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修复外周神经的实验研究

王海亮;武震;李树学;张梓荣

关键词:坐骨神经/损伤, 坐骨神经/外科学, 缝合技术
摘要:目的研究生物粘接端端缝合修复外周神经的早期效果.方法选用Wister大鼠32只,在双目放大镜下分别用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和单纯端端缝合法修复坐骨神经损伤,2周后进行组织形态学、电生理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评定.结果生物粘接端缝合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神经纤维的生长速度、数量明显优于单纯缝合组,SFI的恢复优于单纯缝合组.结论生物粘接端端缝合法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加快神经再生速度与神经功能恢复.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隐性黑色素瘤脑转移1例

    1 病例报告男,33岁.头痛1个月,加重3 d,于1997-06-12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头痛,持续约1 h,突然抽搐,头向后仰,四肢屈曲,神志不清,呼吸困难,约5 min左右肢体抽搐再次发作.

    作者:李敏;秦军;孙丽娟;刘厚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甘露醇致肾功能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近年来,由甘露醇引起的肾功能损害的报道增多并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为寻找静脉应用甘露醇致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探讨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及防治对策,本文搜集了本科近4 a内510例静脉应用甘露醇脱水治疗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杨绪珍;刘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痛风误诊26例分析

    现将我院1995年至今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误诊2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4例,女2例.年龄35~60岁,平均44岁,男女之比为12∶1.侵犯足第一跖趾关节者19例(其中单侧15例,双侧4例),侵犯踝关节5例,侵犯手指关节者1例,侵犯四肢关节者1例.

    作者:曹国庆;郑军;王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经鼻罩双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血气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其并发的肺源性心脏病(CCP)是引起Ⅱ型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常见病,使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是纠正呼衰的常用抢救措施.1998-10~2001-04我科使用非创伤性BiPAP呼吸机,对30例COPD或CCP Ⅱ型呼衰进行60次对比通气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颖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性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本院住院的10例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被不同程度地误诊,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等.确诊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结论 NHL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误诊.为防止误诊,仔细的临床检查,反复精确的活检及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苏立众;陈明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医院获得性肺炎30例分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Noscomial Pneumonia,NP)是指患者在住院48 h后在医院内发生的肺炎,是医院内感染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各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病原菌的变迁、发病率增加.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治疗困难.目前已成为临床上一个非常特殊的问题.

    作者:黄新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有机氟类鼠药中毒50例分析

    现将近3 a来,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氟鼠药中毒5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27例.成人19例,9例为皮肤吸收中毒,10例为口服中毒.儿童31例均经口服误服中毒,发病时间长6 h,短3 h.全部均有恶心、呕吐、上腹痛、抽搐等症状.

    作者:于献英;赵文艺;许立勤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重组制剂的研制成功,干扰素(IF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治疗传染病和血液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已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就IFN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并简阐述其可能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家留;刘月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28例分析

    我院自1999-01~2001-10收治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38例,其中入院前误诊28例,占73.7%,分析如下.

    作者:马卫东;李有国;宋文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部椎旁间隙神经阻滞

    胸部椎旁间隙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NB)是将药物注射到胸部椎旁间隙达到阻滞相应的神经根的作用,从而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近年来,TPNB被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镇痛、术后镇痛及各种慢性疼痛治疗.本文对TPNB的解剖、操作方法、镇痛效果、药代动力学、副作用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作者:邵兵;郭训;乔巨峰;刘琴湘;黄素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支气管肺囊肿误诊52例分析

    支气管肺囊肿是一种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畸形,误诊率很高.我院胸外科1985~2000年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138例,其中入院前误诊43例,术前误诊9例,共误诊52例,误诊率达37.7%.分析如下.

    作者:王晔兴;胡崇珠;郭志敏;尹宝玉;周斌;齐立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胫腓骨骨折术后指导功能锻炼体会

    自1990~1998年,我院骨伤科共收治成人胫腓骨骨折130例,在护理工作中,特别是在指导下患者功能锻炼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林斐;洪明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重症肌无力脑干型1例

    1 病例报告男,5岁.因吞咽、发音、呼吸困难伴头痛步态不稳3 d入院.2岁时有重症肌无力病史,表现为上睑下垂,经口服吡斯的明2 a治愈,停药1 a,未复发.

    作者:金国达;刘克红;郑露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阐明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报导1例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病例,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病因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结果 1例60岁男性患者,肿瘤大体呈结节分叶状,边界清楚有包膜,体积巨大,灰白淡黄色并具有软骨样光泽,质地较硬;镜下见肿瘤由分化成熟的纤维组织、脂肪组织、脉管组织、较多的透明软骨及胶原纤维组成,各种组织紊乱交错排列,并见梭形细胞脂肪瘤样结节形成.结论阴囊巨大良性间叶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软组织肿瘤,手术治疗预后良好,3 a随访未见复发.

    作者:李允利;董都选;石萍霞;巨红亚;孙璐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48例分析

    我院近年来收治48例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病脑),现就其临床、脑电图与CT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35日龄~14岁.全部分别经脑脊液、脑电图、CT检查,均符合病脑的诊断.

    作者:王淑霞;张昕红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原发支气管癌误诊206例分析

    我院从1995-01~2000-12共收治肺癌528例,其中有206例误诊,误诊率为35.2%,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43例,女63例,年龄21~88岁,平均58.2岁;而45岁以下(青年组)58例,45~59岁(中年组)52例,60岁以上老年组96例.临床分型:中央型肺癌121例,周围型肺癌85例.TNM分期:Ⅱ期25例,Ⅲ期112例,Ⅳ期70例.吸烟指数:>400者 106例,<400者 41例,无吸烟史59例.临床表现:咳嗽182例,咯血140例,气喘105例,胸痛102例,发热69例,胸水58例,盗汗45例,骨关节痛40例,声音嘶哑19例,头痛伴四肢无力8例.

    作者:李淑;仇有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误诊2例分析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为其特征[1],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误诊、漏诊率较高,我们发现一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族中2例均经过较长时间的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宜;贺立山;闫轶鹏;李锦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肺癌肺结核并存结核漏诊9例分析

    我科自1996-05~2001-12共收治31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中9例漏诊,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5例,女4例.年龄49~67岁,平均55岁.均经支气管镜或痰病理确诊:小细胞肺癌3例,腺癌2例,鳞癌4例.9例中2例在全身抗癌化疗中出现咳嗽加重,午后低热,经常规抗炎治疗1~2周无效,病情加重,行胸X线片检查均发现上肺片状阴影,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确诊为合并浸润型肺结核.

    作者:张建华;曹永新;张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锻造作业炉前工听力损伤的调查

    炉前工人的作业场所同时存在高温、噪声两种有害因素.为了解高温环境下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的发生率,我们对本公司锻造厂110名炉前工听力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宋秀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40例分析

    我院自1995-01~2001-12共收治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4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5~42岁,以30~35岁多,占75%.异位妊娠类型:输卵管妊娠36例;卵巢妊娠2例;陈旧性宫外孕2例.且多发生在绝育术后3~5 a,共有30例,占75%,短年限是术后1 a,长术后10 a.主要症状为腹痛占95%.首诊时有阴道流血31例,占77.5%,无明显腹痛2例.

    作者:毛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