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我用药误区与非处方药安全合理用药

贺鲁川;孙西征

关键词:药物, 非处方, 自我投药法, 药物利用
摘要:伴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卫生知识的普及,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房逐步被百姓认识,特别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批非处方药品共1860个品种在各个药房销售后,据有关资料统计,70%以上的患者有过自我诊断、自行购药治病的经历.但是,由于大多数患者医药知识不足,加之未能得到医师或药师的用药指导,在实施自我药疗时,往往步入误区.随着OTC药品的进一步普及,自我药疗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将影响OTC药品的合理应用,其潜在的危险将进一步显现.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支气管癌误诊206例分析

    我院从1995-01~2000-12共收治肺癌528例,其中有206例误诊,误诊率为35.2%,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3例,女63例,年龄21~88岁,平均58.2岁;而45岁以下(青年组)58例,45~59岁(中年组)52例,60岁以上老年组96例.临床分型:中央型肺癌121例,周围型肺癌85例.TNM分期:Ⅱ期25例,Ⅲ期112例,Ⅳ期70例.吸烟指数:>400者 106例,<400者 41例,无吸烟史59例.临床表现:咳嗽182例,咯血140例,气喘105例,胸痛102例,发热69例,胸水58例,盗汗45例,骨关节痛40例,声音嘶哑19例,头痛伴四肢无力8例.

    作者:李淑;仇有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锻造作业炉前工听力损伤的调查

    炉前工人的作业场所同时存在高温、噪声两种有害因素.为了解高温环境下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的发生率,我们对本公司锻造厂110名炉前工听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血浆组织因子途径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组织因子(TF)途径的变化,反映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管内的促凝活性.方法实验分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n=19),稳定型心绞痛(n=23)和对照组(n=20).用双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TF抗原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TF抗原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35.23±12.15,27.65±10.37,25.36±13.24 pg/ml,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浆TF抗原水平在UAP患者中是增高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作者:彭雯;张秀娥;成蓓;管思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芪和果糖二磷酸钠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5~2001年间使用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67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松莲;齐烨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阐明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导1例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1例60岁男性患者,肿瘤大体呈结节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体积巨大,灰白淡黄色并具有软骨样光泽,质地较硬;镜下见肿瘤由分化成熟的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脉管组织、较多的透明软骨及胶原纤维组成,各种组织紊乱交错排列,并见梭形细胞脂肪瘤样结节形成.结论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预后良好,3 a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李允利;董都选;石萍霞;巨红亚;孙璐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20例分析

    新生儿期各种原因造成的消化道穿孔并不少,且近年有增加趋势.本病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穿孔在术前不易确定,常延误诊治.为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1986-01~2002-03收治的新生儿消化道穿孔20例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范顺阳;王贵宪;杨险峰;杨啟政;孙传政;王武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误诊20例分析

    近年来,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胃镜室自1990~2001年间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确诊儿童消化性溃疡30例,皆为10岁以上年长儿童.其中20例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时间为4个月~2 a.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虹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20例手术治疗

    我们对20例儿童先天性上斜肌麻痹进行了手术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为先天性单眼上斜肌麻痹,其中男12例,女8例;右眼11例,左眼9例.年龄3~12岁,发病及出现代偿头位年龄均在1岁以内[1],垂直斜度为10~25,无明确病因.

    作者:常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误诊12例分析

    我院自1995-03~2001-12共收治女性内生殖器结核17例,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12例,误诊率70.59%,分析如下.

    作者:常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30例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Noscomial Pneumonia,NP)是指患者在住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变迁、发病率增加.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

    作者:黄新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剖宫产术在现代产科发展中的研究现状

    剖宫产术是现代产科临床处理高危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由于手术方式的改进、优化,以及社会方面的多种因素,全球性临床剖宫产率有逐年上升趋势,由此而带来的多种社会问题争议亦颇多,国内的剖宫产率近年来亦明显升高,有的地区和医院以高达45%以上.由于剖宫产率的上升,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产妇死亡的危险性增高,剖宫产术后各种并发症亦相对增多.

    作者:李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植物性药材、维生素及食物对华法令治疗的影响

    口服抗凝血药华法令可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房纤颤和/或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栓栓塞并发症,减少再发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及心肌梗死后的血栓栓塞如脑卒中或系统性栓塞等.

    作者:张来剑;管红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供应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工艺流程和规章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了因供应室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兰德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在2002-09-01正式实施,现就具体贯彻落实中遇到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并对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刘江;戢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肾癌误诊为肾囊肿11例分析

    肾癌误诊为肾囊肿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987-01~2000-12收治误诊11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如下.

    作者:尚庆亚;孔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恶性疟并多脏器损伤误诊91例分析

    我院自1998-01~2001-09共收治恶性疟764例,其中合并多脏器损伤357例,误诊91例(27.1%),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付美玲;罗祖宁;何干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抗-HCV阴性和阳性与HCV-RNA检测分析的符合率,选取HCV检测的筛查方法.方法用现代分子技术,对3000例ELISA抗-HCV检测阴性和280例ELISA抗-HCV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HCV-RNA检测分析.结果 ELISA抗-HCV阴性样本中,HCV-RNA检测阳性率为0.17%(5/3000),ELISA抗-HCV阳性样本中,HCV-RNA检测阳性率为87.8%(246/280).结论 ELISA抗-HCV阴性样本中有HCV感染窗口期漏检样本,ELISA抗-HCV阳性样本中HCV-RNA阴性检出率为12%(34/280),血液HCV感染的检测需同时使用ELISA和HCV-RNA两种方法检测.

    作者:涂伟仁;杨秉潜;石彩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重组制剂的研制成功,干扰素(IF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治疗传染病和血液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已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就IFN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并简阐述其可能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家留;刘月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硬膜外阻滞致心动过缓1例

    1 病例报告男,57岁.以胃角癌在持续硬外阻滞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前ECG正常,肝肾功及电解质均正常,Hb9 g/L.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监测ECG,SPO2、BP.行T9-T10硬膜外穿刺置管3 cm,置管后回抽有少量混合血性液体约2 ml.测BP155/90 mmHg,HR72次/min.即给试验量2%利多卡因+1/20万u苯肾上腺素3 ml,观察5 min,BP无变化,HR由72次/min降至60次/min,测平面T7-T10.

    作者:邓科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彩超对子宫肌层血管畸型的鉴别诊断及误诊防范

    子宫肌层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病,报道尚少,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回顾分析1995-01~2002-03资料较完整的6例,其中误诊2例,将子宫肌层血管畸形的鉴别诊断、误诊原因及如何防范分析如下.

    作者:赵玉红;李圈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