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2例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血压均恢复正常范围.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和恢复快的优点.术前准备充分、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罗德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在妊娠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院建卡,定期产检的孕期肥胖初产妇586例为A组,收集整理同期在我院分娩的1 890例非孕期肥胖的孕妇为B组.观察孕期肥胖在妊娠期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肩难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肥胖增加了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官产率、肩难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
作者:应仙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和有机磷农药的广泛应用,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成为我院急诊科的常见急症之一.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病情急、危、发展迅速、变化快的特点,如不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得当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急救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36例,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3 ~86岁,1例3岁者为误服,其余均为口服自杀者.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呕吐、瞳孔缩小、肌肉颤动、昏迷等症状,经过积极抢救治疗与护理,治愈23例,有11例经洗胃等急救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合并晚期癌症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曹瑞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病理特征为正常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c,ECM)所代替,如Ⅰ、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等,ECM由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中,成纤维细胞是沉积ECM的主要来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纤维细胞活性及ECM合成,刺激ECM降解.
作者:曹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IB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对照组单用曲美布汀,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与73.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治疗IBS疗效满意,复发率低,优于单用曲美布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66例才周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治疗组用奥硝唑注射液缓慢注入牙周袋,每周1次,共4次.观察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菌斑指数、探诊深度、牙龈指数和探诊出血的变化.结果:治疗第六周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是治疗牙周炎安全、有效、简便的局部治疗药物.
作者:张美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食管癌手术中食管和胃的吻合常应用的是颈部吻合和胸内吻合两种方法进行消化道的重建.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内报道颈部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2.9%,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吻合口瘘的发生率[1].1 临床资料本组110例,男88例,女22例,年龄52~70岁,平均61岁.其中中段食管癌切除术83例,上段食管癌切除术27例;79例为胃食管左颈部侧吻合术,31例为胃食管颈部弓上吻合术,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术后均需持续颈部伤口低负压引流至吻合口愈合,颈部吻合口瘘为10.9%.
作者:周云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比较萨勃心肺复苏机与标准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护理方法和复苏效果.方法:将150例CP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并进行护理;对照组74例在标准CPR下进行护理,排除就诊时间影响因索后,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萨勃机在CPR中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作者:王信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以及较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科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6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645例,其中男421例,女224例.年龄32~78岁.术前腹部彩超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镜确认为食管静脉曲张,其中食管重度曲张542例,中度曲张92例,均有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1.2 方法:常规先行胃镜检查,然后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作者:左春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加强心理、体位、排便、卧床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并已恢复工作,腰痛未再复发.仅1例诉偶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徐月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新世纪知识经济的到来,给现代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社会环境及教育环境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考验.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理论和专业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
作者:袁倩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胰腺炎(severs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运用中两医结合治疗72例SAP,并对其进行中两医护理干预.结果:治愈60例,治愈率83.3%,中转手术5例,死亡7例,死亡率9.7%,并发症发生率18%.结论:对SAP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
作者:陈艳;郑芳;徐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伊曲康唑胶囊口服0.1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1周;同时外用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60例(仅外用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7%、56.7%,真菌清除率为73.3%、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0.0%、81.7%,真菌清除率为93.3%、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5.0%、83.3%,真菌清除率分别是98.3%、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廖薇;李云鹏;邢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本科实施的18例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 min(70~170 min),估计平均失血量50 mL (30~85mL).术后5~9 d出院,平均住院6d.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标准手术方法.
作者:彭潋;王毅;秦国庆;蒋鸿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校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0年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3.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间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运动、体质量、腰臀比及血脂异常有关.结论:高校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0例颅内电极置入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包括电极置入术前的护理和准备,术后脑电网监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电极的保护,癫痫发作期间的安全护理.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为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注重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的护理,对保证监测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极为重要.
作者:彭伟英;侯小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参麦注射液及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operation,SO);缺血再灌注组(ischemia reperfusion,IR);缺血预处理组(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参麦组(Shengmai injection,SM).建立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O组行剖腹假手术;IR、IPC、SM组于再灌注60 min 、90 min时分别随机取8只大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白细胞介素6(IL-6),同时取肝组织制成匀浆检测金属硫蛋白(MT),SO组于相应时点取样检测相同指标.分析比较各组计量资料.结果:SM组及IPC组在再灌注60 min、90 min时ALT、AST、LDH、IL-6水平均低于IR组(P<0.01),而金属硫蛋白水平均高于IR组.结论:参麦及缺血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秋;雷正明;叶明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有研究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管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1].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2005年7月~2010年11月282例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管理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不同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型与视力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7月~2010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年龄28~69岁,病程5~32年.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2组:良好组80例,其中1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202例,其中7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谈宗雯;苏九妹;安喜艳;刘金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或局部皮肤长期摩擦、受潮湿刺激及全身营养不良、水肿,使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致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溃烂、坏死.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又称压力性溃疡[1].由于脑血管病患者致残率高,肢体不能自主活动及翻身受限制易致压疮.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有效减少和防止压疮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科通过4年来对300例瘫痪患者的有效预防,无一例发生压疮,在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科评估和预防压疮的经验介绍如下.1 评估1.1 患者全身皮肤评估:临床上护理人员应该选择性地对年老、偏瘫、截瘫、营养不良、水肿、意识障碍等类型患者进行仔细评估,对容易受压的部位尤其是骨突处进行重点评估,包括头颅的颞部和枕部、耳廓、肩胛、脊柱、肘、骶尾部、坐骨结节、膝、踝、足跟等.
作者:蒋春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很高,在康复期及早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对策,可以大大减轻疾病和损伤导致的残疾程度,大限度的康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本文对早期护理在脑卒中运动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咏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