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平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CVC)治疗中,感染的发生因素,以及采用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确认.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一般资料,总结感染因素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年龄大、留置时间长、存在合并症、联合使用激素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实施PDCA管理后感染率(2.0%)明显低于实施前(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CVC感染因素较多,采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预防和减少感染,为病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冯梅;杨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肠道康复的效果.方法 53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性肠道康复护理.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干预,Barthel评分(4~6)分(x2=15.320,P<0.01)和(7~10)分(x2=10.615,P<0.01)患者均有显著性增加.结论 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恢复肠道功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刘小兰;陈慧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通过中药塌溃、灌肠、内服,理疗等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方法 通过外治法,内服法,食疗法等3种方法综合治疗女性盆腔炎性疾病.结果 通过中药塌渍、灌肠等综合法对女性盆腔炎的缓解与治疗有明显效果.结论 可在女性盆腔炎性疾病中引入中药塌渍、灌肠等方法.
作者:关海霞;赵伊梅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的吸烟现状,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和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共462人,使用统一问卷,采用一对一和自我填表万式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医务人员总吸烟率为49.6%,女性为1.8%;不吸烟者中有72.2%的人存在被动吸烟的情况.结论 医务人员对吸烟危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74.3%,医务人员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60.0%.
作者:孟婧;张帆;高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脊柱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创伤,脊柱骨折由于脊柱的稳定性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患者卧床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给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身心造成很大的打击,患者易并发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褥疮等疾病.而褥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褥疮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并发症、甚至死亡,而且明显延长了住院日.如何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与护理好此类患者并大限度地降低褥疮的发生,以保护患者不受进一步的损伤,是我们护理人员的一项艰巨任务.现将脊柱骨折患者的褥疮预防和护理的经验教训和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何淑年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究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在慢性肾脏病(CKD)临床治疗中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68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液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水平、贫血状况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贫血状况及心功能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改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对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治疗中,对其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器治疗,临床疗效好,对促进患者临床病情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作者:王啸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为提升静脉输液满意度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从6个精神科封闭式管理病房中随机选择住院时间≥3个月,且处于恢复阶段的12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本发调童共发放120份调查问卷,回收120份,回收率为100%;在告知药物效用、注意事项提醒、语言规范、一次穿刺成功等方面的满意度不高.结论 为提高精神科封闭病房患者的静脉输液满意度,应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充分重视患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护理人员技能培训.
作者:王茜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的实施方法和效果.方法 制定休假登记表,对每位护士要求休假及安排休假的动态进行实时记录.结果 实施实时记录后提高护士长的工作效率,保证及时记录的真实性、准确性,方便员工动态查询核对自己或他人的休假情况,体现公平性、透明性.结论 实时记录在消毒供应中心排班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颖珠;陈玲玲;赖小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参照组(n=41,予以非标准化静脉护理流程)和研究组(n=41,予以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为95.1%,与参照组68.3%进行比较,组间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肿瘤化疗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静脉输液满意度,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陈庆霞;魏世珍;高兰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肠梗阻腹腔镜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的效果作比较.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100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对两组肠梗阻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肠梗阻复发率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治疗,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肠梗阻复发率.
作者:刘海滔 刊期: 2015年第51期
对PubMed收录的循证护理相关文献的年份、国别、期刊来源、多产作者、主要主题词进行统计,并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循证护理相关文献分布特点和研究现状.
作者:汤晓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分析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手段治疗)和对照组(在保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非手术手段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作者:张金山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3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护理组应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总有效率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玲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采用“随访指导”+“输卵管通液”方法后,对人流术后妇女发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妇科门诊行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术)后的402例未婚女青年,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各201例,术后两组对象均常规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及术后第24个月回访做输卵管碘油造影,另外,干预组由专人进行避孕与生殖保健知识(以下简称保健知识)的随访指导,并在月经复潮干净后的3~4d回访做输卵管通液术.观察两组对象回访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人流术后2年内非意愿妊娠、盆腔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与输卵管通畅情况.结果 干预组回访率与保健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非意愿妊娠、盆腔炎、异位妊娠及输卵管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行随访指导联合输卵管通液,有助于提高未婚女青年保健知识水平,促进其生殖健康,有效降低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彩霞;黄育姬;何报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减少血液丢失及感染暴露机会,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透析质量.方法 采用扣眼法钝针穿刺、早期干预性无菌棉球覆盖针眼、抗凝剂使用个体化等护理干预措施,穿刺处渗血状况明显改善.结果 穿刺处渗血率从10.45%下降至27%.结论 及时护理干预可减少血液透析中渗血的发生,特别是早期干预性无菌棉球覆盖针眼和扣眼法钝针穿刺技术,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蒋惠云;武雪媛;冯婉娟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分析讨论应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治疗的9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在血液透析后选择注射生理盐水治疗,而研究组在血液透析后选择左卡尼汀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3个月的临床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CRP、白细胞比容、总胆固醇以及Hb等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乏力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透析耐受力、精神状态、心功能不全、透析中肌痉挛、食欲以及体力等一般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尹莉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血常规检测中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血液常规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静脉血检验,对照组进行末梢血检验,分析对比静脉血和末梢血的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RBC、RGB、PLT值均高于对照组,WBC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重复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重复检测值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毒义.结论 血常规检验中,采用静脉血检验可多次重复检验,结果较末梢血更准确,有利于临床诊断.
作者:邓林平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回顾性总结我科8年来治疗小儿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经验体会.方法 对48例儿童手烧烫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用瘢痕松解或切除术,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后功能锻炼和配合辅助治疗.结果 48例患儿术后手部功能完全恢复者62.5%,功能基本恢复,能完成对指及对掌活动25.00%,手指伸直受限者8.33%,握拳困难4.16%.结论 小儿手部烧伤形成的挛缩性瘢痕应在瘢痕形成并稳定后尽早的进行治疗,瘢痕挛缩畸形经手术、功能锻炼及辅助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手术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
作者:彭有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中青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已确诊患有肾性骨病的中青年MHD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持续的系统的综合护理,包括心理、运动、饮食、用药、透析、健康宣教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肾性骨病发生的程度,包括骨痛及关节痛症状、骨密度值(BMD),血钙、血磷、血PTH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器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痛及关节痛等均有不同程度减轻,BMD、血钙、血磷、血PTH均有一定程度改善.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改善中青年透析患者肾性骨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家莲;全丽霞;韦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亲情式护理在中风患者语言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14例患有语言障碍的中风患者,随机特患者分为两组各57例.实验组采取亲情式护理进行护理,对患者采取适时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对熙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2.9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82.46%,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亲情式护理可以提高中风患者语言康复速度,对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1].
作者:陈尚清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