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霞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34例CSDH患者行钻孔冲洗引流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后本组患者头痛头晕症状均消失,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精神症状明显好转,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均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术后1周复查CT血肿全部消失.结论:颅骨钻孔血肿腔冲洗闭式引流术是CSDH治疗的首选方法.此法简单易行,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症状消失快,复发率低.
作者:朱春明;杨丰忠;王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在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早提出并应用此方法[1].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PBL教育已经开始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PBL医学教育是指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课中,以临床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方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并被全世界许多所医学院校采纳.如今,在我国亦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我们在呼吸内科教学中引入了PBL医学教育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践过程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泉芳;邹小英;姚冬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几乎所有经过内分泌治疗的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患者都会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而目前对AIP(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探索AIPC可能的发生机制成为基础与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文就与AIPC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蒋先训;王毅;彭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磷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监测血磷水平,以血磷1.45 mmol/L为分界点,分为血磷升高组和血磷正常组,分析血磷与CRP、TC、TG、LDL、HDL、Lp(a)、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结果:在血磷升高组CRP、TC、TG、LDL、Lp(a)的水平均显著高于血磷正常组(P<0.05),而HDL低于正常组(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血磷与CRP、TC、TG、LDL、Lp(a)呈正相关(P<0.05),与HDL呈负相关(P<0.05);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1.0 mm)血磷水平高于血磷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磷是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建发;黄洁平;伍军;何敏;刘纯钢;邓行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近年来,我院收治四肢骨折伴颅内出血性损伤患者64例,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2例,坠落伤6例,摔伤4例,不明原因2例.1.2 颅内出血类型:硬膜外血肿24例,其中<30 mL者6例,>30mL者18例;硬膜下血肿13例,>30 mL者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21例;脑内血肿、脑挫裂伤5例;脑室内出血1例.1.3骨折部位治疗:股骨干骨折6例,其中钢板内固定2例,髓内针内固定4例;肱骨干骨折12例,其中,钢板内固定4例,髓内针内固定3例,外固架内固定1例,夹板外固定3例,石膏外固定1例;尺、桡骨、胫腓骨骨折46例,手术内固定17例,石膏外固定18例,夹板外固定11例.
作者:冯勋安;李文敏;韦振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校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0年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3.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间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运动、体质量、腰臀比及血脂异常有关.结论:高校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颅内电极置入术后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和效果.方法:通过对10例颅内电极置入术后行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护理,包括电极置入术前的护理和准备,术后脑电网监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电极的保护,癫痫发作期间的安全护理.结果:1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为致痫灶的准确定位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注重监测前和监测期间的护理,对保证监测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极为重要.
作者:彭伟英;侯小兵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癔病病因,为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3例癔病患儿的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父母对小儿的教育方法及期望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儿童癔病多发生于任性且成绩优秀的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期望程度越高,孩子越容易发生癔病;癔病的发生与患儿的生活环境相关.结论:不正确的教育方式与癔病的发病有相关性,加强对儿童的正确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要过分施压和溺爱.
作者:连瑶 刊期: 2011年第23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张XX,女,43岁,身高163 cm,体质量44 kg.以间断咳嗽,左腘窝流脓半年余入院.患者2008年因全身肌肉无力,痉挛就诊于西安高新医院,经局麻下取右上臂肌肉组织活检,确诊为皮肌炎.给予强的松30 mg/d口服治疗,后逐步减量,2年后停用.改服硫唑嘌呤0.2 mg/2 d,口服维持治疗至今.麻醉前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较差,ASA3级,呼吸困难Ⅱ级,肌力4级.患者除肌无力及声音嘶哑外,未见明显皮肌炎损害症状,患者自述无明显不适.术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1)X-ray:双肺阴影考虑继发性肺结核;(2)CT:盆腔囊肿;(3)MRI:双侧附件区囊性占位,卵巢囊腺瘤?左股骨间内侧踝关节面下缺血性坏死;(4)B超:左股骨下端肌肉组织前脂肪层下软组织内片状低回声图像,坐骨结节周围脓肿形成伴股骨后肌间1隙窦道形成,坐骨结节骨皮质破坏明显.术前诊断:(1)盆腔脓肿;(2)多发性左股骨间脓肿及皮肤窦道形成;(3)右膝上包块待查;(4)皮肌炎(缓解期).
作者:黄伟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neutral α-glucosidase,NAG)测定对少精子症、无精子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2例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浆果糖和NAG定量检测,并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精液常规检查、直肠B超及睾丸活检等进行分析.同时以36例精液常规正常、配偶正在怀孕的男子精液进行相同生化项目检测作为对照组.结果:132例少精子症患者中,因附属性腺炎症、输精管道不完全性梗阻而引起梗阻性少精症27例;在6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39例.结论:精浆果糖和NAG等生化组项检测对于梗阻性少/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具有无刨、快速等优点,有利于寻找病因和指导治疗.
作者:罗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早在1964年就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在我国也广泛使用,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导管柔软可随血管弯曲,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液体外渗,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并且使静脉输液更加方便,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既能保证病人按时问用药,又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随着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如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的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是众多护理工作者研究的方向.现就近几年收集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杨桃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左乙拉西坦为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一种具有全新抗癫痫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小儿癫痫包括4岁以下的小儿癫痫的治疗,显示了较好的抗癫痫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国内近年来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润;肖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针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近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经验,就医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需要着力培养的几种能力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马翠;蔡昌启;罗万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57例功能性子官出血患者予妈富隆治疗,控制周期3个月后停药随访3个月.结果:57例患者均在服用妈富隆后72 h彻底止血,有效率100%.治疗后可使经量减少,经期和周期缩短至正常,合并痛经者可明显缓解,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官出血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自愿要求做无痛人流而无禁忌症的早孕妇女(孕龄<60 d)按单、双号排列,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术前3h阴道置米索前列醇0.4 mg),术时均采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分别观察两组官颈松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异丙酚用量.结果:观察组在官颈松弛、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异丙酚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无痛人流术前加用米索前列醇能有效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少异丙酚用量.
作者:张舜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小白杏杏仁油的降血脂作用.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空白、模型及杏仁油高、中、低3个剂量组.各剂量组大鼠灌以不同剂量杏仁油,空白、模型组大鼠予等容的纯净水灌胃.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水平,比较各组大鼠之间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中、高剂量组大鼠的血清TC、TG含量不同程度低于模型组,而HDL-C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小白杏杏仁油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
作者:武璇;周顺;米红宇;买买提江·依米提;阿依丁·沙尔克提别克;丁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肺癌组,46例健康对照组,3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CEA、NSE、CYFRA21-1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CEA、NSE、CYFRA21-1分别在腺癌、小细胞癌、鳞癌中表达水平高,其阳性率分别为82.6%、81.3%、68.6%,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标志物.结论: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聂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加强心理、体位、排便、卧床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并已恢复工作,腰痛未再复发.仅1例诉偶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徐月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我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不及时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009年1066名儿童0岁组卡片进行查卡、清卡、剔卡.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缺乏,对预防接种不重视,对疫苗接种认识有误区,预防接种信息不对称,儿童患病以及医护人员与儿童家长沟通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儿童不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结论:只有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才能有效的保证疫苗接种率,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真正的保护广大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潘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135例患者依就诊次序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d)以及联合用药组(每天20 mg阿托伐他汀和10 mg贝那普利).各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尿酸和ALT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压、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治疗后,与阿托伐他汀组或贝那普利组相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脂,血肌酐和24h尿蛋白量的降幅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具有满意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群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