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祛风法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

钱云云;荣光辉;江超

关键词:活血祛风, 白癜风, 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活血祛风法在白癫风患者中的临床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白癫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实验组中,患者采用活血祛风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的甲氧沙林片进行治疗.分析与研究试验对象的临床医疗情况,并且进行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6.0%,而对照组仅为74.0%,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祛风法对于白癫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在今后的白癫风临床治疗中值得参考.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和鉴别意义

    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和鉴别意义.方法 在我院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中,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治疗的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照,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患甲状腺恶性结节,对照组患者患良性结节,对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多为Ⅲ型血流,对照组多为Ⅰ型和Ⅱ型血流,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结节结构、边界、钙化灶、回声类型方面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可发现恶性与良性结节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有较大差别,两类患者的血液分布与超声图均有所不同,对临床诊断准确性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文兵;李秀兰;丁波;熊俊;肖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HCY、HS-CRP和LPa的检测在冠心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 同型丰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的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0月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12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 3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48例,并随机抽取体检合格的健康人88例设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HCY、HS-CRP、UP(a)的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HCY、HS-CRP、LP(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AMI组三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和单独检测的阳性率随病程延长均逐渐提高.结论 在冠心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及动态监测病情中,HCY、HS-CRP、LP(a)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临床价值意义重大,可以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程度监测的敏感指标.

    作者:王虎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关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研究

    护理是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护理的流程和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实现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就提升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陈友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新生儿耳形态数据库的构建及耳廓畸形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新生儿耳形态数据库的构建及耳廓畸形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调查来了解新生儿廓畸形的发生率,通过测量来构建新生儿而形态数据库,分析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影响因素.结果 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因素包括了父亲吸烟喝酒的情况(P<0.05)、母亲妊娠异常、产程异常、胎膜早破、会明裂伤的因素(P<0.05)、新生儿出生的体重因(P<005).结论 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发生时在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导致的,因此要真正有效的预防新生儿耳廓畸形的发生,应当从这些影响因素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保护.

    作者:曹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重症心肌炎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治愈16例,好转4例,死亡2例,其预后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抑制死亡发生率.

    作者:卜金枝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雷贝拉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9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甲硝唑和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添加奥美拉唑,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添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 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实验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采用雷贝拉挫治疗临床效果好,幽门螺杆菌清除率高.

    作者:程旭锋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复发率,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使用和积极推广.

    作者:许顺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关于伊立替康或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探究伊立替康或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牧治的44例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EP组以及IP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足叶乙甙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EP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的PR.明显好于IP患者,两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细胞癌患者采用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均有所提升.

    作者:王庆祥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遗传学的教学分析与实践探索

    分析医学遗传学教学现状和教学对象特点,优化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尝试多种教学模式用于教学实践,重视教学效果评价不新改进教学.实践表明,一系列的教改措施可提高学生的积极自主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达到教学相长,同时也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吴常伟;霍春月;任丽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试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某院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诱发护理危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1],得到的结果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诱发危险事件的主要因素有院方因素、护理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自身危险因素三个方面.从而可以得到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产生的原因主要老源于护理人员、院方及患者本身,其中主要的危险诱发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因此护理人员还应当注重临床资料的规范记录与自身的工作态度,从而降低心血管内科护理危险的发生率.

    作者:罗艳霞;高鹤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临床资料实施回顾性研究.将所选取的%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在两组患者实施治疗期间,其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而治疗组患者在实施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结果 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期间内,治疗组患者的舒适度要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另外其焦虑程度以及抑郁度全部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即P<0.05).治疗全部结束之后,治疗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达100%,而对照组病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更高,二者比较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科学合理的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各种不适感.

    作者:徐月梅;刘丹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与护理体会

    目的 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护理的感受和体会.方法 将我院2012~2014年2年间收治的30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做出及时诊断和准确处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出血量情况的改变以及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出血量得以控制,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结论 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迅速诊断,及时准确处理后,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出血过多对孕妇生命构成威胁的危险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振梅;马丽娟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患者,对其采取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结果 采取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80例患者中,有47例患者治疗显效,30例患者治疗有效,3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6.25%.结论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腺瘤的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兵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将所有患者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甲氨喋吟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血β-HCG恢复时间、阴道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为8.33%、20.83%,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使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云霞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将考核指标进行加以确立,将较为详细的考核方案编制出来,将单因素考核模式向多因素综合考核模式转变,同时将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落实,借助自评以及监督、抽查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通过建立手术室护理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能够提升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服务质量.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工作绩效量化考核体系,能够使手术室护理服务总体质量以及护理人员满意度都得到提升.

    作者:蔡敏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护在婴幼儿消化不良中的应用体会

    在临床上,婴幼儿消化不良为儿科重点常见病之一.根据不同的病因,结合中医知识施以不同的护理,譬如说:在执行输液计划以防电解质紊乱的同时,结合推拿穴位等,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样不但缩短了病程,减少了患儿痛苦,还大大提高了家属对我们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马爱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 分析探讨血脂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32例可能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本组患者的临床检查记录进行分析,主要检查项目有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检测等,再使用CT、B超检测患者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32例患者中经确诊27例为脑梗死,5例非脑梗死.27例脑梗死患者中19例检出存在斑块或颈动脉管壁内膜-中层厚度超过0.9mm,所占比例为70.37%;8例为现病变,占29.63%;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关系,血脂的升高则是导致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作者:赵志英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 分析研究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综合干预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值,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分析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系统护理的效果

    目的 分析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患者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系统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住院时间和月经恢复率.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月经恢复率较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对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的患者实行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和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冬娇 刊期: 2015年第47期

  • 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7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诱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并将其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中,比较两组实验室检测指标、护理满意度、患肢肿胀程度及表面温度.结果 观察组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肢肿胀程度及表面温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87.2%(34/39),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2%(2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护理能针对深静脉血栓诱发因素介入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深静脉血栓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