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达唑仑给药剂量与OPRM1基因型关系的研究

孙铭阳

关键词:咪达唑仑, OPRM1 A118G, 基因型
摘要: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给药的剂量是否与OPRM1 A118G基因型相关.方法:对90例病人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做OPRM1A118G基因型的测定.在全麻开始前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观察病人的镇静程度,按照Ramsay评分逐渐增加咪达唑仑的剂量直至病人入睡(Ramsay评分为6分时),记录该病人所需的咪达唑仑剂量及从给药到病人入睡所需的时间.结果: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年龄、体质量,身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G型和AA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G型和GG型、AA型和GG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均有显著差别.CG型患者所需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明显大于AA型和AG型患者,结论:咪达唑仑的用药剂量和达到人睡所需要的时间的差异性与OPRM1基因型相关.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40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符合寒凝心脉型论治.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及治疗疗程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缩短疗程方面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

    作者:朱创洲;马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我院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新生儿单纯给予口服益生菌(丽珠肠乐)、茵栀黄口服液,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则暂停母乳喂养,予住院并行间断蓝光治疗,监测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每日经皮测胆红索下降速度,干预组中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平均每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平均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治疗3天无效,需蓝光再治疗的发生率仅5%.结论: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安全方便,与光疗相比,具有无需暂停母乳与住院的优势,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极低.

    作者:王海军;左晓峰;张平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烤瓷冠桥用于前牙列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金属烤瓷冠桥行上前牙列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211颗牙)上前牙列不齐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桥行美容修复,包括基牙预备、排龈、采集印模、制作金属烤瓷冠、临床试戴及粘同等.结果:修复后随访3-5年,87例中无崩瓷和烤瓷冠脱落,患者对烤瓷冠的颜色、形态、排列关系等均满意;成功187颗(占88.62%)、失败24颗(占11.38%).结论:采用金属烤瓷冠桥对上前牙列不齐患者行美容修复临床效果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哈庆;赵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儿童腹腔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的诊断及治疗,以减少肠结核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腹腔结核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及预后资料.结果:12例患儿初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另6例诊断为肺结核,初诊即诊断为腹腔结核者仅3例.18例中12例(67%)有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均有腹部阳性体征(腹腔积液4例次,腹部揉面感6例次,腹部压痛6例次,腹部包块3例次,肝脾肿大3例次,14例伴发腹腔外结核;PPD阳性17例(94%).腹部超声结果全部异常.剖腹探查1例,结肠镜活检1例,均获确诊;14例获临床诊断患儿经正规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结论:结肠镜检查结合病变组织活检加结核分枝杆菌特殊染色足诊断肠结核有效的方法,腹腔外结核的存在是协助诊断的重要依据:结合胸片、CT、腹部超声检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可提高诊断率,大多数患者药物治疗可治愈,少数患儿因严重并发症行手术治疗.

    作者:曾绍琦;刘小燕;刘小芸;蒋燕;李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樟脑酚云南白药糊剂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观察

    口腔溃疡属口腔黏膜病之首,不论男女,任何年龄均可发生[1],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病程7天左右,溃疡灼痛明显.妨碍饮食及言语,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聂萍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中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钬激光联合输尿管镜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术中切开胆总管,输尿管镜经胆总管切口插入,逐级探查肝叶、段内胆管结石部位,大小、数量,同时于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并取出一级、二级、三级胆管结石.结果:本组36例均一次性碎石成功,碎石时间5~22 min.术中无胆管损伤,无结石残留,术后无胆漏、胆管出血、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开放手术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贵伟;冯春善;梁宁锋;黄民平;张剑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VSD应用于上肢术后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

    VSD是外科引流技术的革新,能够彻底去除腔隙或疮面的分秘物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是一种理想的引流方法[1].感染创面不及时处理,并发症不控制好,往往会带来很多后遗症.

    作者:李玲钰;洪婷婷;谢小婷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临床决策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临床决策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护士做出关于患者护理的专业决策过程.是患者病情观察到的资料及意义的评估,以及应采取什么护理行为的判断.脑损伤患者常病情危急,变化很快,如果观察不仔细就会延误诊治,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影响痊愈.

    作者:宁有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护理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技术.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

    作者:郁秋英;来锦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神经病学临床实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临床实习足实习医生将所学的医学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阶段,也足确保培养具有高超临床技能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组织好临床实习教学足实现临床实习目标的基本保证.

    作者:彭华;赵忠新;李雁鹏;黄流清;庄建华;尹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联合化疗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本院对18例急性白血病应用此方案的患者,共给予67例次HD-Ara-C化疗,结合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合理饮食,精神支持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应用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18例例急性白血病,3年预期生成率为56.8%.结论:应用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及配合相应的护理可延长无病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有效的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随着超声造影及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和药物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利用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微泡携带基因向目标组织转移释放,使肿瘤细胞局部目的基因的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

    作者:杨磊;马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布地奈德粉剂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观察短期吸入布地奈德粉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茶碱类、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布地余德粉剂吸入.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测肺功能及空腹血糖、电解质.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治疗组肺功能,血气指标有明显差异,血糖、电解质无明显差异.结论:布地余德粉吸入剂治疗AECOPD有效、安全.

    作者:刘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35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的疗效.方法:对3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固性内侧痛的患者进行单纯针刀治疗和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并比较效果.结果:单纯针刀治疗160例.治愈率60%,有效率85%;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治疗190例,治愈率80%.有效率98%;结论:隐神经射频毁损疗法能有效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顽同性内侧痛的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是一种先进的微创疗法;疗效优于单纯针刀治疗.

    作者:汪来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

    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综合科学素质的养成关乎于培养的成败,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和深人性,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等4个方面的具体方法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作者: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王学峰;潘良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新生儿气管插管感染病原菌的药敏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气管插管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对我院202例新生儿气管插管的患儿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菌种鉴定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202例患儿送检标本253份,培养结果阳性216份,阳性率85.4%.其中23份标本同时培养出两种菌株,共检出病原菌239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63例(68.2%),革兰阳性球菌66例(27.6%),真菌10例(4.2%).主要病原菌:克雷伯菌属、埃希菌属,肠杆菌属、不动杆菌属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头孢类药物耐药率均高.对亚胺培南和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万古霉素对其保持100%敏感性,其他药物耐药严重,结论:新生儿气管插管易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严重,药敏实验对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陈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术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及两种途径的利弊.方法:选择100例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A组)、100例有相似病变特征患者经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B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手术成功率、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穿刺时间明显长于B组,但穿刺成功率、完成造影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无差异;A组完成手术更换途径显著高于B组;两组手术成功率、造影剂量、X线曝光时间无差异;术中、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卧床时间A组明显少于B组.结论: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术,与经股动脉相比,经桡动脉途径具有较高的成功率,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桡动脉途径行复杂病变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作者:钱志宏;何国平;杨丽萍;周惠芬;李银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行宫腔填塞纱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条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800-1500 mL)患者经积极处理无效.用纱条填塞宫腔止血,观察其止血效果.结果:本组30例效果满意.2例切除子宫.有效率达93.8%.结论:宫腔填塞纱条是治疗刮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效果确切.

    作者:贺绍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作为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预防医学学生所必修的主干课程.其教学应为他们今后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1].

    作者:陈丽;田琳;李变兰;牛丕业;高艾;张乐丰;赵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