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芬
护理是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关键内容,只有通过实习才能让学生掌握护理的流程和主要内容,在实践中摸索前进,实现护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本文就提升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有效措施进行分析与阐述.
作者:陈友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CCP)、类风温因子(RF)、血况(ESR)及C反应蛋白(CRP)联各检测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诊断价值的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具有关节症状的患者,用2010年RA分类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选取201 1~2012年间苏州中医院风温免疫科具有关节症状的患者338例,其中RA患者155例,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183例,健康对照组83例,空腹采集其静脉外周血3ml,离心分离血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CP抗体,采用西门子BN-Ⅱ蛋白分析仪测定RF、CRP,采用魏氏法测定ESR.结果 本研究结果可见:①RA组的抗CCP抗体阳性率、RF阳性率、ESR阳性率和CRP阳性率都明显高于非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单独检测,尤其是抗CCP抗体+ESR+RF+CRP联合检测,敏感性达到90.32%,且漏检例数低(14例),但特异性降低,仅53.01%.结论 抗CCP抗体+ESR+RF+CRP联合检测比单项检测能提高RA诊断的敏感度,有助于RA的正确诊断.
作者:方晓慧;沈芸;姜利;张进;陈晓斌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为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对31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足口病临床特点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危重病例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由于及时隔离治疗,预后较好.结论 手足口病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阻断或延缓病情进展.适当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
作者:张国芬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 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并将其纳入对照组;选取同期同症患者34例实施氯吡格雷治疗,将其纳入观察组;对比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同时就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发作持续时间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9.4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对照组为8.82%,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良好,可减少患者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临床可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曾丽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对抗生素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以及时间效应等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从而为提高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自2014年3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活的使用抗生素治疗的32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新生儿肺炎患儿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药物种类的时间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新生儿肺炎急儿所使用的抗生素中,较为常用的有青霉素、磺苄西林、孢噻肟钠,所占比例分别为43.44%、39.69%以及24.38%.而且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时间并未优于使用单一青霉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 使用抗生素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时,应根据患儿的患病情况以及自身体质等科学合理选择药物种类和用量,从而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保障患儿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刘文巧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脾胃分治法的必要性.方法 通过对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历代医家对脾胃分治的论述,阐明脾胃分治法的重要性.结果 脾胃分治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 脾胃生理特性、病理特点的不同,决定其治疗各有偏重,切不可脾胃不分.
作者:何泽民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便携式化疗泵联合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行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的124例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无1例患者发生药物性静脉炎及药物外渗性损伤,而对照组发生药物性静脉炎4例,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行使携式化疗泵联合PICC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许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优势很多,不仅便捷且安全、效果明显,但是运行时出现的故障经常会致使灭菌循环暂停,进而致使多次灭菌,严重浪费资源与费用.
作者:张瑞波;徐占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均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治愈16例,好转4例,死亡2例,其预后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心肌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抑制死亡发生率.
作者:卜金枝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急性昏迷患者急诊急救方法,以此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2013年以前急诊科对于急救昏迷患者一般采用根据并发症救治的常规急救,2013年开结采用针对昏迷原因的急救.将根据并发症状的急救方法设为对照组,针对昏迷原因急救方法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成功抢救率.结果 观察组成功抢救率为88.0%,对照组为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急性昏迷患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昏迷原因实施急救,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时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李永平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了解平原官兵驻训高原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官兵高原驻训的睡眠质量、提高战斗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进驻高原某部队官兵236人,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个人一般情况表施测菏将平原地区的数据资料作为对照组,高原驻训的数据资料作为观察组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 平原官兵进驻高原外训的睡眠质量存在一定问题.①观察组的主观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1.26±0.77、2.15±1.33)显著高于对照组(1.12±0.68、1.68±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睡眠时间(1.26±0.77)显著低于对照组(1.72±0.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军龄、文化程度、吸烟史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官兵的睡眠质量.结论 高原地区的气候环境恶劣,对官兵的睡眠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善个人不良嗜好,培养积极的应对方式来提高睡眠质量,从而保证训练质量.
作者:刘雯婧;王宝安;马文涛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研究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病综合干预防治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值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3.33%;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合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防治能显著改善患者血压值,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红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偏子宫妊娠的发生率和临床病例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我院2015年1月~3月门诊行人流术226例的治疗及术后回访,有4例由偏子宫妊娠引起人流不全,其中一例经由宫腔镜治疗,3例再次在B超监视下行清宫术,其中一例治愈,另2例均有残留,再次予口服来非司酮及活血化瘀的中药保守治疗,2月后复查宫腔内无残留,阴道流血净,月经恢复.结论 偏于宫角妊娠发生率正逐年升高,应引起广大的临床医生和B超医生的重视,并讨论如何有效预防偏子宫角妊娠引起的术后残留同题.
作者:林渝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评价89SrCl2联合伊班膦酸钠治疗混合型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61例确诊为混合型骨转移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伊班膦酸钠治疗组及89SrCl2+伊班膦酸钠联合治疗组,单用组采用伊班膦酸钠1次/4w,连续使用3次,联合组在单用组治疗前15d增加使用89SrCl21次.结果 89SrCl2与伊班膦酸钠联合治疗组对生活质量改善率、骨痛缓解率均优于单用伊班膦酸钠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分别为80%和61.11%,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92%和80.55%,对骨转移灶影像学评价有效率分别为40%和27.77%,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副反应均较低.结论 89SrCl2有助于伊班膦酸钠治疗混合性骨转移缓解骨痛和提高生活质量,不增加药物毒副作用,但对骨转移灶影像学改变帮助不大.
作者:杨传盛;李金伟;田克强;陈爱林;崔华子;成娟;杨文春;曾林峰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观察加味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氨茶碱口服,0.1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苡甘汤煎剂口服,两组14d为1疗程.结果 观察组在总疗效率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究伊立替康或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9月牧治的44例小细胞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EP组以及IP组各2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足叶乙甙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EP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中的PR.明显好于IP患者,两组经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细胞癌患者采用足叶乙甙联合顺铂方案进行治疗,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均有所提升.
作者:王庆祥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LEEP刀手术治疗的104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反应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反应率、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脱痴期出血量多于月经量的患者少于对照组,一次性治愈率(96.2%)明显高于对照组(76.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LEEP刀手术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过程中,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肖秀梅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64例,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患儿32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护理干预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指标变化.结果 实验组32例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其临床指标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经统计学分析后,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哮喘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患儿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兰平香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总结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0例安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从置泵期间的管理、血糖监测、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观察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使用胰岛素泵5~14d后血糖控制良好.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快速、安全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加强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低血糖反应及置泵相关的并发症.
作者:赵红莲 刊期: 2015年第47期
目的 研究总结并观察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的护理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以期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方法 主要通过回顾性的研完方法,选取在本院2013年5月~2014年4月进行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护理病例数100例,并对其进行随机分配,实验组为50例,对照组为50例,对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进行严密观察以及心理护理和综合判断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的方式方法,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进行一系列的护理方法之后,实验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45例,好转有3例,死亡有2例,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的50例患者,治愈有38例,好转有8例,死亡有4例,总有效率为81.2%实验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验组进行科学合理的观察以及完善的护理措施,既能够控制住疾病的发展也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让患者的康复时间加快.
作者:卢玉清;王红玫 刊期: 2015年第4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