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李虎

关键词:眼眶壁骨折, 多排螺旋CT, 高密度骨算法
摘要:目的:探讨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一年来因眼部外伤行CT检查,经高密度骨算法、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重建后确诊的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中:左侧眶壁骨折31例,右侧眶壁骨折25例,双侧眼眶壁骨折3例,复合型骨折7例.结论:高密度骨算法及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是诊断眼眶壁骨折简单、有效和明确的检查方法.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期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0例颅内电极置入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包括电极置入术前的护理和准备,术后脑电网监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电极的保护,癫痫发作期间的安全护理.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为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注重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的护理,对保证监测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极为重要.

    作者:彭伟英;侯小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护理探讨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日常卫生、饮食、安全、服药、心理、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手术治疗结直肠息肉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无法用肠镜切除的结直肠息肉患者联合应用腹腔镜结肠镜治疗.结果: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均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20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10~80mL,平均30 mL.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术中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徐会俭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经右胸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3020例临床分析

    我院自1973年开展食管癌外科手术以来,共完成经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手术3 020例,迄今为国内应用该术式多的单位,虽然该术式争论较多,但根据多年以来,我们对几种常见术式的尝试,我们认为,该术式在食管癌手术过程中尤其是中上段癌手术治疗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将开展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 020例,含颈、胸、腹三切口手术病例.男2 256例,女764例,年龄29~91岁,食管胸上段癌305例,胸中段癌1 995例,胸下段癌720例,术后病理根据UICC 1997 TNM分期,Ⅰ期208例,Ⅱa期326例,Ⅱb期661例,Ⅲ期1746例,Ⅳ期Mla锁骨上淋巴结转移77例,Ⅳ期Mlb肝转移2例.鳞癌3 002例,腺癌18例.

    作者:李泽亚;冯维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血小板改变与恙虫病病情轻重关系的分析

    目的:探讨恙虫病病情与血清白蛋白及外周血血小板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59例恙虫病患者资料,观察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改变,分析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的关系.结果:46例有血清白蛋白不同程度下降,39例外周血血小板不同程度下降,7例病情重患者二者均下降明显.结论:恙虫病并血清白蛋白与外周血血小板的下降较常见,且二者改变与恙虫病病情轻重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张瑞娴;吴有全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欣母沛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官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0例同时行剖官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U及欣母沛250 μg.B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卡孕栓1 mg.C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D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索20 U并静脉注射催产索20 U.结果: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B、C两组(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P<0.05).结论: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官体注射欣母沛与催产素止血效果好,其次是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但与欣母沛相比可降低药品使用比例,对患者更经济、实惠.

    作者:杨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标识在血液透析中心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中心应用护理标识的经验与效果.方法:在血液透析中心应用护理标识,制定明确的要求和相关措施,要求人人按规定办事,形成良好习惯.结果:护理标准实施后较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有较明显提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护理标识有利于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

    作者:邓惠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苦参汤加减熏洗治疗阴道炎128例疗效分析

    阴道炎是妇女常见妇科病中难言的疾病之一,多由接触了不洁的物品和水源所致.本病起病急,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采用中药熏洗治疗阴道炎12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28例均为我院2007年~2011年6月的门诊患者,其中单纯性阴道炎45例,滴虫性阴道炎32例,婴幼儿外阴炎5例,霉菌性阴道炎30例,老年性阴道炎16例,大部分患者均经西医治疗无效.

    作者:邹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一年来因眼部外伤行CT检查,经高密度骨算法、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重建后确诊的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中:左侧眶壁骨折31例,右侧眶壁骨折25例,双侧眼眶壁骨折3例,复合型骨折7例.结论:高密度骨算法及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是诊断眼眶壁骨折简单、有效和明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儿童癔病33例病因探讨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癔病病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癔病患儿的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及期望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癔病多发生于任性且成绩优秀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期望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发生癔病;癔病的发生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癔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加强对儿童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过分施压和溺爱.

    作者:连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呼吸道安全管理

    危重患者常因诊断、治疗和检查需要进行转运,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氧气供给不足、静脉输液管脱出、突然心搏骤停、内脏2次出血、脑疝形成、坠床.院内转运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转运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因此,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116例患者在转运途中加强呼吸道安全管理,将不安全因素降至低,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患者中,男70例,女46例;年龄12~82岁;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56例,经人工气道给氧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37例,面罩和鼻导管给氧者23例;其中转运途中出现氧饱和度低于90%者10例,心率增快高于120次/分者17例,经过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意外和病情加重.

    作者:陈玥颖;杨文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85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1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直肠癌行Dixon术26例,Miles术20例,中转开腹4例.结果:81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直肠中动脉出血、3例晚期肿瘤侵犯周围脏器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1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d.8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18(平均9)个月.1例Dixon术后8个月发现肝转移,1例Miles术后14个月发生会阴部转移.腹壁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完全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同的效果.

    作者:孙虎;朱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腹腔镜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子官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62例(腹腔镜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经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冬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IB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对照组单用曲美布汀,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57%与73.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丽珠肠乐治疗IBS疗效满意,复发率低,优于单用曲美布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老年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行性改变,机体总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及疾病迁延等均成为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1].评估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老年患者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将我院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60岁以上住院老年患者共247例,其中70~80岁126例,80岁以上19例.2 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分析2.1 机体退行性改变: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步障碍,活动能力降低,以及肢体协调功能减退等有关,病房及走廊每日的清洁造成地面湿滑,病床的高度过高、宽度不够,入院后各项繁琐的检查均增加了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肖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学校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1].实验教学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占课程的1/2.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实施整体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护理模式的变革,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目前的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等院校中《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设置的内容和结构不尽合理[2],笔者就《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设想.

    作者:余秋群;肖莉;苏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4例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均消失,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精神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术后1周复查CT血肿全部消失.结论: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CSDH治疗的首选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症状消失快,复发率低.

    作者:朱春明;杨丰忠;王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青年男性截肢患者的个性化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截肢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的方法.方法:针对我院23例20-38岁男性患者,分别与之沟通交流,掌握他们对截肢后各自的心理变化,社会观和人生观的改变,再针对性的予以心理护理和指导.结果:23例中有22例身心愉悦,能积极面对生活,面对现实,适应社会,仅有1例存留抑郁寡欢.结论:青年截肢患者因其年龄特殊性,均存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心理隐患,需要积极引导和帮助.

    作者:张熙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萨勃心肺复苏机在急诊复苏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比较萨勃心肺复苏机与标准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护理方法和复苏效果.方法:将150例CP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并进行护理;对照组74例在标准CPR下进行护理,排除就诊时间影响因索后,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萨勃机在CPR中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作者:王信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输液泵全自动控制新生儿同步换血疗法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输液泵控制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行换血疗法的临床资料,总结换血前的准备、换血中的护理配合及换血后的护理要点.结果:4例患儿换血过程顺利,换血后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下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换血成功.结论:输液泵控制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是一种简单、安全、高效的换血方法.换血前的充分准备、换血过程中的医护密切配合以及换血后的细致护理是换血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秋琪;晏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