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娟
目的:探讨肢体热压伤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2007年1月~2009年6月收治肢体热压伤20例病人的治疗情况,根据不同的创面情况,分别给予植皮和多种皮瓣的修复.结果:经过植皮、皮瓣手术,大部分创面得到有效覆盖,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周边血管情况及受伤至治疗时间长短,来选择不同的手术修复方式.应首选简单易行,对功能影响小的术式.
作者:孙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现代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袁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肺癌组,46例健康对照组,3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CEA、NSE、CYFRA21-1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CEA、NSE、CYFRA21-1分别在腺癌、小细胞癌、鳞癌中表达水平高,其阳性率分别为82.6%、81.3%、68.6%,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标志物.结论: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聂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安普贴联合极化液外敷治疗高龄患者Ⅱ、Ⅲ期压疮效果评价.方法:高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实验组用极化液外涂,再将相应大小安普贴贴于创面上;对照组用普济压疮膏湿敷,外覆盖无菌干纱布,每天换药.结果:实验组治愈时间、换药次数及治愈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普贴联合极化液治疗高龄患者Ⅱ、Ⅲ期压疮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高育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问题,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2011年度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参照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等,对处方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处方48 044张,不合理处方708张,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在遴选的药品不合理、联用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重复用药、溶媒不当等方面.结论:本院临床用药还存在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完善处方点评工作,提高处方质量与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万晓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4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别采取定期磨除、加固、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124颗患牙,选择方法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畸形中央尖牙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促使牙根发育完成,以保存牙齿来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作者:张姗姗;李东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经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收缩压≥90 mmHg或肺动脉平均压≥60 mmHg者即为重度肺动脉高压[1].室间隔缺损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而婴儿室间隔缺损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术后护理难度相当大,这与此类患儿本身病情严重、年龄小、发育差、体质量低、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有关.我院于2011年1月收治1例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儿,男,1岁7个月,体质量7 kg,生长发育较差,出生后体检时发现心脏杂音,人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重度)、支气管炎.入院后于1月17日送手术室经口气管插管,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股动脉置管、股静脉置管、外周静脉置管,插导尿管,放心包、纵隔引流管.连续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和中心静脉压.通过静脉置管多通道给药,记录出入液量.术后带气管插管人监护室,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予镇静剂以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定时照胸片、查血气、生化等.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和治疗方案,持续重症监护.1月18日停镇静剂,调呼吸机参数,病情稳定,遂停呼吸机,抽血查血气并观察后于当晚拔除气管插管,之后加强翻身、拍背,适时吸痰,患儿情况良好.1月19日凌晨,患儿出现反应差、压眶反射消失、血氧饱和度下降,于是通知麻醉科行紧急气管插管,插管成功,接呼吸机辅助呼吸,使用镇静剂,每4h抽血查血气分析,根据血气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1月21日再次停呼吸机,之后拔除气管插管,患儿情况逐渐好转,1月24日转出监护室,1月28日治愈出院.
作者:骆飞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对于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致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梗阻的患者,再次行外科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可能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加速疾病进展.通过内镜下置入金属支架治疗肠道恶性狭窄,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费用低等特点[1].我科2011年2月为一位结肠癌术后22个月出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行肠道支架置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科与方法1.1 病例介绍:患者,男,25岁,农民.因结肠癌术后22个月余,加重伴腹泻、消瘦1个月于2011年2月19日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术后复发并腹腔转移、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变形、狭窄,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因癌组织广泛转移,体质差,无法再次外科手术.决定行肠道支架术治疗.1.2 支架植入方法:在肠镜下将泥鳅超滑导丝插送到直肠、乙状结肠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观察狭窄段情况,选择适宜尺寸的支架.沿导丝插入装有支架的置入器,当支架远端超过狭窄端远端1.0~2.0 cm,开始缓慢释放支架,然后退出导丝和置入器.
作者:刘慧;王珍香;刘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口腔护理冲洗加擦拭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口腔护理冲洗法(对照组)50例,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实验组)50例.对两组患者口腔护理后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方面低于对照组,P<0.01.口腔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口腔冲洗加擦拭法可以减少口腔感染、肺部感染及口腔异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蓉;陆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日常卫生、饮食、安全、服药、心理、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总结美宝(Exposed Bum Ointment,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浅度(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颜面部Ⅱ度烧伤患者120例,全部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结果:120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未留有瘢痕,无感染并发症.结论: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Ⅱ度烧伤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喻茂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有机磷农药的广泛应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成为我院急诊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病情急、危、发展迅速、变化快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得当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急救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3 ~86岁,1例3岁者为误服,其余均为口服自杀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颤动、昏迷等症状,经过积极抢救治疗与护理,治愈23例,有11例经洗胃等急救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合并晚期癌症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曹瑞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恙虫病病情与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血小板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59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观察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改变,分析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的关系.结果:46例有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下降,39例外周血血小板不同程度下降,7例病情重患者二者均下降明显.结论:恙虫病并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下降较常见,且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瑞娴;吴有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流而无禁忌症的早孕妇女(孕龄<60 d)按单、双号排列,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术前3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4 mg),术时均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分别观察两组官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异丙酚用量.结果:观察组在官颈松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异丙酚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张舜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萨勃心肺复苏机与标准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护理方法和复苏效果.方法:将150例CP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并进行护理;对照组74例在标准CPR下进行护理,排除就诊时间影响因索后,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萨勃机在CPR中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作者:王信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在妊娠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的孕期肥胖初产妇586例为A组,收集整理同期在我院分娩的1 890例非孕期肥胖的孕妇为B组.观察孕期肥胖在妊娠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肩难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肥胖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官产率、肩难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应仙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高血压患者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作者:韩思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4∶1.目前手术治疗是膀胱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应用膀胱药物灌注,通过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原位癌,从而减少膀胱癌复发机会.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对膀胱癌术后的患者51例进行膀胱灌注,经临床随访观察,病情得到控制,术后复发率为8%,现就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其中男40例,女11例,年龄40~76岁,平均58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40例男性患者中因前列腺增生所致的下尿路梗阻27例,6例老年女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道括约肌松弛.
作者:蔡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1级或2级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晚上1次,两组治疗共12周.结果:经治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SBP 、DBP及PP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SBP、DBP及PP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SBP、PP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BP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脂,无论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可促进选择性地降低SBP和缩小PP,有利于血脂正常、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阮力;向群;闻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癔病病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癔病患儿的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及期望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癔病多发生于任性且成绩优秀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期望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发生癔病;癔病的发生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癔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加强对儿童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过分施压和溺爱.
作者:连瑶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