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洁
严重多发伤的损伤部位多、范围广,开放与闭和并存,加上出血量大,病情危重,多数就诊时已经休克,不能自述其受伤史及病情,较易延误诊断.从1998-01~2002-04我院共收治严重多发伤60例,分析如下.
作者:马和平;张红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由于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以及重组制剂的研制成功,干扰素(IFN)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是在治疗传染病和血液肿瘤方面,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已逐渐发现了一些不良反应.本文就IFN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复习,并简阐述其可能的防治措施.
作者:杨家留;刘月霞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颅脑外伤患者有无脑疝对决定治疗措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统计本院1996~2002年间238例脑疝,发现因瞳孔散大门诊误诊脑疝15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志军;范志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脊髓损伤(SCI)不仅造成损伤平面及其以下的肢体瘫痪,而且也引起内脏器官的运动功能障碍,尤其以脊髓终末支配的盆底排泄器官功能障碍对患者影响大,如何改善SCI患者的排尿、排便功能,是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医学难题.这类患者的膀胱内高压状态,通过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逆向损伤肾脏功能,是SCI患者晚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
作者:王佐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几年来,笔者应用自拟抗敏宁肠液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6例,取得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朱彦玫;张正丽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儿童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我院胃镜室自1990~2001年间通过胃镜检查及病理学诊断确诊儿童消化性溃疡30例,皆为10岁以上年长儿童.其中20例曾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时间为4个月~2 a.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虹雯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科自1992~2002年共诊治肝豆状核变性(HLD)也称Wilson病(WD)103例,早期误诊3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3例,女11例,大年龄67岁,小年龄13岁,平均40岁.误诊率30.1%.误诊为帕金森病8例,小舞蹈病2例,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精神障碍型误诊精神分裂症9例,神经衰弱2例,肝型误诊肝硬化5例,肝炎4例,癔症2例.
作者:萨仁;辛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是对具有高危因素和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性瘫痪(CP)危险儿的早期诊断.多发生在婴儿期,尤其在6个月内.由于对本病的认识不足,常常误诊.我院1999~2002年收治ZKS30例,其中误诊14例,误诊率46.67%,分析如下.
作者:李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男,2001-05-20出生,足月顺产,出生时体重3 kg,于生后11 d双上肢出现红斑、脓疱,渐累及全身,在外院诊断为新生儿脓疱病未经治疗,来我院就诊.查体:t36.5℃,P120次/min,一般状态可,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鼻腔通畅,无分泌物,口腔粘膜光滑,咽部无充血,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 cm,质软,脾肋下可触及边缘,质软,四肢肌张力正常.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可见散在暗红色斑疹,上有散在脓疱,疱壁薄,部分破溃,以手掌足跖多见.实验室检查:WBC12.5×109/L,N0.60,L0.40,RBC4.12×109/L,Hb145 g/L,PLT215×109/L,尿常规及便常规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其母RPR1∶8阳性,TPHA1∶160阳性,其父RPR1∶8阳性,TPHA1∶80阳性,均否认有不洁性交史.诊断:胎传梅毒.治疗:患儿给予苄星青霉素5万U/kg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1周后红斑大部分消退,脓疱吸收,3周后皮疹消退.随访1 a未见复发.
作者:白希奎;时文宁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的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方法对病理确诊的本院住院的10例鼻、咽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误诊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9例被不同程度地误诊,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出血性坏死性息肉等.确诊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结论 NHL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误诊.为防止误诊,仔细的临床检查,反复精确的活检及正确的病理诊断和免疫组化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苏立众;陈明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留置导尿管伴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有文献报道,可占医院感染的20.8%~31.7%,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留置导尿管是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导管的介入,所以由此引起的尿路感染的菌群分布及抗生素耐药率与院外尿路感染有着很大的差别.就我院自2001-01~2001-12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分离的病原菌分布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杨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优生优育得到重视,为了探讨如何进一步降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5 a来1136例住院新生儿进行临床疾病构成及死亡调查如下.
作者:王桂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肾癌误诊为肾囊肿在临床上时有发生,1987-01~2000-12收治误诊11例,均经病理证实,分析如下.
作者:尚庆亚;孔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科自1981-01~2000-10应用脓胸早期廓胸术(早期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小儿急性脓胸64例,均痊愈出院,分析如下.
作者:马明德;赵辉;张登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男,76岁.因血尿1个月入院.患者3 a前曾有短暂血尿病史,经服云南白药后血尿止.
作者:韩艳;邴雅珺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例1 女,34岁.因刺激性咳嗽、胸闷2 a,呼吸困难4 d,于2001-03-26入院.于2 a前无明显诱因而出现刺激性咳嗽,偶有胸闷,而未加注意.后逐渐加重,无明显季节性,曾做过敏原检测,多种物质为阳性,多次住院治疗均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用地塞米松及氨茶碱可缓解.
作者:闫淑珍;孙杰;曹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甲状腺癌常出现误诊误治,以致癌复发或转移而需再次手术治疗.我院1985-01~2001-01共对甲状腺癌18例行再次手术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王新刚;朱汇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很少见,发病率仅为颅内局限性感染的13%~25%[1],且易与慢性硬膜下血肿相混淆,如手术前准备不充分,可使术者十分被动,且易造成脑组织、颅骨及伤口的感染.我院自1995~2001年共误诊外伤性慢性硬膜下脓肿为慢性硬膜下血肿9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胡炜;刘鑫;王东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胸部椎旁间隙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NB)是将药物注射到胸部椎旁间隙达到阻滞相应的神经根的作用,从而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近年来,TPNB被广泛应用于胸腹部手术镇痛、术后镇痛及各种慢性疼痛治疗.本文对TPNB的解剖、操作方法、镇痛效果、药代动力学、副作用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
作者:邵兵;郭训;乔巨峰;刘琴湘;黄素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1 病例报告2001-05-30自贡市某职高中学发生一起四季豆集体中毒事件.全校共有住校学生43人,发病16人,罹患率39.53%.16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6~20岁.全部患者均有较明显的临床表现,分别表现为餐后1~2 h出现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低热,有5例ALT轻度增高.分别给予输液、对症治疗,3 d后全部治愈.
作者:喻奇明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