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代明
当出现意外或建筑物倒塌、坑道塌方等突发灾祸发生时,由于身体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臀部或腰背部受到重物的挤压,使受压部分组织坏死,随之引起肢体肿胀,血液、尿液指标异常、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作者:王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4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梅;李毓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酪醇对P-糖蛋白(P-gp)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孢霉素A作为P-gP功能抑制的阳性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酪醇对P-gp底物-罗丹明123在Caco-2细胞中外排的影响.结果:当对酪醇浓度在40~16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并随着对酪醇浓度的增高而减弱.当浓度在28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对酪醇浓度为40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更弱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对酪醇对P-gp功能的影响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对酪醇对P-gp的功能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对酪醇对P-gp的功能的抑制作用减弱.达到一定浓度,对酪醇对P-gp的功能表现出诱导作用.
作者:曹丽芝;任华益;曾东向;符一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宫颈癌已有近100年,它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各期宫颈癌均可放射治疗,Ⅰ、ⅡA期的官颈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ⅡB及以后各期的宫颈癌患者主要则以放射治疗为主.
作者:柳勇;刘美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60例,两组均采用超短波加中频脉冲电治疗,治疗组再追加自我康复治疗,自我康复治疗需要长期进行.两组20次为1疗程,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评分:疼痛(治疗组vs对照组P<0.01)、关节肿胀(治疗组vs对照组P<0.01)、关节活动度(治疗组vs对照组P<0.01)、治愈例数(治疗组vs对照组P<0.01)及治疗结束后半年复发率(8.30%vs 24.00%P<0.01),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有明显的疗效,自我康复治疗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作者:张晓学;彭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丙泊酚持续泵注,观察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脑脊液压力(CS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硬膜后观察组CSFP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且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吉铎;潘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4例应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卧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体位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缓解,其中11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3例至术后5天疼痛完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K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作者:费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微波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1例患者,临床治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12%.结论: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桂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应为他们今后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陈丽;田琳;李变兰;牛丕业;高艾;张乐丰;赵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特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病人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18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结果:118例病人中,91例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27例.手术组中治愈及好转41例,占45.1%;重残30例.占32.9%;术后死亡20例,保守治疗27例全部死亡.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脏器损伤是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在治疗中特别强调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循环,全面快速诊断,适当手术,提早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重症监护并积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侯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疮面的分秘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1].感染创面不及时处理,并发症不控制好,往往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作者:李玲钰;洪婷婷;谢小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有效抢救措施.方法:对我院17例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患者抢救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7例中,16例痊愈.另1例因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治疗.结论:有效预防、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高效氯氟氰菊酯农药中毒的关键.
作者:潘前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碟脉灵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供血、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近期临床试验报道碟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1~3],为此课题组研究蝶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作用.
作者:肖和平;段小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广泛应用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恰当选择和使用鼻内填塞物已经成为鼻内镜手术技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俞密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通过对29例犬咬伤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规范的处理伤口,及早免疫预防接种,心理护理,从而降低了伤口感染,控制了人狂犬病的发生,使患者消除犬咬伤后的心理恐惧.
作者:李艳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抗抑郁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因其日均费用低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结论: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肖林;李娜;龙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超声检查浅表脂肪瘤漏误诊的发生.方法:收集64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脂肪瘤病例,与病理对照统计漏误诊率.结果:64例浅表脂肪瘤超声表现因组织成分不同有所差别,其中超声漏诊4例,误诊3例.结论:脂肪瘤内组织成分不同致超声表现各不相同以及病变所在部位特殊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赖智敏;叶容茶;梁元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在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为完善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市区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32例进行多层次、互动的全程健康教育.结果:85%以上的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留在本地区接受了全程督导治疗,且达到同期登记的本市区常住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是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关键因素,可大限度保证城市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得到顺利实施.
作者:顾春霞;陈俊林;顾欣荣;王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胰岛索与拜糖平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胰岛素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剂量初为0.5 U/(kg·d),并联合应用拜糖平每次50 mg,每日3次,每隔1天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高低调整胰岛素和拜糖平剂量,空腹血糖控制在4-7 mmol/L,餐后2h血搪控制在8~10mmol/L.疗程4周,对照组30例,单用胰岛素治疗,用法用量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岛素与拜糖平联合应用,有效降低血糖,减少空腹低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王如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根据胰岛索(INS)是目前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的主要药物,属多肽类药物.分子量大,半衰期短,脂溶性差,不易透过生物膜,长期以来一直以注射给药为主,不仅用药不便而且会出现注射部位炎症,硬结等不良反应及耐药性,为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INS非注射给药剂型的开发与研制.如鼻腔给药途径,现综述如下.
作者:林润好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