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站系统实施成本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谭帮财

关键词:血站, 系统实施, 系统成本管理, 血液产品, 加强管理, 成本核算, 成本预测, 投入, 控制, 考核, 决策, 节约, 费用
摘要:血站系统成本管理包括成本预测、决策、核算、控制、考核等.血站成本则指为了血液产品的实现所耗费的全部费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促使单位加强管理、力行节约,以较低的投入提供更好、更多的血液产品.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丙泊酚持续泵注,观察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脑脊液压力(CS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硬膜后观察组CSFP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且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吉铎;潘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81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微波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1例患者,临床治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12%.结论: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桂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PTCD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接受PTCD治疗的老年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46例患者黄疸明显减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4例患者黄疸减退较慢.结论: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姑息性治疗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等优点,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冬梅;李毓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生殖功能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电镀和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作业81名工人生殖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作业环境铬浓度平均为0.0135(0.001~0.086)mg/m3;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以痛经和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自然流产率和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男工精浆铬含量高于血液5倍.精子数量减少,精子存活率下降,精浆锌含量明显下降,精浆LDH和LDHx活性及其比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六价铬对男、女作业工人的生殖功能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危及胚胎发育.

    作者:任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结合制药工程特色进行药物合成反应教学

    目的:探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提高药物合成反应教学效果.方法:从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取舍教材内容,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启发和讨论式教学,充分结合专业实践环节,适时引入学科前沿动态等六个方面对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合成反应的教学进行了探讨.结果: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特色进行药物合成反应教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作者:赵林秀;李刚森;王立敏;崔建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4月执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后的门诊处方11934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点评.结果: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在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结论:只有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参与到处方点评工作中来,优势互补,才能共同保证临床的合理用药.

    作者:范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应用DDDs排序法及用药金额排序法,对本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购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降糖药的用药量呈上升趋势,新型降糖药逐渐被患者接受,其中16种降糖药中,DDDs排名前三的有阿卡波糖片(拜糖平)、二甲双胍片、格列喹酮片(糖适平)等.结论: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用量逐年增长,口服降糖药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作者:刘国琼;冯文涛;钟明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气管插管感染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管插管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我院202例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患儿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202例患儿送检标本253份,培养结果阳性216份,阳性率85.4%.其中23份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菌株,共检出病原菌2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3例(68.2%),革兰阳性球菌66例(27.6%),真菌10例(4.2%).主要病原菌:克雷伯菌属、埃希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均高.对亚胺培南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万古霉素对其保持100%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易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严重,药敏实验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陈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护理

    孕妊娠合并心脏病可危及母婴安全,并且流产、早产、死胎、小于胎龄儿、胎儿窘迫和围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发病率为1.06%,死亡率为0.73%.占产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母婴的安全,降低其死亡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俊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碟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的实验研究

    碟脉灵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改善供血、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近期临床试验报道碟脉灵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1~3],为此课题组研究蝶脉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神经病变的作用.

    作者:肖和平;段小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N1组)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28例(N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结果:N1组平均手术时间(102.26±24.02)min,N2组(78+27.32)min(P<0.05):N1组术中出血(90.11+45.28)mL N2组为(165.35±77.32)mL(P<0.05).N1组术后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16±1.01)d,N2组为(2.86+1.19)d(P<0.05);N1组术后平均住院(5.54±1.52)d,N2组(9.28±1.53)d(P<0.05).全组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用于适当病例可完全取代开腹手术.

    作者:梁向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探讨,突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特色.

    作者:谢华松;罗宝平;梁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检查浅表脂肪瘤漏误诊原因浅析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超声检查浅表脂肪瘤漏误诊的发生.方法:收集64例手术并经病理证实的浅表脂肪瘤病例,与病理对照统计漏误诊率.结果:64例浅表脂肪瘤超声表现因组织成分不同有所差别,其中超声漏诊4例,误诊3例.结论:脂肪瘤内组织成分不同致超声表现各不相同以及病变所在部位特殊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赖智敏;叶容茶;梁元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干细胞(BMSC)治疗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6例患者术前做好心理、饮食、药物护理,完善各项评估和检查;术中做好配合工作;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给氧,体位摆放和康复功能锻炼.结果:16例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恢复,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作者:蒋玮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距肛门约5~8cm的直肠癌患者行TME,对其疗效及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其中48例存活5年以上,术后吻合口瘘2例,吻合口出血2例,经保守治愈,吻合口狭窄2例,经定期扩肛治愈,骶前大出血1例,局部复发2例,吻合口复发1例,排便不适25例,性功能障碍1例,肝转移2例.结论:TME直肠癌根治术能够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提高生活质量,应作为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金标准.

    作者:周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如何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

    医德医风建设是医院的永恒主题,当前医院适应市场,对外开放,一方面给医院带来了机遇,增强了活力,加快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产生的了一些负效应,尤其是在医德医风建设方面有所弱化,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文章对当前医院医德医风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就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探讨,认为应遵循3条原则.把握工作导向的科学性;强化三项教育,注意方法形式的针对性;坚持3个挂钩,力求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做到三方结合,确保医德建设的有效性.

    作者:郑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晚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配合化疗,对照组单用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缓解率、生活质量变化、化疗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比对照组略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生活质量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毒性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能明显提高晚期大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作者:罗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我校模拟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医学模拟教育是利用医学模拟技术创设出模拟病人和模拟临床的场景,代替真实病人进行临床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方法,近年来正逐渐成为我国临床医学教学改革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教育模式[1].

    作者:樊冬梅;梁继娟;黎思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HR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HRCT表现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总结2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并行HRCT检查的PAP病例,HRCT扫描技术包括1.0 mm层面骨重建算法140KV和140~170 MA.结果:PAP~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结论:尽管本病的后确诊依靠肺活检病理证实,但PAP的表现特征,能高度提示该病的诊断.

    作者:翟树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

    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综合科学素质的养成关乎于培养的成败,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和深人性,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等4个方面的具体方法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作者: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王学峰;潘良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