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生实习过渡式教学模式探索

宋翠燕;王艳娥

关键词:护生实习, 过渡式教学, 实习质量
摘要:目的:构建护生实习新模式,评价新模式实习效果,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2008~2010年进入我院实习护生,实习前先进行1个月的过渡式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操作、病房管理、应急预案、各项规章制度,培训前后均同一标准考核.结果:护生认为过渡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沟通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提高基础技能操作能力,安全防范与法律意识提高.结论:过渡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甲氨蝶呤联合超声介导及米非司酮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蝶呤治疗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阴道B超引导下经穹窿行囊肿穿刺并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壁,术后1周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治疗组,在阴道B超引导下经穹窿行囊肿穿刺并注入甲氨喋呤80 mg,同时术后1周口服米非司酮10 mg,1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并在治疗后观察疗效(囊肿直径)及症状改善(选定痛经与性交痛)情况.结果:疗效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囊肿直径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囊肿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超声介导并配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巧克力囊肿不仅可使囊肿明显缩小,降低复发率,还能有效改善症状,临床疗效较满意.

    作者:王劲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气管插管感染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管插管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我院202例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患儿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202例患儿送检标本253份,培养结果阳性216份,阳性率85.4%.其中23份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菌株,共检出病原菌2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3例(68.2%),革兰阳性球菌66例(27.6%),真菌10例(4.2%).主要病原菌:克雷伯菌属、埃希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均高.对亚胺培南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万古霉素对其保持100%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易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严重,药敏实验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陈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樟脑酚云南白药糊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属口腔黏膜病之首,不论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1],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7天左右,溃疡灼痛明显.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丙泊酚持续泵注,观察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脑脊液压力(CS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硬膜后观察组CSFP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且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吉铎;潘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矮小症的治疗进展

    矮小症足儿科常见病.是指与同地区、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比较,身高低于正常儿童生长曲线的第3百分位[1].本疾病种类多,病因复杂.不同的类型,其治疗方法也有差别.本文主要以近年来常见儿章矮小症治疗及新应用进展做一阐述.

    作者:杨旭;刘勇毅;阙隆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全程健康教育对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的作用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为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32例进行多层次、互动的全程健康教育.结果:85%以上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留在本地区接受了全程督导治疗,且达到同期登记的本市区常住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是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关键因素,可大限度保证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顺利实施.

    作者:顾春霞;陈俊林;顾欣荣;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积血的处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的发展和适应证的拓宽.更多用途的生理性起搏器置入比例逐年增加,但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其并发症也十分常见,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影响病人的预后[1],而囊袋积血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尤其是高龄病人凝血机制差,制作囊袋部位的皮肤血液循环及愈合能力较差,更容易发生囊袋积血[2],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引起感染和伤口愈合不良,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病人经济负担,我科共发生13例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囊袋积血的病人,经积极处理后积血消失,未继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黄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科常见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

    本文主要探讨产科纠纷发生的原因和采取防范对策,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控制高危环节因素,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学会自我保护,消除了纠纷隐患,从而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代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4例应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卧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体位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缓解,其中11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3例至术后5天疼痛完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K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作者:费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如何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的永恒主题,当前医院适应市场,对外开放,一方面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增强了活力,加快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了一些负效应,尤其是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有所弱化,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文章对当前医院医德医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认为应遵循3条原则.把握工作导向的科学性;强化三项教育,注意方法形式的针对性;坚持3个挂钩,力求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做到三方结合,确保医德建设的有效性.

    作者:郑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临床实习足实习医生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足确保培养具有高超临床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组织好临床实习教学足实现临床实习目标的基本保证.

    作者:彭华;赵忠新;李雁鹏;黄流清;庄建华;尹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无术后感染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是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代红贞;梅琳;周莉;唐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找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对策.方法:通过自制量表对本院住院病人采用问卷发放调查表及无记名形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2009年病人满意度高于2008年,不满意项目数低于2008年同期.结论:通过各种管理方法改进及措施的实施,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施亮华;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医英语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译者足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医英语翻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引起中医翻译界对中医英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关注.

    作者:贾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知晓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孕妇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知晓情况,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方法:对100例孕妇进行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现况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让首次来产前检查的孕妇填写,填写完毕收回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对孕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各项知识不知道的占14.51%~41.93%.但知晓程度与孕周、产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呈正相关(P<0.05),孕妇的保健知识主要是从书本、电视、网络中获得.结论:孕妇的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知晓度有待提高,应转变观念,加强医务人员宣教、社区宣传等多种途径给予孕妇人性化、有针对性的孕期保健及监护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向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抗抑郁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因其日均费用低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结论: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肖林;李娜;龙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刺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防治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针刺在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防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5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25例,予针刺结合硬膜外持续镇痛(PCEA);对照组25例,予PCE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状况、48 h内膀胱痉挛的发生情况、膀胱冲洗停止时间和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针刺组膀胱痉挛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膀胱冲洗停止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术后针刺关元、中极等穴位联合PCEA对防治膀胱痉挛是有效的.

    作者:谢晓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符合寒凝心脉型论治.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及治疗疗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作者:朱创洲;马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次性采血针在妇产科危重患者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12例大出血危重患者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传统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结果:实验组局部瘀斑、血肿及血标本溶血、凝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较使用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

    作者:罗庆平;罗蓉戎;郑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氟尿嘧啶缓释剂联合腹腔内低渗化疗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降低中晚期胃癌病人术后局部复发及提高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123例Ⅲb期胃癌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进行术中即时低渗温热腹腔化疗联合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植入组),61例未行任何腹腔化疗(对照组).结果:植入组与对照组术后5年肿瘤生存率分别为64.5%和45.9%(P<0.01),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晚期胃癌病人术中腹腔内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腔化疗方法.

    作者:张少波;解乃昌;李武军;方世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