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进
目的 探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9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给予术前评估、健康教育、训练,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机械、物理性预防、药物预防、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有效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绘莉;杨智蓉;杨敏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全程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62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心理功能六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和对照组的六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于整个医护过程的配合度,进一步提升护理疗效.
作者:李静 刊期: 2015年第51期
本文通过对移动医疗的概念、移动医疗app建设意义和惠民应用上简要介绍,从移动医疗app架构、功能模块和应用实现场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成都市的建设思路,展望了移动医疗app在信息惠民为市民带来的方便与变化,满足市民对医疗健康需求,实现医疗健康服务的移动信息化.
作者:黄已;范戎;唐岫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在急性发作期和康复期通过心理护理、营养护理、症状护理、合理氧疗、呼吸训练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指导及呼吸功能训练等,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梁秋颖;谷蓓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观察应用克拉霉素根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甲硝唑、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实验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消化性溃疡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 采用克拉霉素根除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临床效果明显,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率高,且无明星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王振宁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针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美的病原学检测以及临床表现的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确诊救治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这500例感染性肺炎患儿划分为观察组,再另外将50例非感染性肺炎患儿划分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病毒病原学检测,后将检测所得结果和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经过检测发现,对照组患儿的呼吸道病原学检测为阴性,而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道病原学检测为阳性,检出率48%,其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培养阳性直接占据35%;比较常见的是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较为多见,占据23%;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在出生后感染者居多,占据总数的89.3%,而非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仅占总数的10.6%,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所受到的细菌感染要多于受到病毒感染,而且感染性肺炎在出生之后比较常见,同时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者在临床当中各有特点.
作者:黄春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心绞痛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病例分析自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190例,取患者静脉血,测定血浆TC、TG、HDL-C、LDL-C、VLDL-C、ApoAl、ApoB、LP(a)、血常规、凝血全项等.结果 T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TG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高,HDL-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LDL-C中稳定型心绞痛组高,急性心肌梗死组低,VLDL-C三组病例中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结论 血清脂质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低,稳定型心绞痛组高,随着斑块不稳定性的增加,血清脂质呈现降低趋势.
作者:梅寒颖;刘继文;刘炬;胡玲;王琦;汤曾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盐酸氟桂利嗪与舒脑欣滴丸合用治疗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患者2w前均未服过任何药物,就诊后,均每晚睡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5mg,治疗组与舒脑欣滴丸4拉3次/d合用,2w为1疗程.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67%,对照组44%,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基底动脉(BA)、椎动脉(RVA)、椎动脉(LVA)P<0.05说明治疗组在提高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优于药物组.结论 采用舒脑欣滴丸联合舒脑欣滴丸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脑血流量增加,眩晕症状得到缓解,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安鸣一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脊柱侧凸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 对20例脊柱侧凸施行一期后路钉棒矫正(其中3例患者同期行前路手术松解)固定术后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脊柱侧凸患者畸形角度得到较好纠正,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脊柱术后施以正确的体位护理、细致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周到的皮肤护理、适度的功能锻炼、康复指导和自我保护,是手术成功和重塑形象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赞红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在中心静脉置管(CVC)治疗中,感染的发生因素,以及采用PDCA管理模式的效果确认.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一般资料,总结感染因素实施PDCA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年龄大、留置时间长、存在合并症、联合使用激素的患者感染发生率高;实施PDCA管理后感染率(2.0%)明显低于实施前(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CVC感染因素较多,采用PDCA管理模式能够预防和减少感染,为病情恢复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冯梅;杨桃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比较阿莫西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40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而言,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更具安全性.但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药过程中,胃肠道反应较多,可替换成其他药物.
作者:廖国禄 刊期: 2015年第51期
铁路部门为站车客运服务中心配置了红十字救护人员,红十字救护人员的安全用药常识和列车管药箱的管理问题必须受到重视.本文结合列车红十字救护人员的工作体会,论述了安全用药常识,提出了列车药箱的管理措施.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对强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 临床在我院2014年~2015年实施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患者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上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水平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显著偏低,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良好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强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潘彦姣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孕产妇缺乏对孕前检查的正确认识,孕前检查的次数很少.同时孕产妇的首次产前检查时间通常都比较晚,不重视产前检查.产前检查主要是对孕前、孕期、产时、产褥期到新生儿期对母亲和胎、婴儿的健康生殖服务的一些列保健措施.产检前检查可以有效地预防遗传性疾病,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窒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瑞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研究康复护理在老年人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我园2013年9月~2014年7月所接诊的9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参考依据,其中康复护理的45例患者采取的是康复护理的措施,而常规护理组的45例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措施.通过这种分组的形式来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结束后,通过对两组不同护理方式的比较,发现康复护理患者的收缩压[(141.64±8.37)mmHg比(134.69±8.87mmHg]和舒张压[(89.91-±8.94)mmHg比(82.79±6.20) mmHg]都显著下降,其中P<0.01.结论 采取一定的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压情况,使患者的病情得以显著改善.
作者:王桂军 刊期: 2015年第51期
乡镇卫生院是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基层医疗需求的根本保障.本文通过探析乡镇卫生院护理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并规范化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起到提高乡镇卫生院护理水平,巩固医疗护理队伍并和谐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希望为日后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护理工作提供参照.
作者:张春颖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建立适合川东北地区表面健康人群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的参考范围.方法 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表面健康人群共420例,按性别和年龄分组,采用Alegria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和配套的检测试剂以及检测参数检测血清AMA-M2浓度.结果 AMA-M2检测系统的批内和天间的检测精密度良好,其他性能参数符合临床使用要求表面健康人群女性组血清AMA-M2浓度为1.90(1.70-4.50)IU/ml,明显高于男性组的1.85(160~2.70)IU/ml(Z=-2.804,P=0.0.05):而<50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血清AMA-M2检测结果之间无统计学差异(Z=-0.317,P=0.751)血清AMA-M2参考范围在女性组为0~4.45IU/ml,男性组为0~2.50IU/ml.结论 AMA-M2参考范围应接性别分别设定,建立一个适合本地区人群的AMA-M2参考范围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金梅;刘华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调查上海市浦东新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亚临床血管病变的患病率情况,并分析比较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浦东川沙、合庆和机场镇社区居住5年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入组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颈动脉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情况.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组(A组,n=371)和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n=405),进行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结果 A组与B组比较,高血压比例高,糖尿病病程更长,SBP、FPG、2hPG、HbA1c、TC及LDL-C更高(P<0.05),BMI、WHR、DBP、TG和HDL-C无显著差异.结论 浦东社区存在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高,糖尿病病程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情况均较差.年龄、男性、高血压病史、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BMI可能是这类人群发生亚临床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秦玉兰;华燕丽;蒋晓真;陈蕊华;周斌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63例老年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方式以及胸腔积液量与心力衰竭程度的关系,并采取胸腔积液抽取和心力衰竭纠正方式对其进行治疗治疗.结果 63例患者中,35例患者右侧胸腔出现积液情况,22例患者左侧胸腔出现积液情况.6例患者双侧胸腔出现积液情况,且胸腔积液量越多,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越高.所有患者经过胸腔积液抽取以及心力衰竭纠正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对老年性心力衰竭合并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全面、仔细的综合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王松林 刊期: 2015年第51期
目的 探讨消化内科门诊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从2013年1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选出96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对其中一组患者采用雷尼替丁治疗,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者则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作为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研究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46/48),明显高于对比组85.42%(41/48);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率为2.08%(1/48),明显低于对比组10.42%(5/48).两组患者治疗前灼烧、胸痛以及反酸概率没有较大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比组.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比较明显,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并能控制不良反应率.
作者:艾萍 刊期: 2015年第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