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期患者的护理

彭伟英;侯小兵

关键词:癫痫, 颅内电极, 视频脑电图监测,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0例颅内电极置入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包括电极置入术前的护理和准备,术后脑电网监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电极的保护,癫痫发作期间的安全护理.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为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注重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的护理,对保证监测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极为重要.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测定对少精子症/无精子症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neutral α-glucosidase,NAG)测定对少精子症、无精子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2例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浆果糖和NAG定量检测,并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精液常规检查、直肠B超及睾丸活检等进行分析.同时以36例精液常规正常、配偶正在怀孕的男子精液进行相同生化项目检测作为对照组.结果:132例少精子症患者中,因附属性腺炎症、输精管道不完全性梗阻而引起梗阻性少精症27例;在6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39例.结论:精浆果糖和NAG等生化组项检测对于梗阻性少/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具有无刨、快速等优点,有利于寻找病因和指导治疗.

    作者:罗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re pulmona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4月我院内科122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共同分析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结果:冬春季节急性加重期发生率高,慢性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并发肺心病与呼吸衰竭、喘息、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情绪异常(低落或烦躁)及抑郁症.结论:对COPD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COPD,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伊曲康唑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伊曲康唑胶囊口服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外用治疗足癣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方法将120例足癣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伊曲康唑胶囊口服0.1g/次,每日2次,连续服用1周;同时外用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用2周);对照组60例(仅外用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每日2次,连用4周).结果:治疗2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7%、56.7%,真菌清除率为73.3%、5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0.0%、81.7%,真菌清除率为93.3%、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是95.0%、83.3%,真菌清除率分别是98.3%、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曲康唑口服联合奈替芬酮康唑乳膏治疗足癣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廖薇;李云鹏;邢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EANSECYFRA21-1三项血清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肺癌组,46例健康对照组,3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CEA、NSE、CYFRA21-1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CEA、NSE、CYFRA21-1分别在腺癌、小细胞癌、鳞癌中表达水平高,其阳性率分别为82.6%、81.3%、68.6%,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标志物.结论: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聂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等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等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用于剖官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拟行剖官产手术的产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官产术,随机分为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A组)和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各30例,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麻醉效果、麻醉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平面出现时间明显快于A组,对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和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程度B组明显大于A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虽然出现平面时间稍晚,阻滞平面扩散略窄,但麻醉作用仍然可靠,对产妇及胎儿影响均小,更适合于临床麻醉.

    作者:薛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82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有研究证实,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血糖管理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1].视网膜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观察2005年7月~2010年11月282例2型糖尿病不同血糖管理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不同血糖水平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型与视力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7月~2010年11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2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本研究对象,年龄28~69岁,病程5~32年.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2组:良好组80例,其中1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照组202例,其中79例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谈宗雯;苏九妹;安喜艳;刘金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消毒供应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等工作,是医院的灭菌中心,其中每一道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灭菌效果.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并于12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有一年余,我院贯彻落实6个规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存在问题1.1 医疗器械的交接管理问题:医疗器械来源于临床科室、手术室、产房等,供应室人员不熟悉包内的器械名称及用途,尤其是手术室和五官科,器械种类繁多,数量大,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易出现交接错误.1.2 使用科室初步处理问题: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未及时进行初步清洗,造成血液、黏液及污渍干固于器械表面,增加清洗难度,同时也影响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及该器械的灭菌质量,为临床医疗安全埋下了隐患.

    作者:黄志英;徐碧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无痛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以及较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科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6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645例,其中男421例,女224例.年龄32~78岁.术前腹部彩超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镜确认为食管静脉曲张,其中食管重度曲张542例,中度曲张92例,均有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1.2 方法:常规先行胃镜检查,然后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作者:左春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HPLC测定复方水杨酸制剂中醋酸曲安奈德和水杨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制剂中水杨酸和醋 酸曲安奈德含量的方法,并分别以峰高和峰面积计算其含量,比较两者的差异,选择优的计算方法.方法:采用HPLC,以炔诺酮为内标,选用Hipersil C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07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 mol/L枸橼酸溶液(15∶15∶26∶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进样复方制剂10 μL,分别记录水杨酸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峰高与峰面积.结果:水杨酸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峰高线性范围分别为:60~400 μg/mL(r峰高=0.9996)和15.00~35.00 μg/mL(r峰高=0.9999),日内精密度RSD为2.1869%和2.9389%,重复性RSD分别为0.9093%和0.4202%,稳定性RSD为1.6307%和0.5460%,平均回收率(n=9)RSD分别为1.12%和0.51%.用峰高计算回归方程曲线的相关系数较用面积计算高.结论:本试验确定了用峰高计算目标物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且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水杨酸制剂中水杨酸和醋酸曲安奈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少茹;吴怡;吴铁;吕应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救和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5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rus pesticides poi-soning,AOPP)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AOPP患者的抢救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AOPP患者经及时抢救护理,其中47例治愈,3例死亡,抢救成功率94%.结论:AOPP患者症状重、抢救护理时间长,并发症多,早期、及时、有效地抢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立蓉;杨先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日常卫生、饮食、安全、服药、心理、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PBL医学教育法在呼吸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在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早提出并应用此方法[1].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PBL教育已经开始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PBL医学教育是指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课中,以临床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方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并被全世界许多所医学院校采纳.如今,在我国亦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我们在呼吸内科教学中引入了PBL医学教育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践过程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泉芳;邹小英;姚冬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4例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均消失,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精神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术后1周复查CT血肿全部消失.结论: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CSDH治疗的首选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症状消失快,复发率低.

    作者:朱春明;杨丰忠;王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地榆升白片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地榆升白片,对照组口服利血生,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榆升白片对白细胞减少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作者:刘建虎;蒋蓓;庞允;孙朝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儿童癔病33例病因探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癔病病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癔病患儿的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及期望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癔病多发生于任性且成绩优秀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期望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发生癔病;癔病的发生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癔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加强对儿童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过分施压和溺爱.

    作者:连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蒜头抑菌能力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湛江市各个菜市场及超市销售蒜头的抑菌能力.方法:制备蒜头提取液,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蒜头提取液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蒜头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范围分别为8~256 μg/mL、8~256 μg/mL、16~512μg/mL和4~64.μg/mL.MIC的平均值分别为60.5μg/mL,89.5 μg/mL、139 μg/mL和20.75 μg/mL.结论:本地区的蒜头提取液的抑菌能力参差不齐,但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

    作者:刘军;杨锦荣;李国明;徐珠锦;邵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原因分析与预防

    目的:探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导致皮下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采取患者自身对照法,每12h注射1次,采取对时注射,9:00 am~21:00 pm,早晚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不同的注射方法,连续7d,每次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并记录患者疼痛程度及出血情况.结果:通过比较,改良方法注射后疼痛程度、出血肿胀范围明显低于传统的注射方法,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正确的操作和规律轮换间隔注射、每次观察并记录注射部位情况等是避免皮下出血的可行措施.

    作者:潘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肾间质纤维化(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RID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共同的病变过程,病理特征为正常肾间质和肾小管结构被大量聚集的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c,ECM)所代替,如Ⅰ、Ⅲ、Ⅳ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等,ECM由成纤维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等细胞合成和分泌,其中,成纤维细胞是沉积ECM的主要来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肾间质纤维化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纤维细胞活性及ECM合成,刺激ECM降解.

    作者:曹玉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一年来因眼部外伤行CT检查,经高密度骨算法、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重建后确诊的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中:左侧眶壁骨折31例,右侧眶壁骨折25例,双侧眼眶壁骨折3例,复合型骨折7例.结论:高密度骨算法及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是诊断眼眶壁骨折简单、有效和明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彩超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高血压患者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作者:韩思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