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峰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我院阴沟肠杆菌耐药性和抗菌药物年使用量,探讨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0~2014年使用的7种抗菌药物的年使用量,计算抗菌药物的年用药频度(DDDs),分析其与阴沟肠杆菌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在5年内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年中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的用药频度逐年下降,但是哌拉西林、阿卡米星、头孢吡肟的用药频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头孢哌酮的使用量在2013年达到高值.阴沟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和用药频度呈正相关,阴沟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呈负相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阴沟肠杆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哌酮的耐药率与用药频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阴沟肠杆菌在2010~2014年对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与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等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蒋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102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用患者均行二维高频超声诊断,观察本组患者淋巴结病变情况、病变类型及钙化情况.结果 检出颈内静脉链中组58例,颈内静脉链下组26例,颈内静脉链上组10例,颈后三角区8例;84例干酪样坏死型,超声诊断率100%,18例脓肿混合包块型,超声诊断率100%;检查出30例淋巴结内部钙化,钙化灶1~8个,直径0.1~0.5 cm,其中3例≤0.1 cm,6例≥0.2 cm,15例0.3~0.5 cm.CDFI显示无彩色血流信号.本组患者经病理证实30例,超声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高.
作者:罗玉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氟桂利嗪与舒脑欣滴丸合用治疗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患者2w前均未服过任何药物,就诊后,均每晚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治疗组与舒脑欣滴丸4拉3次/d合用,2w为1疗程.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对照组44%,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椎动脉(RVA)、椎动脉(LVA)P<0.05说明治疗组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 采用舒脑欣滴丸联合舒脑欣滴丸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脑血流量增加,眩晕症状得到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安鸣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在重度痔疮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的应用效果对比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度痔疮患者78例.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外剥内扎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治疗.结果 在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外剥内扎手术.
作者:耿式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134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7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7.0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随访,干预组患者复发率5.97%,与对照组患者复发率19.4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临床复发率,具有推广应用的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樊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制定休假登记表,对每位护士要求休假及安排休假的动态进行实时记录.结果 实施实时记录后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保证及时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方便员工动态查询核对自己或他人的休假情况,体现公平性、透明性.结论 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珠;陈玲玲;赖小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常规的硝普钠实施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在手术完成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使用硝普钠联合硝酸甘油对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更好.
作者:陈海霞;何子峰;刘茂森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静脉输液满意度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从6个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中随机选择住院时间≥3个月,且处于恢复阶段的12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发调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在告知药物效用、注意事项提醒、语言规范、一次穿刺成功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结论 为提高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应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重视患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
作者:王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130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和红外线疗法治疗.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粘连性中耳炎患者予以耳屏软骨鼓室成形术治疗,其疗效显著,可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谭玉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析针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整各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焦虑症患者40例为整合护理组,对其采取整合护理模式治疗;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焦虑症患者40例为常规护理组,对其采取焦虑症常规护理模式.均给予相同的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SAS和HAMA评分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情况均得到有效缓解,但整合护理组出院时SAS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好于常规护理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整合护理组焦虑改善情况更佳.同时整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焦虑症患者采取整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状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总结等离子消融术用于小儿鼾症的国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科运用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小儿鼾症围手术期护理.结果 本组51例患儿,术中出血量1ml~10ml;手术时间24min~45min;其疼痛不明显,进食早,恢复快.结论 对运用等离子消融进行治疗的小儿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临床效果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明显改善患儿睡眠呼吸阻塞情况.
作者:陈珩;姚爱勤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就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00例进行临床检验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全部患儿都行包括尿常规、生化测定、血常规检查等在内的多项检查,并且检查患儿血清中的MP-IgM抗体.结果 本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有6例(12%)为支气管哮喘,19例(38%)为急性支气管炎,9例(18%)为支气管肺炎,16例(32%)为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有21例(42%)患者的C反应蛋白为阳性,有9例(18%)患者红细胞沉降,有40例(80%)的患者白细胞正常或者上升.结论 为了防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出现误诊、漏诊,大限度地提高检验正确率,务必要综合采用血气分析、痰培养试验、血常规检查、生化测定、尿常规检查等检测方法.
作者:左雪枚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比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分别与丙泊酚配伍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行无痛人流术、无痛诊刮术和无痛清宫术患者120例(ASAⅠ级),随机均分为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A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静注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注芬太尼0.05 mg、丙泊酚2mg/kg;C组于手术开始前10 min静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mg/kg,并于手术开始前静注丙泊酚2mg/kg.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及手术结束时的SBP(收缩压)、HR、SpO2;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的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效果及患者麻醉苏醒后5min、10min、30 min、60min下腹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记录各组患者在术中出现呼吸抑制及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咪达唑仑+丙泊酚组(A组)麻醉镇痛效果差,不良反应较重;芬太尼+丙泊酚组(B组)麻醉镇痛效果好,但不良反应也较重;氟比洛芬酯+丙泊酚组(C组)麻醉镇痛效果接近B组,但不良反应明显轻与A、B两组.结论 氟比洛芬酯这种新型的非甾体类药物麻醉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门诊手术的麻醉中.
作者:丁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强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 临床在我院2014年~2015年实施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偏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彦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必须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细致的、精心的整体护理,仔细观察病情,才能及时发现细微的病情变化,及时给予治疗,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基于此,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了研究.
作者:刘艳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应用产程观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共收活了9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产程观察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45例患者难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要低于对照组,其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实施产程观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程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报告1例无痛肠镜中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病例,通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并积极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讨论无痛肠镜作为消化道疾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其有可能会诱发冠状动脉痉挛而发生危险,需要密切关注.1 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反复腹痛伴大便不规律6月”于2015年6月来院就诊,消化科建议择期无痛肠镜检查.患者既往体健,无烟酒嗜好,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等病史,一直坚持适当锻炼,如参加广场舞领舞等,无胸闷、胸痛病史.检查前常规12道心电图检查提示部分导联T波轻度压低(图1).
作者:姚雪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甲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84例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患者,对照组应用常规药品,治疗组以应用常规药品的前提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卡氏评分(KP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 治疗组护理之前KPS评分(66.2±2.8),SAS评分(68.7±3.2),采取护理方式后KPS评分(93.7±3.1),SAS评分为(39.7±2.5),护理前后的比较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之前KPS评分(65.3±3.0),SAS评分(69.4±3.3),护理之后KPS评分(74.4±2.9),SAS评分(661±2.2);护理前后比较存在差异(P<0.05);治疗组护理之后KPS评分、S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存在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升甲亢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状况,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肖珍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腹股沟疝的护理方法,促进疝气愈合.方法 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疝气患者的康复过程进行跟踪,总结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各种护理方法的实施,加快了患者的愈合过程,减少了病程,对治疗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 有效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渡过住院及其出院后的护理难关,护理人员的健康指导,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姚金敏;潘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比较交叉包扎法与缠绕包扎法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8月行冠脉介入治疗的45例患者,桉止血方法的不同分为交叉加压包扎组及缠绕包扎组,对比观察两种止血方法的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交叉包扎组发生手臂肿胀1例,皮肤青紫1例;缠绕包扎组发生出血1例,皮下血肿1例,手臂肿胀2例,皮肤青紫2例,指脉氧异常1例,纱布卷移位4例,交叉包扎法效果优于缠绕包扎法.结论 交叉包扎法在安全性、止血效果及手臂肿胀程度等方面优于缠绕包扎法,更适用于广大患者,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如钿;马纪娇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