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重症肌无力脑干型1例

金国达;刘克红;郑露裴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诊断, 脑干型, 治疗
摘要:1 病例报告男,5岁.因吞咽、发音、呼吸困难伴头痛步态不稳3 d入院.2岁时有重症肌无力病史,表现为上睑下垂,经口服吡斯的明2 a治愈,停药1 a,未复发.
中国误诊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及黛安神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和内分泌疾病,又是一种身心疾病.多项研究证实,糖尿病的发展和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许多患者伴有的情绪障碍,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症状[1-4].充分认识并积极进行治疗精神症状,对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QN无疑将有积极的帮助.本文调查了8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并对其中46例用黛安神(Deanxit,丹麦灵北制药公司生产,每片0.5 mg)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辉;罗苏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误诊定义中的医者概念

    在误诊定义探讨中,提出了医者的概念,作为在相应病例中承担诊断治疗任务的人员的统称,医者如何确定,与医生有何异同,以下加以讨论.

    作者:陈道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异位妊娠误诊26例分析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近20 a来,异位妊娠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现将我院收治时误诊的2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8~44岁.婚孕状况:未婚3例,已婚23例,初孕妇5例,经孕妇21例.

    作者:寇桃敏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女性尿失禁相关因素的调查

    女性尿失禁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患之一.为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减少尿失禁的患病率,本文对尿失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王志红;何惠玲;王芳榕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误诊9例分析

    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很少见,发病率仅为颅内局限性感染的13%~25%[1],且易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混淆,如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可使术者十分被动,且易造成脑组织、颅骨及伤口的感染.我院自1995~2001年共误诊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为慢性硬膜下血肿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胡炜;刘鑫;王东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40例分析

    我院自1995-01~2001-12共收治输卵管绝育术后异位妊娠40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25~42岁,以30~35岁多,占75%.异位妊娠类型:输卵管妊娠36例;卵巢妊娠2例;陈旧性宫外孕2例.且多发生在绝育术后3~5 a,共有30例,占75%,短年限是术后1 a,长术后10 a.主要症状为腹痛占95%.首诊时有阴道流血31例,占77.5%,无明显腹痛2例.

    作者:毛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儿童外侧裂蛛网膜囊肿手术治疗11例分析

    蛛网膜囊肿多发于儿童,为先天性,与妊娠7~8周神经管发育异常有关,尤其好发于颅内大脑外侧裂,我院从1990~2002年共收治儿童外侧裂囊肿11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现分析如下.

    作者:靳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分析

    目的探讨心绞痛样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原因.方法分析了连续162例因胸痛诊断为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表现、医疗费用及误诊原因.结果接受冠动脉造影前,162例中有50例被误诊为冠心病.其中X综合征18例,β受体高敏征12例,心神经症8例,扩张型心肌病2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肌桥1例,肌桥并肥厚型心肌病1例,心肌炎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其他4例.结论胸痛误诊为冠心病的主要原因是未进行必要的检查,有经济能力的心绞痛样胸痛患者应该尽早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作者:王光公;王丽霞;田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女性生殖器结核误诊12例分析

    我院自1995-03~2001-12共收治女性内生殖器结核17例,其中误诊为其他疾病12例,误诊率70.59%,分析如下.

    作者:常青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危重型EHF并ARF误诊114例分析

    我院近析中心自1991-01~2001-12共透析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62例,我们对162例患者做院前追踪检查,发现有114例曾有误诊误治,分析如下.

    作者:孔梅芳;赵金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胸部椎旁间隙神经阻滞

    胸部椎旁间隙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NB)是将药物注射到胸部椎旁间隙达到阻滞相应的神经根的作用,从而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近年来,TPNB被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镇痛、术后镇痛及各种慢性疼痛治疗.本文对TPNB的解剖、操作方法、镇痛效果、药代动力学、副作用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作者:邵兵;郭训;乔巨峰;刘琴湘;黄素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供应质量与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多年来,我院供应室工作人员严格工艺流程和规章制度,严把质量关,杜绝了因供应室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具体做法如下.

    作者:兰德秀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硬膜外阻滞致心动过缓1例

    1 病例报告男,57岁.以胃角癌在持续硬外阻滞下行胃癌根治术.术前ECG正常,肝肾功及电解质均正常,Hb9 g/L.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0.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常规监测ECG,SPO2、BP.行T9-T10硬膜外穿刺置管3 cm,置管后回抽有少量混合血性液体约2 ml.测BP155/90 mmHg,HR72次/min.即给试验量2%利多卡因+1/20万u苯肾上腺素3 ml,观察5 min,BP无变化,HR由72次/min降至60次/min,测平面T7-T10.

    作者:邓科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急性铅中毒误诊27例分析

    1999-01~2001-10我们共收治外院误诊的急性铅中毒27例,经驱铅治疗均治愈.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9例,年龄17~50岁,平均36岁.非职业性急性铅中毒18例,均为口服含铅中药偏方治疗疾病者,其中治疗银屑病15例,癫痫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职业性急性铅中毒9例,其中熔铅工5例,配料工4例.

    作者:史懋功;崔毅;李友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在2002-09-01正式实施,现就具体贯彻落实中遇到和产生的一些问题并对临床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如下.

    作者:刘江;戢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216例分析

    1992-01~2002-01我院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216例,临床疗效良好,并发症少,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小56岁,大83岁,平均年龄72岁.均有不同程度排尿困难症状,均经B超及肛诊前列腺增生,其中尿潴留至少一次者189例,反复发作的血尿24例,由BPH引起的肾功能不全31例,合并膀胱结石19例;反复发作尿路感染52例,有巨大膀胱憩室10例.

    作者:理心平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黄芪在脑出血病中应用50例疗效观察

    笔者近2a来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急性脑出血50例,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本组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并设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均为男性,年龄在45~60岁之间,平均52.5岁,基底节区出血48例,其中外侧型23例,内囊出血15例,丘脑7例,脑室出血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大量出血(出血量为30 ml者)12例,中等出血(10~20 ml)24例,小量出血(6~10 ml)者14例,有高血压史者38例,有精神障碍者46例,有语言障碍者43例.

    作者:张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全身型类风湿病误诊8例分析

    全身型类风湿病又称Still病.本病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常易误诊.我院儿科自1992~2001年收治12例,误诊8例,误诊率67%,现分析如下.

    作者:吕亚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误诊2例分析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以复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为其特征[1],由于其症状缺乏特异性和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故误诊、漏诊率较高,我们发现一个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家族中2例均经过较长时间的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明宜;贺立山;闫轶鹏;李锦堂 刊期: 2002年第09期

  • 胎传梅毒误诊1例

    1 病例报告男,2001-05-20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 kg,于生后11 d双上肢出现红斑、脓疱,渐累及全身,在外院诊断为新生儿脓疱病未经治疗,来我院就诊.查体:t36.5℃,P120次/min,一般状态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鼻腔通畅,无分泌物,口腔粘膜光滑,咽部无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 cm,质软,脾肋下可触及边缘,质软,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可见散在暗红色斑疹,上有散在脓疱,疱壁薄,部分破溃,以手掌足跖多见.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N0.60,L0.40,RBC4.12×109/L,Hb145 g/L,PLT215×109/L,尿常规及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其母RPR1∶8阳性,TPHA1∶160阳性,其父RPR1∶8阳性,TPHA1∶80阳性,均否认有不洁性交史.诊断:胎传梅毒.治疗:患儿给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1周后红斑大部分消退,脓疱吸收,3周后皮疹消退.随访1 a未见复发.

    作者:白希奎;时文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漯河市中心医院 重庆第九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