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教学医院进修生培养现状

张诚;陈幸华;张曦;高蕾;孔佩艳;高力;刘红;曾东风

关键词:教学医院, 进修生, 临床实践能力, 医务人员, 医疗管理, 生源质量, 临床教学, 进修教育, 教学工作, 更新知识, 大量培养, 新技术, 学习, 途径, 理论, 困难, 层次
摘要:临床进修教育是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更新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学医院,承担着大量培养来自各个层次医院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其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医疗管理及临床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将腔镜下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19例在尿道内切开同时用电刀切除过多的瘢痕组织.术后79%的患者排尿通畅,大尿流率均大于15 ml/s,而疗效不佳均为尿道狭窄段较长者,改用开放手术后治愈.结论: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尿道狭窄疗效满意.

    作者:蒲光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3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的疗效.方法:对3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的患者进行单纯针刀治疗和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单纯针刀治疗160例.治愈率60%,有效率85%;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190例,治愈率80%.有效率98%;结论: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同性内侧痛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是一种先进的微创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

    作者:汪来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次,1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汀片20 mg/次,1次/天.并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DL-C、HDL-C、TC、TG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同时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燕红;程斯;刘光勇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18例原因分析及预防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和抗生素的应用,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已降低,但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和电刀的不当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现回顾1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患者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生原因,探讨其预防.

    作者:刘德芳;王培玲;梁可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佳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急诊期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止血、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存患者生命.对恢复期患者做好饮食、口腔、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结果:6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对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正确、及时的急救及护理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恢复功能,避免畸形.

    作者:谭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酪醇对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酪醇对P-糖蛋白(P-gp)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环孢霉素A作为P-gP功能抑制的阳性对照,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酪醇对P-gp底物-罗丹明123在Caco-2细胞中外排的影响.结果:当对酪醇浓度在40~16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并随着对酪醇浓度的增高而减弱.当浓度在28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与阴性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对酪醇浓度为400μmol/L时,实验组细胞内荧光强度更弱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对酪醇对P-gp功能的影响与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对酪醇对P-gp的功能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对酪醇对P-gp的功能的抑制作用减弱.达到一定浓度,对酪醇对P-gp的功能表现出诱导作用.

    作者:曹丽芝;任华益;曾东向;符一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1].AMI是内科危重症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心律失常与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秀英;王丹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道结核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结核临床症状特点,为女性生殖道结核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119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诊断为结核(12.9%),不孕患者(74/479,15.4%)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待查患者(57/450,12.7%).结核诊断率显著高于闭经及月经紊乱症状患者(11/163,6.7%)及乏力、发热患者(2/27,7.4%);原发性不孕患者结核诊断率(59/264,22.3%)高于继发性不孕患者(15/215,7.0%).62例腹水患者33例诊断为结核,占53.2%.显著高于盆腔包块(19/236,8.1%)和腹痛待查患者(5/152,3.3%).非生理性闭经患者结核诊断率(8.85,9.4%)与痛经(12/325,3.7%)及月经紊乱患者(3/78,3.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不孕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特别是原发性不孕及腹水高度提示结核感染.

    作者:林跃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传统子宫全切除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可行性、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09年4月我院行筋膜内子宫全切重建阴道顶改良手术20例(改良组)及同期行传统子宫全切除术(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改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方法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术式.

    作者:韦元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樟脑酚云南白药糊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属口腔黏膜病之首,不论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1],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7天左右,溃疡灼痛明显.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随着超声造影及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和药物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利用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微泡携带基因向目标组织转移释放,使肿瘤细胞局部目的基因的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

    作者:杨磊;马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中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术中切开胆总管,输尿管镜经胆总管切口插入,逐级探查肝叶、段内胆管结石部位,大小、数量,同时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并取出一级、二级、三级胆管结石.结果:本组36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碎石时间5~22 min.术中无胆管损伤,无结石残留,术后无胆漏、胆管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开放手术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贵伟;冯春善;梁宁锋;黄民平;张剑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历史与进展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宫颈癌已有近100年,它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各期宫颈癌均可放射治疗,Ⅰ、ⅡA期的官颈癌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ⅡB及以后各期的宫颈癌患者主要则以放射治疗为主.

    作者:柳勇;刘美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物化学教学改革探讨

    药物化学是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特点,对教学进行一系列改革探讨,突出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培养特色.

    作者:谢华松;罗宝平;梁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病原生物学教学在成人教育的改革尝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能力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以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改革后的病原生物学教学更符合培养高素质实用性医学人才的需要.

    作者:陆合;陈清凤;涂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咪达唑仑给药剂量与OPRM1基因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给药的剂量是否与OPRM1 A118G基因型相关.方法:对90例病人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做OPRM1A118G基因型的测定.在全麻开始前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观察病人的镇静程度,按照Ramsay评分逐渐增加咪达唑仑的剂量直至病人入睡(Ramsay评分为6分时),记录该病人所需的咪达唑仑剂量及从给药到病人入睡所需的时间.结果: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年龄、体质量,身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G型和AA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G型和GG型、AA型和GG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均有显著差别.CG型患者所需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明显大于AA型和AG型患者,结论:咪达唑仑的用药剂量和达到人睡所需要的时间的差异性与OPRM1基因型相关.

    作者:孙铭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临床实习足实习医生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足确保培养具有高超临床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组织好临床实习教学足实现临床实习目标的基本保证.

    作者:彭华;赵忠新;李雁鹏;黄流清;庄建华;尹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和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30例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术后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均无术后感染并发症.结论:精心的护理和患者的密切配合是经皮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代红贞;梅琳;周莉;唐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应为他们今后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陈丽;田琳;李变兰;牛丕业;高艾;张乐丰;赵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