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叶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满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活动小组,选定主题,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运用品管手法对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的穿刺行为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 活动后护士物品准备、沟通协调、关爱患者百分率提高,患者疼痛程度百分率明显下降.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满意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海娜;赖静;赵文芳;袁倩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多维度联系临床管理体系是指将多种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包括院长行政查房、走动式评讲医疗质量以及将职能科室和临床联系起来等多种形式.这样的管理体系对于临床一线部门具体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同时对沟通和配合工作起到了强化作用,通过对医院内涵建设得加强,将医院的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
作者:邱春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心理护理结合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60例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均为30例.常规组采取单一心理护理干预;联合组在心理护理基础上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持续治疗4w后采用HAMA评测表来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护理和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有所降低,联合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心理护理基础上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比单一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显著.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洛伐他汀缓释片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中所规定的相关操作标准,筛选适宜的洛伐他汀体外药物释放条件.结果 洛伐他汀在238nm处有大吸收,线性回归方程为A=0.0663C-0.0101,相关系数r=0.9998;可见在浓度范围2~13μg/ml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对Q与t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方程为Q=8.4532t+7.93;r=0.9922;可见其践性美系良好,含量分别在98.74%~99.31%.结论 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洛伐他汀缓释片质量控制进行研究,结果准确、操作便捷.
作者:代根;汪福强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的67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儿才采取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34例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满意度为75.8%低于观察组满意为94.1%,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5)d短于观察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3±1.1)d,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4±2.5)d,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程度评分为(84.6±3.8)分低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知识认知程度评分(94.5±2.4)分,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小儿腹泻护理中能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活的3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饮食、并发症的防治及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提高了血液透析的有效性,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可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提高治疗质量.
作者:曾桂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中,观察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随机选取7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资料来自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患者.将患者平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设置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另一组用传统常规护理形成对照.对两组患者进行复发率、焦虑程度评分、生活质量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与传统常规护理相比较,心理护理干预在复发率、焦虑程度评分、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上效果均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慢性前列腺炎的复发,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应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柳海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临床护理的有关内容,寻找有效的护理方式,观察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对80例患儿都进行临床干预护理,采用综合的护理方式,然后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经护理干预之后,所有患儿的情况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儿的血红蛋白量、血清铁以及铁蛋白含量都明显增加,并且差异显著(P<0.05),护理的有效性达到了93.9%.结论 对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2014年1月~7月收治的156例老年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8例.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通过常规进行护理.采用SCL-90量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通过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压抑郁的评分,且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量表和指标的分值情况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的整体护理效果较好.
作者:郭志娟;陈春兰;蔡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诊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中药穴位贴敷及火罐疗法,治疗结束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翟长根;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祛邪培元汤”治疗艾滋病(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高技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组采用HAART加服“祛邪培元汤”.观察9个月内两组人群CD4+T细胞计数和脾胃症状的变化.结果 在6个月、9个月时,治疗组CD4+T细胞计数分别为(367.95±150.40)个/ul、(433.29± 163.69)个/ul.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提高(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脾胃症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HAART结合中药治疗艾滋病,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并改善脾胃症状.
作者:王建云;贾忠;周莹荃;惠学科;许亚宁;吴晶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统计比较我院急诊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与2012年2月~2013年2月(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护理工作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同时对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防范,让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周克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尽管近几十年中,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治疗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中心肌细胞的代谢重塑起着关键性作用.目前,心肌细胞代谢重塑的特点和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心肌细胞代谢底物的变化和代谢能力下降有关.在心力衰竭的早期阶段,新陈代谢能量来源于脂肪酸的氧化,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利用.随着心力衰竭的发展,不断增加的肾上腺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再次激发了大量脂肪酸的吸收和氧化.
作者:陈艺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寻求脐带脱垂的佳预防和盈利处理方法,以便及早的发现脐带脱垂,及时给与患者治疗.方法 文章选取了2014年01月02日~2015年01月21日于我院就诊的20例脐带脱垂患者的临床童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笔者统计分析后,得知胎儿脐带脱垂的发生率为0.35%,单胎头尾隐性脐带垂脱有4例,显性共有16例,其中有1例患者在确诊时,胎儿已经无生命体征,后经阴道进行分娩.剩余19例患者中,12例行刨宫产,婴儿存活率为91%,重度窒息率28%,死亡率20%;5例行臀助产,婴儿存活率为100%,重度窒息率30%;2例行产钳助产,1例存活,1例死亡.围产儿死亡比例为30.1%.结论 早期,必须要加强对胎儿起到脱垂的预防,当发现此情况之后,需根据孕妇宫口的扩张程度以及胎儿的发育和身体情况,采取不同的分娩方式,以降低胎儿死亡率.
作者:干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前放化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放化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2.4%、47.6%,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3例(14.3%),低于对照组9例(429%),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缓解不良心理影响,减少毒性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姚金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浅谈肠镜双人插镜缓解患者痛苦的方法.通过改良的方法,术前饮食准备,心理护理,熟悉病史做好解释工作,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保暖,各项护理措施,结果在肠镜操作中改良的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改良的方法更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高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通过实施结构化糖尿病健康教育,了解对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认知与糖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优化教育的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教育管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选取100例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结构化教育组,由医院相关人员对结构化教育组患者制订结构化健康教育目标,通过糖尿病教育护士结构化教育组患者进行相关交流和管理.有针对性实施结构化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评估结构化糖尿病健康教育与常规教育对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患者和家属满意度及对胰岛素认知及糖代谢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智园;张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县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应急能力进行评价,以便提高和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突发事故中的应急能力.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地区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等级评分法对已经构建的应急能力的相关评价条目进行现场考核,对机构的应急能力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本次考核的10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整体的应急能力水平均较低,平均分值为5862分,评价结果为“良好”的机构有3家,分值范围在(6313~67.35)分,但较为趋向于“中等”水平;其中,协调能力评分为(41.24±2.14)分,报告能力评分为(55.57-±1.34)分,应急储备能力为(27.15-±2.43)分,均为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的制约因素.结论 在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应急能力的总体水平尚存在不足,机构中应急能力的各个维度的建设尚未平痕,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疾控机构的应急能力,以便有效应对突发事件.
作者:蔺江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纳入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者的2年愈后优良率为93.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稳定性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整理我院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资料,探讨早期康复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8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一般康复组,每组各91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早期康复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一般康复组进行一般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运动功能以及ADL积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运动功能、ADL积分均有明显的好转,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80%,一般康复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1.3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的神经损伤较重,但能够得到治愈,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孝斐;赖丽丽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