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李磊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颅骨钻孔引流术是治疗CSDH 首选的经典手术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且疗效显著[1].该手术创伤小,对患者打击小,易观察病情,治愈率高,但仍有并发症发生,如癫痫、继发颅内血肿等,通过密切观察及精心护理,防治结合,可提高并发症的救治成功率[2].2012 年12 月,本科成功救治1 例CSDH 行钻孔引流术后并发癫痫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颖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116 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 例和对照组48 例.治疗组患者每天2 次(早、晚各1 次)使用吡美莫司乳膏外擦;对照组患者每天2次使用丙酸倍氯米松霜外擦.两组患者均同时口服氯雷他定,共观察4 周.结果 两组患者于治疗2 周时有效率分别为92.65%(63/68)、79.17%(3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 2,P<0.05),4 周时有效率分别为82.35%(56/68)、52.08%(2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49 6,P<0.01).治疗组患者中9 例用药部位出现轻至中度潮红、灼热、刺痛感、瘙痒,均在用药3 d 内消失,不影响继续用药;对照组患者中2 例出现轻度潮红、灼热感、瘙痒,不影响继续用药,1 例出现皮损部位轻度色素沉着斑.结论 外用吡美莫司乳膏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外用丙酸倍氯米松霜.吡美莫司乳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安全、有效.
作者:王玉;吴宏杰;曾铁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大便失禁患者常由于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而致.患者每天排便多达数十次,每次量不多,呈稀糊便或水样便,且没有规律可循.每次排便既污染衣裤和床上用物,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由于排便次数多,排便后肛门、会阴、臀部皮肤需清洁,反复摩擦刺激,不可避免地出现皮肤发红,如果处理不妥当,很容易形成皮肤溃烂,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临床上对于大便失禁患者皮肤护理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太满意.现将1 例高位截瘫伴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溃烂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利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总结静脉留置针在传染病患儿中的应用与护理.对于有传染病的患儿,保证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穿刺成功尤为重要,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又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更加降低了护士因反复进行静脉穿刺而受到感染的风险.因此,对传染病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长期静脉滴注是非常必要的,应继续进行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月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提高医学生实习教学质量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建立实习质量控制平台,实现网络实习信息登记、提交批改作业、出科客观量化考核,有助于实现对实习教学的实时管控,对实习教学质量的客观量化评估,实现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作者:周竹娟;周彧;李燕玲;齐德广;郑健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AS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已经成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1].AS 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很多学者先后提出多种学说.本文通过对其发病机制学说的阐述,期望对AS 的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杨先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PI)对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上消化道黏膜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 年12 月至2012 年12 月就诊的156 例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60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A 组)46 例、奥美拉唑组(B 组)55 例、埃索美拉唑组(C 组)55 例,A 组只服用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其余两组除此之外,分别顿服奥美拉唑或埃索美拉唑,均每天20 mg.6 个月后对各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和黏膜损伤的发生率进行评估比较,并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结果 与A 组比较,B、C 组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黏膜损伤的发生率均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糜烂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及Hp 感染阳性率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C 组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在预防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引起的上消化道黏膜损伤方面与埃索美拉唑具有相似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妮;阳学风;吴清;胡杨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积累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1 年6-12 月收治的88例危重症患者经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及胃造口十二指肠/空肠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认真做好营养液制备、喂养管及患者的护理,重视心理护理.结果 88 例患者中出现轻度腹泻5 例,腹胀2 例,其余患者耐受及吸收均较好.结论 肠内营养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有效手段,可减少危重症患者早期胃肠内营养并发症,是阻止疾病发展,维持循环、呼吸功能,促进伤口愈合,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婷婷 刊期: 2013年第18期
到目前为止,研究中发现的炎性小体主要由NOD 样受体(NLR)家族的部分成员(NLRP1、NLRC4、NLRP3、NAIP5、NLRC5)或者炎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和细胞质DNA 传感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组成,有些炎性体结构中还有接头分子凋亡相关点样蛋白(a poptosis-associated speck-like protein containing a card,ASC)[1].已被报道通过形成炎性小体发挥功能的主要有NLRP1、NLRP3、NLRC4 和AIM-2 4 个,其中NLRP1 炎性小体能够被炭疽病毒所激活[2],IPAF 能够识别一些胞内菌的鞭毛蛋白以及细菌的Ⅲ型或Ⅳ型分泌系统,AIM-2 主要识别细菌或病毒的DNA,而NLRP3 能被很多类型的病毒、细菌及分子所激活,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NLRP3 理所当然成为被研究多的炎性小体.现就NLRP3 炎性小体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艳琳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广西边远贫困山区融安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县12 个乡镇2004-2012 年AHC 患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Excel 2003 版软件制作各种图、表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县9 年报告AHC 患者共2 243 例,年均人群发病率为76.48/10 万,主要是2010 年当地出现AHC 暴发人群年发病率达到541.84/10 万.该县患病高峰期出现在9 月份(67.99%),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及幼儿群体中,0~<20 岁患者占患者总数的51.76%,男女比例为1.28∶1.全县患者中,学生、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占患者总数的44.58%,农民和民工占29.78%.全县12 个乡镇均存在AHC 患者,但以县城所在地的长安镇患者较多,占患者总数的53.37%.结论 在边远山区人口密度及流动较大的县城也存在AHC 暴发,特别是在当地中小学及幼托机构等人群较集中地方应加强AHC 的防治工作.
作者:黄芳华;韦定凯;范齐勤;黄亚铭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介绍并推广掌上电脑(PDA)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方法 通过记录门诊输液中心护士分别使用PDA 和台式电脑两套系统各1 天的工作状况,比较两套系统分别在门诊输液中心液体配制、静脉滴注叫号、静脉滴注管理及工作量统计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 PDA 在液体配制、静脉滴注叫号、静脉滴注管理及工作量统计等的方面的应用均优于传统使用的台式电脑.分别对护士及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97.14%的护士认为使用PDA 系统可以节省时间,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使用PDA 系统进行静脉滴注的患儿家长安全感明显高于使用传统台式电脑,满意度为98.00%.而且使用PDA 后大大节省了就诊患者的等待静脉滴注时间.结论 PDA 能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真实、实时地记录护士的执行时间,避免差错事故,工作量记录自动、准确、完整,提高了门诊输液中心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障了静脉滴注的安全,提高了患儿的满意度,可以代替传统台式电脑应用于门诊输液中心.
作者:曾静 刊期: 2013年第18期
注射剂因其作用迅速、可靠,能够及时、有效地缓解、控制和治疗患者的病情,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急危重患者的抢治过程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如何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积极发挥注射药物的治疗作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这就要求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黄金华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球结膜下注射并发症的预防,总结球结膜下注射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011 年3-12 月收治的231 例患者进行球结膜下注射,评估患者注射前的心理状态和治疗后的感受.结果 接受球结膜下注射的患者,无痛195 例,轻微疼痛28 例,疼痛8 例;仅有5 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熟练的操作是注射成功的保证.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依那普利、坎地沙坦与小剂量胺碘酮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 年6 月1 日至2013 年4 月1 日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三组.A 组40 例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B 组40 例患者给予胺碘酮联合坎地沙坦治疗,C 组40 例患者给予胺碘酮、坎地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左心房内径大小.结果 治疗6 个月后,A 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为67.5%(27/40),明显低于B、C 组[90.0%(36/40)、95.0%(3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组患者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年后,A 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2.5%(21/40),B 组患者为75.0%(30/40),C 组患者为82.5%(33/40),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左心房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个月、1 年后三组患者左心房内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坎地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十分安全,其不仅可抑制患者左心房扩大,而且对于提高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也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贾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术前判断胶质瘤高、低级别中的应用.方法 2008 年1 月至2013年4 月20 例未经任何治疗、但被病理证实为胶质瘤患者术前均进行3.0 T 高场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检查及SWI 序列检查,影像信息由2 名高年资医生进行诊断并对肿瘤内表现出的低信号及引流小静脉进行评分.结果 13 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均可见低信号表现,7 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仅4 例出现了低信号表现,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低信号评分(31 分)明显高于低级别(7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4,P<0.05);13 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中均可见引流小静脉,7 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仅3 例可见到引流小静脉,且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引流小静脉评分(31 分)明显高于低级别(4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4,P<0.05).结论 SWI 下的不同级别胶质瘤影像学表现差异明显,利于术前对胶质瘤的分级进行评估.
作者:任怡青;王峥超;朱彦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在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 月至2012 年6 月收治的54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诊治经过.54 例患者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结果 54 例患者入院后5~21 d,平均7.2 d 症状缓解.结论 采用泛影葡胺联合生长抑素为主的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满意,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黄勇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讨论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06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80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5 例患儿经相关听力学检查被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并对其行腺样体切除治疗.结果 35 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对其完成了为期半年的随访,其中痊愈32例(91.43%),好转2 例(5.71%),无效1 例(2.86%).结论 对于存在腺样体肥大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而言,行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可以对患儿的病灶部位进行直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手术准确性以及安全性,且手术的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在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治疗时,可以对腺样体切除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应用.
作者:陶书中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选择留守问题解决措施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遵义市两所高校155 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与210 名普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对留守问题解决措施的选择,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这项措施的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在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团结社会力量,把孩子送进全封闭学校,把孩子带在身边4 项措施的选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认为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学校因材施教,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团结社会力量4 项措施的可行性均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选择留守问题解决措施有影响,其影响可能与措施的落实情况有关.
作者:陈群;申旭波;王红艳;杨兰;蔡华琴;成焱娜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比较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深静脉置管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ICU 2010 年1 月至2011 年12 月深静脉置管患者125 例,对其采用颈内静脉置管(75 例)、锁骨下静脉置管(25 例)、股静脉置管(9 例)、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16 例)方式置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对比.结果 4 种不同置管方式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01,P<0.01),其中PICC 置管组导管留置时间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股静脉置管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颈内静脉置管组、锁骨下静脉置管组及PICC 置管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8、6.048、8.466,P=0.028、0.014、0.004),其中股静脉置管组发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组次之,PICC 置管组低.结论 4 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在临床上可以互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在无禁忌证和血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议首选PICC 置管.
作者:杨贻清;潘成梅 刊期: 2013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骨痨敌注射液用于颈淋巴结结核换药的疗效.方法 选择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切开引流或窦道形成患者8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观察组以骨痨敌注射液2~4 mL 纱条引流换药,对照组以5%异烟肼2~4 mL 纱条引流换药,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50±4)d]较对照组[(75±3)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5,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骨痨敌注射液用于颈淋巴结结核脓肿切开或窦道形成患者换药,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钊;唐满云 刊期: 2013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