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烤瓷冠桥用于前牙列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观察

哈庆;赵阳

关键词:金属烤瓷冠, 牙列不齐, 美容修复
摘要:目的:探讨用金属烤瓷冠桥行上前牙列美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7例(211颗牙)上前牙列不齐患者采用金属烤瓷冠桥行美容修复,包括基牙预备、排龈、采集印模、制作金属烤瓷冠、临床试戴及粘同等.结果:修复后随访3-5年,87例中无崩瓷和烤瓷冠脱落,患者对烤瓷冠的颜色、形态、排列关系等均满意;成功187颗(占88.62%)、失败24颗(占11.38%).结论:采用金属烤瓷冠桥对上前牙列不齐患者行美容修复临床效果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81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1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微波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81例患者,临床治愈38例,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12%.结论: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

    作者:陈桂青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基因靶向治疗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随着超声造影及微泡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微泡造影剂携带基因和药物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利用超声波与微泡造影剂的相互作用及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可实现微泡携带基因向目标组织转移释放,使肿瘤细胞局部目的基因的浓度大大增高,达到靶向治疗目的.

    作者:杨磊;马晓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防治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

    哮喘是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儿童哮喘已成为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激素治疗儿童哮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颀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颈髓损伤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创伤,是指脊髓由于外伤、肿瘤、感染等因素造成脊髓内出血、水肿、炎性反应,导致脊髓细胞坏死、轴突崩解,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截瘫或四肢瘫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潴留、大小便失禁等,颈髓损伤常常因病情突然、伤情严重、治疗复杂、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等导致终身残疾,但脊髓损伤也有一定的康复潜力,如能进行全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则可以降低死亡率,防止并发症发生,大限度地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李兰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紧急建立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护理体会

    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是紧急情况下临时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方法.直接动脉穿刺对血管损伤大,增加病人痛苦,加重病人心理压力,为了更好地做好直接动静脉穿刺,尽可能的减少病人痛苦,我科近5年来对212例次行直接动静脉穿刺血液透析的病人进行护理观察,依据不同的血管条件进行了临床观察护理,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穿刺成功率.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吴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子宫穿孔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引起子宫穿孔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发生的20例人工流产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子宫穿孔的患者中,9例为子宫过度倾屈,4例为哺乳期子宫,2例为药流失败后行清宫术.2例为人流不全行二次清宫术,另3例为一般高危因素外的病例.其中2例需剖腹探查,修补子宫,其余18例保守治疗成功.结论:虽然引起子宫穿孔的人工流产存在一些高危因素,但是通过提高操作技术,加强思想重视,严格执行人工流产适应证,通过恰当的预防措施能大限度地避免子宫穿孔的发生.穿孔后采取及时恰当的处理,治疗预后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潘雪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食品安全法背景下合成色素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从食用合成色素入手,研读现行食品安全法的相关政策,结合已实际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探讨相关法律条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对策.

    作者:朱海英;黄万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护理临床决策在颅脑损伤患者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临床决策是指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由护士做出关于患者护理的专业决策过程.是患者病情观察到的资料及意义的评估,以及应采取什么护理行为的判断.脑损伤患者常病情危急,变化很快,如果观察不仔细就会延误诊治,护理不当,发生并发症,影响痊愈.

    作者:宁有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母乳性黄疸的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我院就诊的母乳性黄疸新生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40例新生儿单纯给予口服益生菌(丽珠肠乐)、茵栀黄口服液,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则暂停母乳喂养,予住院并行间断蓝光治疗,监测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每日经皮测胆红索下降速度,干预组中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患儿平均每日经皮测胆红素下降速度慢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患儿平均黄疸消退所需时间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本研究中干预组患儿治疗3天无效,需蓝光再治疗的发生率仅5%.结论:口服益生菌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治疗安全方便,与光疗相比,具有无需暂停母乳与住院的优势,需光疗再治疗的发生率极低.

    作者:王海军;左晓峰;张平如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和持续泵注对颅脑手术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颅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丙泊酚持续泵注,观察组丙泊酚靶控输注,并观察两组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前及手术结束时脑脊液压力(CSF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硬膜后观察组CSFP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应用于颅脑手术患者能更好地降低颅内压,且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石吉铎;潘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研究生综合科学素养养成的思考

    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其综合科学素质的养成关乎于培养的成败,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知识的系统性和深人性,思维的创新性和前沿把握的效率和程度,实际操作动手能力,总结归纳现有数据和知识的能力等4个方面的具体方法进行思考,以期提高所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科学素养.

    作者:承欧梅;蒋青松;晏勇;王学峰;潘良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MRI对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的MRI表现与特点.方法:使用GE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成像仪,对腰1~骶1各椎体进行矢状位及横轴位扫描.结果:两组病例中,椎间盘病变以椎间盘膨出多见,椎间盘膨出合并椎间盘突出次之.发病部位依次为:腰4~5、腰5~骶1、腰3~4、腰2~3、腰1~2.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病变与年龄呈正相关,且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间盘同时发病,男性明显大于女性.

    作者:孟海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对14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观察、处理、护理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经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消除了病人焦虑和抑郁情绪,使其顺利配合治疗,痊愈出院.结论:依据不同的文化程度和病情,进行相关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为术后的护理观察提供可靠的保障.

    作者:卞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不施行腭侧注射麻醉拔除上颌阻生牙237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上颌麻醉注射技术在拔除上颌阻生牙中的麻醉效果及减少腭侧不良反应的有效麻醉方法.方法:选择237例需要拔除上颌阻生牙齿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24例.对照组113例,治疗时分别采用新的上颌局部麻醉方法和传统治疗方法.对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麻醉注射时的疼痛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拔牙手术中疼痛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新的上颌局麻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避免腭侧注射的疼痛与创伤的特点.

    作者:钟秋;李敏;王正伦;粟杉杉;胡凌洁;童庆华;方文静;王太元;杨铭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女性生殖道结核临床症状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结核临床症状特点,为女性生殖道结核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119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4例患者诊断为结核(12.9%),不孕患者(74/479,15.4%)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待查患者(57/450,12.7%).结核诊断率显著高于闭经及月经紊乱症状患者(11/163,6.7%)及乏力、发热患者(2/27,7.4%);原发性不孕患者结核诊断率(59/264,22.3%)高于继发性不孕患者(15/215,7.0%).62例腹水患者33例诊断为结核,占53.2%.显著高于盆腔包块(19/236,8.1%)和腹痛待查患者(5/152,3.3%).非生理性闭经患者结核诊断率(8.85,9.4%)与痛经(12/325,3.7%)及月经紊乱患者(3/78,3.8%)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女性不孕及腹水盆腔包块腹痛,特别是原发性不孕及腹水高度提示结核感染.

    作者:林跃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sCD40L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并发冠心病的研究

    目的: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并发冠心病患者sCD40L水平的变化,进一步了解OSASH并发冠心病的机理.方法:111例经过我院睡眠中心诊断和(或)治疗的患者行血清sCD40L检测,其中21例为正常组.22例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33例OSAHS患者,依据AHI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35例OSAHS合并冠心病患者,依据AHI分为3个小组,其中33例重度OSAHS患者予3个月nCPAP治疗后再次行PSG监测及血清检测.结果:OSAHS患者和冠心病患者sCD40L水平高于正常人(P<0.011).OSAHS并发冠心病患者sCDdOL水平高于冠心病患者和OSAHS患者(P<0.01).sCD40L水平随着OSAHS患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sCD40L水平随着OSAHS并发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重度OSAHS患者经CPAP3个月治疗后sCD40L水平下降.结论:sCD40L作为OSAHS病情评价指标,对预测OSAHS并发冠心病有意义,CPAP治疗可能减缓OSAHS并发冠心病进程.

    作者:黄华兴;陈飞鹏;陈晓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1].AMI是内科危重症之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常并发心衰、心律失常与休克,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秀英;王丹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咪达唑仑给药剂量与OPRM1基因型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给药的剂量是否与OPRM1 A118G基因型相关.方法:对90例病人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做OPRM1A118G基因型的测定.在全麻开始前给予咪达唑仑静脉注射,观察病人的镇静程度,按照Ramsay评分逐渐增加咪达唑仑的剂量直至病人入睡(Ramsay评分为6分时),记录该病人所需的咪达唑仑剂量及从给药到病人入睡所需的时间.结果: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年龄、体质量,身高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RM1A118G的3个基因型之间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G型和AA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G型和GG型、AA型和GG型在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上均有显著差别.CG型患者所需咪达唑仑剂量和入睡时间明显大于AA型和AG型患者,结论:咪达唑仑的用药剂量和达到人睡所需要的时间的差异性与OPRM1基因型相关.

    作者:孙铭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剂量阿糖胞苷在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讨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为主联合化疗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本院对18例急性白血病应用此方案的患者,共给予67例次HD-Ara-C化疗,结合消毒隔离措施的实施,合理饮食,精神支持等全方位护理.结果:应用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18例例急性白血病,3年预期生成率为56.8%.结论:应用HD-Ara-C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及配合相应的护理可延长无病生存期甚至达到治愈.有效的减少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严重口腔颌面外伤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的佳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急诊期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急救,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止血、抗休克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存患者生命.对恢复期患者做好饮食、口腔、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结果:63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出现明显畸形和功能障碍.结论:对严重口腔颌面外伤患者正确、及时的急救及护理能提高救治成功率,恢复功能,避免畸形.

    作者:谭雁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