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手术患者的护理

徐月芬

关键词:腰椎问盘突出, 手术治疗,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加强心理、体位、排便、卧床护理以及功能锻炼等.结果:经过一系列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并已恢复工作,腰痛未再复发.仅1例诉偶有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做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指导尤为重要.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骨折伴颅内出血性损伤的救治

    近年来,我院收治四肢骨折伴颅内出血性损伤患者64例,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2例,坠落伤6例,摔伤4例,不明原因2例.1.2 颅内出血类型:硬膜外血肿24例,其中<30 mL者6例,>30mL者18例;硬膜下血肿13例,>30 mL者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21例;脑内血肿、脑挫裂伤5例;脑室内出血1例.1.3骨折部位治疗:股骨干骨折6例,其中钢板内固定2例,髓内针内固定4例;肱骨干骨折12例,其中,钢板内固定4例,髓内针内固定3例,外固架内固定1例,夹板外固定3例,石膏外固定1例;尺、桡骨、胫腓骨骨折46例,手术内固定17例,石膏外固定18例,夹板外固定11例.

    作者:冯勋安;李文敏;韦振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预防接种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不及时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009年1066名儿童0岁组卡片进行查卡、清卡、剔卡.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缺乏,对预防接种不重视,对疫苗接种认识有误区,预防接种信息不对称,儿童患病以及医护人员与儿童家长沟通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儿童不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结论:只有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才能有效的保证疫苗接种率,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真正的保护广大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潘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胶原蛋白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研究

    胶原蛋白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功能,生物相容性良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医学材料,在止血、皮肤移植、骨组织工程、医用充填材料等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人体具有保护、美容、调节和营养等保健功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有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春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测定对少精子症/无精子症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精浆果糖和中性α-葡糖苷酶(neutral α-glucosidase,NAG)测定对少精子症、无精子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92例少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精浆果糖和NAG定量检测,并且结合病史、体格检查、精液常规检查、直肠B超及睾丸活检等进行分析.同时以36例精液常规正常、配偶正在怀孕的男子精液进行相同生化项目检测作为对照组.结果:132例少精子症患者中,因附属性腺炎症、输精管道不完全性梗阻而引起梗阻性少精症27例;在6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梗阻性无精子症39例.结论:精浆果糖和NAG等生化组项检测对于梗阻性少/无精子症病因诊断中具有无刨、快速等优点,有利于寻找病因和指导治疗.

    作者:罗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2例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血压均恢复正常范围.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和恢复快的优点.术前准备充分、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罗德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欣母沛卡孕栓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剖官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0例同时行剖官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U及欣母沛250 μg.B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卡孕栓1 mg.C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D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索20 U并静脉注射催产索20 U.结果: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B、C两组(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P<0.05).结论: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官体注射欣母沛与催产素止血效果好,其次是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但与欣母沛相比可降低药品使用比例,对患者更经济、实惠.

    作者:杨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美宝治疗颜面部Ⅱ度烧伤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美宝(Exposed Bum Ointment,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浅度(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颜面部Ⅱ度烧伤患者120例,全部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治疗.结果:120例患者创面全部愈合,未留有瘢痕,无感染并发症.结论:MEBO湿润暴露疗法治疗颜面部Ⅱ度烧伤方法简单,疗效显著,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喻茂彬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药物联合无痛刮宫终止10~15周妊娠27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药流联合钳刮术和加大米非司酮用量的药流联合无痛钳刮术对终止妊娠10~15周的安全性与实用性.方法:自愿在我院门诊行药流联合无痛钳刮术患者273例为试验组,药流加钳刮术患者95例为对照组,比较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率为100%,无人流综合征发生,胚胎排除时间、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大米非司酮用量的药流联合无痛钳刮术是目前终止10~15周妊娠较安全、患者痛苦较小的方法.

    作者:陈志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数学建模竞赛对医学生能力素质的需求

    针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近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经验,就医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需要着力培养的几种能力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马翠;蔡昌启;罗万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简易膀胱测压法在TURP术前膀胱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测压法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前膀胱功能评估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膀胱简易测压装置,测定60例BPH患者的膀胱容量及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力,初步筛选出适合行TURP的患者.结果:60例患者中不稳定膀胱32例(53.3%),逼尿肌活动低下5例(8.3%),逼尿肌无收缩2例(3.3%),膀胱功能正常21例(35.0%).60例患者中低顺应性膀胱19例(31.7%),高顺应性膀胱2例(3.3%),膀胱顺应性正常39例(65.0%).53例顺利行TURP,5例逼尿肌活动低下,行TURP并术后应用新斯的明治愈,2例无收缩,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术.结论:简易膀胱测压法的临床应用,弥补了基层医院无尿流动力学检查的不足,可为TURP前膀胱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BPH患者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何二宝;李解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彩超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高血压患者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作者:韩思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中16例治愈,其中2例进腹再次手术,4例症状缓解.结论:开腹胆囊切除术有多种并发症,对于医源性胆管损伤,应及时在术中发现,把握首次治疗时机和选择合理的处理方式极为重要.

    作者:宋华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CPC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CPC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CPC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re pulmona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1年4月我院内科122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责任护士、主管医生共同分析治疗效果与护理措施.结果:冬春季节急性加重期发生率高,慢性反复咳嗽、咳痰,进行性呼吸困难,并发肺心病与呼吸衰竭、喘息、自发性气胸、肺性脑病、情绪异常(低落或烦躁)及抑郁症.结论:对COPD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属正确认识COPD,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史冬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学校护理教育和临床护理实践的桥梁[1].实验教学在护理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占课程的1/2.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术操作技能,为实施整体护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随着护理模式的变革,对《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技能,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目前的高等护理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等院校中《护理学基础》的实验课设置的内容和结构不尽合理[2],笔者就《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设想.

    作者:余秋群;肖莉;苏小红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年轻恒牙畸形中央尖牙的几种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4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别采取定期磨除、加固、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124颗患牙,选择方法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畸形中央尖牙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促使牙根发育完成,以保存牙齿来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作者:张姗姗;李东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浅谈护理临床带教

    现代护理需要护士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护理.因此,临床护理教师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护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临床带教,使学生顺利适应护理角色,适应日新月异的护理模式,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 预防消极性条件反应的产生护生初次来到临床,一切都很陌生,我们应当给予热情和蔼的态度,使护生明白在本科实习过程中应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需要完成的基本操作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带着信心和决心去实习,努力把她的经历与积极事件相联系.如果老师态度粗暴、行为傲慢无礼、语言刻薄,那么护生就会形成对临床实习场所的消极条件产生反应、反感甚至厌恶,对学习临床实践知识失去兴致,产生害怕心理,更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尝试各种临床操作.

    作者:施伟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半夏泻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的疗效观察

    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是指胃切除术后由于失去幽门致胆汁反流而引起的胃炎.反流液呈碱性,故又称胃切除后碱性反流性胃炎.长期观察表明,胃切除术后慢性浅表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率达95%,其中大多数可能与胆汁反流有关.毕氏Ⅱ式术后的发病率高于毕氏Ⅰ式.胃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多于胃切除术后发生,主要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烧灼痛或胸骨后灼痛,进食后加重,服制酸药不能缓解;恶心、呕吐,呕吐物常有胆汁,呕吐常发生于夜间,呈非喷射性,呕吐后症状不能缓解,呕吐可随时间推移而减轻;部分病例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后期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本病为胃大部切除或胃癌根治术后常见的近远期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至今尚无较好的疗效.因此,术前应考虑并发本病的可能性,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已形成的残胃炎,重点设法阻止胆汁反流.本症以药物治疗为主,严重者可采用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以阻止碱性肠内容物反流入胃,但此手术尚未被公认用作预防措施.笔者近年来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8例,男30例,女8例,年龄20~68岁,病程15天~15年.胃溃疡及良性肿瘤17例,胃癌21例.手术方式:毕氏Ⅰ式14例,毕氏Ⅱ式24例.

    作者:赵克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57例功能性子官出血患者予妈富隆治疗,控制周期3个月后停药随访3个月.结果:57例患者均在服用妈富隆后72 h彻底止血,有效率100%.治疗后可使经量减少,经期和周期缩短至正常,合并痛经者可明显缓解,且不良反应小.结论:妈富隆治疗功能性子官出血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伟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 住院老年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退行性改变,机体总体功能障碍,思维紊乱、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感觉迟钝、视力下降及疾病迁延等均成为影响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1].评估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为老年患者营造安全的住院环境已成为目前护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将我院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科60岁以上住院老年患者共247例,其中70~80岁126例,80岁以上19例.2 住院老年患者的安全危险因素分析2.1 机体退行性改变:由于老年患者各器官功能逐步障碍,活动能力降低,以及肢体协调功能减退等有关,病房及走廊每日的清洁造成地面湿滑,病床的高度过高、宽度不够,入院后各项繁琐的检查均增加了此类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肖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现代医药卫生杂志

主管:重庆市卫生局

主办: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