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伟伟
目的:观察喜炎平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1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疗效确切.
作者:唐福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日常卫生、饮食、安全、服药、心理、睡眠障碍等方面的护理,可明显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周丽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诊疗指南(简称新版指南)已在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年2、3期刊出.新版指南在参考国内外新研究成果和相关诊疗指南(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更新.新版指南特点是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将对临床及科研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新版指南与2006年NAFLD诊疗指南有那些区别,现作以下解读.1 新版指南增加了NAFLD流行病学和自然史1.1增加NAFLD流行病学和自然史的目的:提高管理层、医务工作者对NAFLD发病情况及其后果的了解,以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好地做好NAFLD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作者:袁平戈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合并蛋白尿的疗效.方法:135例患者依就诊次序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d),贝那普利组(贝那普利,10 mg/d)以及联合用药组(每天20 mg阿托伐他汀和10 mg贝那普利).各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尿酸和ALT等指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压、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脂、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贝那普利组治疗后能显著下调患者的血压、血肌酐、24h尿蛋白量和尿酸(P<0.05).治疗后,与阿托伐他汀组或贝那普利组相比较,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脂,血肌酐和24h尿蛋白量的降幅显著(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具有满意的疗效,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群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CPC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CPC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罗雪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红霉素针剂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使用红霉素针剂30 mg/(kg·d),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针剂10 mg/(kg·d),观察两组用药5~7 d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率、安全性均高于阿奇霉素,值得儿科临床选用.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针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近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经验,就医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需要着力培养的几种能力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马翠;蔡昌启;罗万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5月我科行腹腔镜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42例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1年,血压均恢复正常范围.结论:经后腹腔途径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安全高效和恢复快的优点.术前准备充分、加强术后观察和及时处理,可有效减少和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是保证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作者:罗德婷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特点,为加强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病例.结果: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例前七位依次为外伤59.44%,脑血管意外5.12%,呼吸系统疾病4.03%,急腹症3.97%,中毒3.75%,死因不明3.64%,心血管疾病2.77%.结论: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与其他中心城市有很大差别,我院以外伤为主、死因不明病例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本地区外伤预防及救治体系建设,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知识,以降低致残率和院前死亡率.
作者:李声平;符晓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近年来,基础科学飞速发展,促进了血液学的研究,使血液病的治疗进展很快,如化学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血液分离、免疫治疗、造血因子的临床应用以及成分输血等[1].许多患者在化学治疗期间都需要通过皮下注射来注射某些抗肿瘤药物或粒细胞刺激因子,通常部位选择在上臂三角肌下缘.但在冬季,患者穿衣增加,要脱去衣袖甚至整件衣服才能进行药物注射,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还可能导致患者着凉、局部出血,药物未充分吸收等并发症.为此,笔者对血液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双侧衣袖进行改良,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白血病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0~75岁,平均51.5岁.选择上臂三角肌下缘进行皮下注射抗肿瘤药物或粒细胞刺激因子.征求患者的意见,愿用改良衣袖50例为A组,不愿用改良衣袖100例为B组.
作者:王慧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癫痫是儿科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之一,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左乙拉西坦为吡拉西坦的类似物,是一种具有全新抗癫痫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癫痫药物.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小儿癫痫包括4岁以下的小儿癫痫的治疗,显示了较好的抗癫痫疗效和安全性.本文就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体内药动学特征及国内近年来以左乙拉西坦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赵润;肖晓芸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比较腹腔镜下子官肌瘤剔除术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官肌瘤剔除术62例(腹腔镜组),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开腹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在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较传统经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全冬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畸形中央尖牙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24颗畸形中央尖牙,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别采取定期磨除、加固、盖髓术、活髓切断术、根尖诱导成形术等方法治疗.结果:124颗患牙,选择方法正确,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疗效满意.结论:畸形中央尖牙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促使牙根发育完成,以保存牙齿来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作者:张姗姗;李东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内镜检查作为一项侵入性诊疗技术,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内镜结构复杂,精密度高,材料特殊,存在许多管腔,不宜高温消毒,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某化学消毒剂浸泡消毒,加上其价格昂贵,容易出现因镜子少而使用频率高,冲洗不彻底,消毒时间不足等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可引起交叉感染的发生.故加强对内镜的消毒与管理在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1 胃镜使用后存在的危险因素1.1 自身腔内带菌感染:其感染主要是由于接受检查后定植在胃肠道内的正常菌属进入血液或其他正常无菌组织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
作者:曹艳;王雪琴;吕雪萍;兰春慧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1级或2级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本组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每日上午1次,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再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次,每日晚上1次,两组治疗共12周.结果:经治疗后4周、8周、12周,两组SBP 、DBP及PP均有所下降(P<0.01).治疗8周后,SBP、DBP及PP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SBP、PP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BP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血脂,无论组内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一定协同降压作用,可促进选择性地降低SBP和缩小PP,有利于血脂正常、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的治疗.
作者:阮力;向群;闻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危重患者常因诊断、治疗和检查需要进行转运,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仍然存在许多可以加重病情的因素,如剧烈震荡、呕吐物致呼吸道阻塞、氧气供给不足、静脉输液管脱出、突然心搏骤停、内脏2次出血、脑疝形成、坠床.院内转运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转运的患者有比平常高9.6%死亡率的危险[1],因此,转运途中的呼吸道管理尤为重要.通过对116例患者在转运途中加强呼吸道安全管理,将不安全因素降至低,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16例患者中,男70例,女46例;年龄12~82岁;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56例,经人工气道给氧者(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37例,面罩和鼻导管给氧者23例;其中转运途中出现氧饱和度低于90%者10例,心率增快高于120次/分者17例,经过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意外和病情加重.
作者:陈玥颖;杨文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与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9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其中,45例给予EN/PN支持治疗4周.结果:EN/PN支持治疗后临床痊愈15例(33.3%),好转23例(51.1%),无效7例(15.3%),总有效率84.4%.EN/PN支持治疗后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EN及PN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疗法,可显著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病情.
作者:张徽;秦谊 刊期: 2011年第23期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及发放等工作,是医院的灭菌中心,其中每一道环节出现问题都直接影响灭菌效果.2009年4月1日,卫生部颁布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等6项卫生行业标准,并于12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有一年余,我院贯彻落实6个规范,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存在问题1.1 医疗器械的交接管理问题:医疗器械来源于临床科室、手术室、产房等,供应室人员不熟悉包内的器械名称及用途,尤其是手术室和五官科,器械种类繁多,数量大,很难在短时间内熟悉,易出现交接错误.1.2 使用科室初步处理问题:临床科室使用后的医疗器械,未及时进行初步清洗,造成血液、黏液及污渍干固于器械表面,增加清洗难度,同时也影响了器械的使用寿命及该器械的灭菌质量,为临床医疗安全埋下了隐患.
作者:黄志英;徐碧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剖官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有效止血方法.方法:将200例同时行剖官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U及欣母沛250 μg.B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卡孕栓1 mg.C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素20 U并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400μg.D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官体注射催产索20 U并静脉注射催产索20 U.结果:A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B、C两组(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D组(P<0.05).结论:剖宫产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官体注射欣母沛与催产素止血效果好,其次是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与催产素,但与欣母沛相比可降低药品使用比例,对患者更经济、实惠.
作者:杨兴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有内镜止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栓塞术及射频微波止血术等,但对于出血较多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临床上仍予以鼻腔填塞止血法,且成功率高,效果明显,但填塞后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有的患者感到非常痛苦[1].进行人性化的关怀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尽快摆脱痛苦和恐惧的情绪,对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2010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鼻出血患者中行鼻腔填塞术65例,通过积极治疗和舒适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科室医患、护患关系融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65例,男34例,女31例;年龄9~77岁,中老年占80%,儿童、青年人占20%;外伤引起45例,鼻中隔偏曲8例,鼻腔、鼻窦、鼻咽部肿瘤各1例,高血压、心血管等疾病引起各2例,不明原因10例.单侧鼻出血51例,双侧鼻出血14例.
作者:杨仁满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