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

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王学峰;潘良明

关键词:研究生, 培养, 科学素养
摘要: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综合科学素质的养成关乎于培养的成败,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和深人性,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等4个方面的具体方法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痰培养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市级医院痰培养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734例痰标本检出的病原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127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4株(15.26%),革兰阴性菌1077株(84.74%),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多重耐药性,肺炎链球菌对包括左氧氟沙星在内的新喹诺酮类都出现了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小于25%,鲍曼不动杆菌对除米诺霉素外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酶抑制剂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耐药.结论:抗菌药物选择的压力还是比较大,对抗菌药物的控制还需努力.

    作者:赵凯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产科常见纠纷分析及防范对策

    本文主要探讨产科纠纷发生的原因和采取防范对策,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法律意识,控制高危环节因素,重视护士素质的提高,学会自我保护,消除了纠纷隐患,从而有效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胡代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护理干预现状

    妇科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妇女生命的疾病.目前对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给予充分的关注与研究.但这些患者在诊治过程中所出现的相关心理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她们不仅存在恶性肿瘤患者共有的心身问题.而且由于这些疾病发生于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所以可能存在特殊的心理障碍.

    作者:张叶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浅谈教学医院进修生培养现状

    临床进修教育是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医院,承担着大量培养来自各个层次医院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其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医疗管理及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张诚;陈幸华;张曦;高蕾;孔佩艳;高力;刘红;曾东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生实习过渡式教学模式探索

    目的:构建护生实习新模式,评价新模式实习效果,提高护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方法:2008~2010年进入我院实习护生,实习前先进行1个月的过渡式教学,教学内容包括基础操作、病房管理、应急预案、各项规章制度,培训前后均同一标准考核.结果:护生认为过渡式教学模式有效提高沟通能力,加深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提高基础技能操作能力,安全防范与法律意识提高.结论:过渡式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作者:宋翠燕;王艳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腔给药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通液宫腔给药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按阻塞程度随机分成A,B组:A组40例:行输卵管通液宫腔给药,同时进行下腹部微波理疗;B组40例:单纯行输卵管通液宫腔给药.连续5天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随访1年内的受孕情况.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83%.B组治疗有效率5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1年后妊娠率48%,B组20%,两组间妊娠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宫腔给药配合微波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丽洁;王萍;侯荣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我院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新生儿单纯给予口服益生菌(丽珠肠乐)、茵栀黄口服液,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则暂停母乳喂养,予住院并行间断蓝光治疗,监测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每日经皮测胆红索下降速度,干预组中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平均每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平均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治疗3天无效,需蓝光再治疗的发生率仅5%.结论: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安全方便,与光疗相比,具有无需暂停母乳与住院的优势,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极低.

    作者:王海军;左晓峰;张平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实践与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的作用.方法:将2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抚触组在对照组养育基础上增加抚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在睡眠时间、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抚触能改善睡眠,促进其生长发育,增加免疫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文芳;陈玲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MRI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MRI表现与特点.方法:使用GE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成像仪,对腰1~骶1各椎体进行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结果:两组病例中,椎间盘病变以椎间盘膨出多见,椎间盘膨出合并椎间盘突出次之.发病部位依次为:腰4~5、腰5~骶1、腰3~4、腰2~3、腰1~2.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间盘同时发病,男性明显大于女性.

    作者:孟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14例应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护理、卧位训练、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的观察、体位的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4例患者术后均得到缓解,其中11例术后疼痛即刻消失,3例至术后5天疼痛完全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PKA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能够迅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的稳定性.

    作者:费桂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式经口气管插管术的临床应用

    新式经口气管插管术在操作上无需传统麻醉喉镜及特殊器械,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心血管反应小,为临床人工气道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选择.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120例,男60例,女60例,ASA I~Ⅱ级,年龄25-75岁,体质量52-85 kg.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一次性采血针在妇产科危重患者股静脉采血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对112例大出血危重患者用随机分配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采血,对照组应用传统注射器行股静脉采血.结果:实验组局部瘀斑、血肿及血标本溶血、凝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采血针行股静脉穿刺取血标本较使用传统注射器采血法具有优越性.

    作者:罗庆平;罗蓉戎;郑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子宫穿孔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引起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发生的20例人工流产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子宫穿孔的患者中,9例为子宫过度倾屈,4例为哺乳期子宫,2例为药流失败后行清宫术.2例为人流不全行二次清宫术,另3例为一般高危因素外的病例.其中2例需剖腹探查,修补子宫,其余18例保守治疗成功.结论:虽然引起子宫穿孔的人工流产存在一些高危因素,但是通过提高操作技术,加强思想重视,严格执行人工流产适应证,通过恰当的预防措施能大限度地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穿孔后采取及时恰当的处理,治疗预后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雪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抗抑郁药的用药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型抗抑郁药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广泛应用于临床.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类因其日均费用低仍占有一定的地位.结论:开发疗效肯定、价格适中、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的抗抑郁新药将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临床医师、药师应加强用药监测,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肖林;李娜;龙瑶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生殖功能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六价铬对作业工人的生殖毒性.方法:采用职业流行病学方法,对电镀和皮革行业中六价铬作业81名工人生殖功能进行了调查.结果:作业环境铬浓度平均为0.0135(0.001~0.086)mg/m3;女工月经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以痛经和月经周期异常为主,自然流产率和死产率均高于对照组;男工精浆铬含量高于血液5倍.精子数量减少,精子存活率下降,精浆锌含量明显下降,精浆LDH和LDHx活性及其比率也显著降低,结论:六价铬对男、女作业工人的生殖功能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危及胚胎发育.

    作者:任丽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8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抗生素的应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已降低,但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电刀的不当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现回顾1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

    作者:刘德芳;王培玲;梁可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樟脑酚云南白药糊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属口腔黏膜病之首,不论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1],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7天左右,溃疡灼痛明显.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CD133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D133和Oct4在喉癌中的表达及与喉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喉癌组织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和Oct4的表达,比较二者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33和0ct4在喉癌组织内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25.0%,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CD133与Oct4在中、低分化喉癌组织内表达均高于高分化者(P<0.05);CD133的表达与喉癌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生长部位无相关性.Oct4的表达与以上因素均无相关性;二者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CD133和Oct4可共同作为喉癌的肿瘤干细胞标志物,作为喉癌恶性程度的判断指标;CD133的表达在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Oct4与喉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证明.

    作者:王孝;田军;张金龙;刘守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找出护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对策.方法:通过自制量表对本院住院病人采用问卷发放调查表及无记名形式,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2009年病人满意度高于2008年,不满意项目数低于2008年同期.结论:通过各种管理方法改进及措施的实施,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作者:施亮华;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