发性心绞痛52例,梗塞后心绞痛12例,梗塞后心绞痛心功能分级按Killip分级均为Ⅰ级,其余按NYHA分级为Ⅰ~Ⅱ级.

    作者:王宇晖;王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而脑血管痉挛(CVS)是其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引起严重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或迟发性缺血性脑损害,甚至导致脑梗塞,成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我院自1998~2002年利用尼莫地平治疗4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天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误诊为溶血性贫血5例分析

    现将我院曾被误诊为溶血性贫血(溶贫)的巨幼贫患者5例分析如下.

    作者:葛秀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CD14基因启动区C(-260)T分子变异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CD14基因启动区C(-269)T分子变异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的关联.方法:用PCR技术检测了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及90例健康人CD14基因启动区含(-26 9)多态位点的基因片段,HaeIII酶切分型.计算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两组间差异 .结果: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无酶切位点)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 1.00% Vs32.78%; OR=2. 13;95% CI,1.30~3.50;P<0.01).结论:CD14基因启动区C(-269)T分子变异与中国人群冠心病相关.

    作者:潘闽;顾卫东;陈风;朱健华;魏福祥;袁瑾;龚亚池;崔之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6例分析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髋关节后脱位临床上少见,多由车祸、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创伤引起,误诊率高,治疗困难.我院自1993~2001年收治6例,分析如下.

    作者:韩立新;李旭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护理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病率为9%~68%,相关病死率高达50%~70%,是影响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1].2000-01~2003-01我们急诊科收治了有机磷农药中毒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67例予机械通气治疗,经过科学护理,疗效满意,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曹爱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3%过氧化氢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236例疗效观察

    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因窦道的存在,一直是根尖周病治疗的难点,彻底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是临床保留患牙的有效措施之一.我们自1998年以来,用3%过氧化氢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艳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疗效欠佳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7-08开展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碎吸抽吸术以来,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抢救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高死亡率情况.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有16例疗效不理想.现就其可能的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钟玉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红霉素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红霉素(Erythromycin,EM)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效应,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军团菌和弯曲菌,以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阿米巴原虫等也有抑制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EM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董希俊;侯清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23例分析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临床变化复杂、多样化,常与诱因的表现混杂一起,部分患者无明确的糖尿病史,易被误诊、误治.现对我院1997~2002年DKA误诊23例分析如下.

    作者:苏会璇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临床观察

    Af时R-R出现长达1.5s以上长间期,作为Af合并Ⅱ°AVB诊断标准已应用临床多年.一般认为此种情况是两种较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存的严重病理状态,预后严重.此类患者禁用洋地黄、奎尼丁和电击治疗.近年来不少学者对Af时出现长R-R间期诊断Ⅱ°AVB可靠性进行探讨[1,2].

    作者:段素清;毋绪才;周雪红;刘保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冠心病运动实验伴心律失常60例分析

    对我院冠心病活动平板运动实验伴发心律失常60例分析如下.

    作者:田瑞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易误诊的常见心脏病的神经精神症状问题

    心血管疾病的神经精神症状并不少见,有头晕、晕厥、精神症状和心源性脑栓塞,常被原发病的症状所掩盖而造成误诊,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黄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