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疟并多脏器损伤误诊91例分析

付美玲;罗祖宁;何干桑

关键词:疟疾/并发症, 多器官功能衰竭/诊断, 误诊
摘要:我院自1998-01~2001-09共收治恶性疟764例,其中合并多脏器损伤357例,误诊91例(27.1%),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Meckel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例分析

    成人Meckel憩室炎是外科少见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易将其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我院5 a有6例Meckel憩室炎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尹菲;孔凡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性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本院住院的10例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被不同程度地误诊,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等.确诊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结论 NHL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误诊.为防止误诊,仔细的临床检查,反复精确的活检及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苏立众;陈明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误诊26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20 a来,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现将我院收治时误诊的2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44岁.婚孕状况:未婚3例,已婚23例,初孕妇5例,经孕妇21例.

    作者:寇桃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核酸检测分析

    目的为了解抗-HCV阴性和阳性与HCV-RNA检测分析的符合率,选取HCV检测的筛查方法.方法用现代分子技术,对3000例ELISA抗-HCV检测阴性和280例ELISA抗-HCV检测阳性的样本进行HCV-RNA检测分析.结果 ELISA抗-HCV阴性样本中,HCV-RNA检测阳性率为0.17%(5/3000),ELISA抗-HCV阳性样本中,HCV-RNA检测阳性率为87.8%(246/280).结论 ELISA抗-HCV阴性样本中有HCV感染窗口期漏检样本,ELISA抗-HCV阳性样本中HCV-RNA阴性检出率为12%(34/280),血液HCV感染的检测需同时使用ELISA和HCV-RNA两种方法检测.

    作者:涂伟仁;杨秉潜;石彩香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消化性溃疡误诊20例分析

    近年来,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胃镜室自1990~2001年间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确诊儿童消化性溃疡30例,皆为10岁以上年长儿童.其中20例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时间为4个月~2 a.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虹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676名儿童龋齿患病情况调查

    龋齿是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影响人群范围很广,危害极大,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我院在2001年对本市直属机关两所幼儿园676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林先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血浆组织因子途径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体内组织因子(TF)途径的变化,反映不同程度冠心病血管内的促凝活性.方法实验分3组,不稳定型心绞痛(n=19),稳定型心绞痛(n=23)和对照组(n=20).用双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TF抗原水平.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血浆TF抗原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对照组(35.23±12.15,27.65±10.37,25.36±13.24 pg/ml,P<0.01).SAP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血浆TF抗原水平在UAP患者中是增高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

    作者:彭雯;张秀娥;成蓓;管思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对照观察

    现将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抑掉症的临床对照研究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为2000-10~2001-08在我院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入组标准为:①均符合CCMD-2-R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前17项评分≥17分;②不包括双相情感精神障碍;③排除有脑器质性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④没有药物依赖或滥用史.入组共74例,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18~50岁,平均35.8岁±10.9岁;病程1~34个月,平均4.6个月±5.9个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38例,男14例,女24例;年龄19~51岁;病程15~37个月,平均4.4个月±5.4个月.两组在以上各项及相关因素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作者:张群;赵长兰;于鲁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外伤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

    急性呼吸衰竭是胸部创伤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是胸外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自1990~2000年共收治胸部外伤420例,其中并发呼吸衰竭者36例,占8.6%,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孟凡美;郭梅;杨艳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修复外周神经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生物粘接端端缝合修复外周神经的早期效果.方法选用Wister大鼠32只,在双目放大镜下分别用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和单纯端端缝合法修复坐骨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电生理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评定.结果生物粘接端缝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数量明显优于单纯缝合组,SFI的恢复优于单纯缝合组.结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王海亮;武震;李树学;张梓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铅中毒误诊27例分析

    1999-01~2001-10我们共收治外院误诊的急性铅中毒27例,经驱铅治疗均治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17~50岁,平均36岁.非职业性急性铅中毒18例,均为口服含铅中药偏方治疗疾病者,其中治疗银屑病15例,癫痫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职业性急性铅中毒9例,其中熔铅工5例,配料工4例.

    作者:史懋功;崔毅;李友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气囊尿管应用的意外原因及预防

    气囊尿管适用于留置导尿,充盈气囊后起固定作用,不再使用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因气囊尿管的组织相容性好,对尿道粘膜的刺激性小,可长期保留,对患者来说可减少反复插尿管的痛苦,减少泌尿道感染的环节,又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还可防止因胶布固定不牢造成的尿管易脱出的弊端,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气囊尿管的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常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现将常见的意外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焦莲萍;徐美燕;毕爱军;路长俊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一起学校四季豆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1 病例报告2001-05-30自贡市某职高中学发生一起四季豆集体中毒事件.全校共有住校学生43人,发病16人,罹患率39.53%.16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6~20岁.全部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分别表现为餐后1~2 h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低热,有5例ALT轻度增高.分别给予输液、对症治疗,3 d后全部治愈.

    作者:喻奇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宫颈缝合术治疗宫颈功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3年以来对因宫颈功能不全致习惯性流产患者均采用宫颈n字形缝合,辅以解痉、镇静药物,经临床观察,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广玲;金继荣;刘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异位甲状腺误诊6例分析

    异位甲状腺临床上少见,如果将异位甲状腺误切除,会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自1992~2001年我科收治头颈部肿瘤482例,其中术前误诊6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例均为女性.年龄5~44岁,平均28岁.未婚3例,已婚3例.短病程1个月,长者5 a.误诊甲状舌管囊肿3例,淋巴结炎1例;舌根部海绵状血管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

    作者:温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严重多发伤60例的早期诊断

    严重多发伤的损伤部位多、范围广,开放与闭和并存,加上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多数就诊时已经休克,不能自述其受伤史及病情,较易延误诊断.从1998-01~2002-04我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60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和平;张红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许昌市中心医院5 a新生儿住院疾病调查

    近年来优生优育得到重视,为了探讨如何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5 a来1136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临床疾病构成及死亡调查如下.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芪和果糖二磷酸钠联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我们从1995~2001年间使用黄芪、果糖二磷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167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寇松莲;齐烨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身性发疹性组织细胞瘤合并早期潜伏梅毒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26岁.因四肢躯干皮肤播散性结节、丘疹1 a于2001-07-17入院,2000-05前胸出现粟粒大小的肤色结节,无痛痒,以后累及四肢、头面部、腹部,并且数量增多,结节增至黄豆大,先后在多家大医院诊为扁平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播散性黄瘤病等.

    作者:杨庆永;廖元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身型类风湿病误诊8例分析

    全身型类风湿病又称Still病.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常易误诊.我院儿科自1992~2001年收治12例,误诊8例,误诊率67%,现分析如下.

    作者:吕亚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