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璇;周顺;米红宇;买买提江·依米提;阿依丁·沙尔克提别克;丁红
近年来,我院收治四肢骨折伴颅内出血性损伤患者64例,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4例患者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52例,坠落伤6例,摔伤4例,不明原因2例.1.2 颅内出血类型:硬膜外血肿24例,其中<30 mL者6例,>30mL者18例;硬膜下血肿13例,>30 mL者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挫裂伤21例;脑内血肿、脑挫裂伤5例;脑室内出血1例.1.3骨折部位治疗:股骨干骨折6例,其中钢板内固定2例,髓内针内固定4例;肱骨干骨折12例,其中,钢板内固定4例,髓内针内固定3例,外固架内固定1例,夹板外固定3例,石膏外固定1例;尺、桡骨、胫腓骨骨折46例,手术内固定17例,石膏外固定18例,夹板外固定11例.
作者:冯勋安;李文敏;韦振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对本科实施的18例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90 min(70~170 min),估计平均失血量50 mL (30~85mL).术后5~9 d出院,平均住院6d.结论: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有望成为肾上腺良性疾病标准手术方法.
作者:彭潋;王毅;秦国庆;蒋鸿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在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白内障在老年人疾病谱中均占据主要地位,并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1],迄今为止手术治疗是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惟一有效方法[2].传统的大切口白内障手术损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近年来逐渐被超声乳化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所替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在操作过程中使用能量大,负压高,时间长,对角膜损伤大,引起术后近期内较重的角膜水肿,影响视力恢复[3].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是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主要方式,该手术不需要昂贵的设备,实用、安全、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1 临床资料2009~2010年人院手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并人工晶体植入术37例,男16例,女21例,年龄56~78岁,平均67岁,术后均有少许角膜水肿,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爱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针对医学院校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近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经验,就医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需要着力培养的几种能力素质进行探讨.
作者:马翠;蔡昌启;罗万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特点,为加强院前急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院前急救病例.结果: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例前七位依次为外伤59.44%,脑血管意外5.12%,呼吸系统疾病4.03%,急腹症3.97%,中毒3.75%,死因不明3.64%,心血管疾病2.77%.结论:攀枝花市院前急救病谱与其他中心城市有很大差别,我院以外伤为主、死因不明病例多.因此,应重点加强本地区外伤预防及救治体系建设,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及外伤急救知识,以降低致残率和院前死亡率.
作者:李声平;符晓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评价戊酸雌二醇用于官腔镜术后防止官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IUA及36例子宫纵隔患者行官腔镜检查和治疗后,放置宫内避孕环,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3d.术后随机分为3 mg组,6 mg组,9 mg组,分别给予戊酸雌二醇每日口服3 mg、6 mg、9 mg,每日3次.定期随诊,治疗结束后复查肝功,并在官腔镜下行取环术.结果:每日口服戊酸雌二醇9 mg组月经恢复率高,较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肝功均正常;2次官腔镜检查3 mg组有6例再次粘连,其余两组均无粘连.结论:戊酸雌二醇用于官腔镜术后防止IUA是有效的药物选择,每日9 mg口服效果佳,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杜或华;朱绍密;魏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现代护理需要护士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广泛内容的护理.因此,临床护理教师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护生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进行临床带教,使学生顺利适应护理角色,适应日新月异的护理模式,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1 预防消极性条件反应的产生护生初次来到临床,一切都很陌生,我们应当给予热情和蔼的态度,使护生明白在本科实习过程中应掌握什么、熟悉什么、了解什么,需要完成的基本操作有哪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习,带着信心和决心去实习,努力把她的经历与积极事件相联系.如果老师态度粗暴、行为傲慢无礼、语言刻薄,那么护生就会形成对临床实习场所的消极条件产生反应、反感甚至厌恶,对学习临床实践知识失去兴致,产生害怕心理,更不会主动学习,主动尝试各种临床操作.
作者:施伟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85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横结肠切除术4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切除术11例,结肠次全切除术2例,直肠癌行Dixon术26例,Miles术20例,中转开腹4例.结果:81例顺利完成手术,1例直肠中动脉出血、3例晚期肿瘤侵犯周围脏器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190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d.81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1~18(平均9)个月.1例Dixon术后8个月发现肝转移,1例Miles术后14个月发生会阴部转移.腹壁Trocar穿刺部位及小切口部位未发现肿瘤转移.结论:腹腔镜下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完全可达到与开腹根治术相同的效果.
作者:孙虎;朱建国 刊期: 2011年第23期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常见以及较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科于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645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共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645例,其中男421例,女224例.年龄32~78岁.术前腹部彩超检查证实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胃镜确认为食管静脉曲张,其中食管重度曲张542例,中度曲张92例,均有红色征阳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0例.1.2 方法:常规先行胃镜检查,然后进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作者:左春花 刊期: 2011年第23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在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早提出并应用此方法[1].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目前,PBL教育已经开始成为我国医学临床教学改革探索的新方向.PBL医学教育是指在临床前期课程或临床课中,以临床病人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其特点是打破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塑造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等为教学目标的教育方法.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得到世界医学教育界的肯定,并被全世界许多所医学院校采纳.如今,在我国亦已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应用.我们在呼吸内科教学中引入了PBL医学教育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践过程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陈泉芳;邹小英;姚冬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湛江市各个菜市场及超市销售蒜头的抑菌能力.方法:制备蒜头提取液,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蒜头提取液的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蒜头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范围分别为8~256 μg/mL、8~256 μg/mL、16~512μg/mL和4~64.μg/mL.MIC的平均值分别为60.5μg/mL,89.5 μg/mL、139 μg/mL和20.75 μg/mL.结论:本地区的蒜头提取液的抑菌能力参差不齐,但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
作者:刘军;杨锦荣;李国明;徐珠锦;邵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肿瘤,其中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高发年龄50~70岁,男女比例4∶1.目前手术治疗是膀胱肿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应用膀胱药物灌注,通过抗肿瘤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杀伤术后残留的肿瘤细胞、微小病灶或原位癌,从而减少膀胱癌复发机会.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对膀胱癌术后的患者51例进行膀胱灌注,经临床随访观察,病情得到控制,术后复发率为8%,现就膀胱药物灌注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1例,其中男40例,女11例,年龄40~76岁,平均58岁,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40例男性患者中因前列腺增生所致的下尿路梗阻27例,6例老年女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道括约肌松弛.
作者:蔡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很高,在康复期及早采取积极有效护理对策,可以大大减轻疾病和损伤导致的残疾程度,大限度的康复,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本文对早期护理在脑卒中运动康复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及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李咏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病历质量管理是医院医疗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病历质量检评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总结了我院实施电子病历10年来病历运行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刘晓刚;况再宏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分析我院计划免疫预防接种不及时的原因.方法:通过对2009年1066名儿童0岁组卡片进行查卡、清卡、剔卡.结果: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缺乏,对预防接种不重视,对疫苗接种认识有误区,预防接种信息不对称,儿童患病以及医护人员与儿童家长沟通不到位都可能影响儿童不及时进行预防接种.结论:只有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才能有效的保证疫苗接种率,防止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真正的保护广大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潘光荣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红霉素针剂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将1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使用红霉素针剂30 mg/(kg·d),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针剂10 mg/(kg·d),观察两组用药5~7 d后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显效率、安全性均高于阿奇霉素,值得儿科临床选用.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 specific enolase,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4例肺癌组,46例健康对照组,33例肺部良性疾病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CEA、NSE、CYFRA21-1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肺癌组的三项肿瘤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疾病和健康对照组.CEA、NSE、CYFRA21-1分别在腺癌、小细胞癌、鳞癌中表达水平高,其阳性率分别为82.6%、81.3%、68.6%,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项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敏感性明显高于单项标志物.结论:血清CEA、NSE和CYFRA21-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对肺癌的诊断,并对组织分型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聂青松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研究高校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利用2010年某高校职工健康体检及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33.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性别间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病与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运动、体质量、腰臀比及血脂异常有关.结论:高校职工为高血压高发人群,应加强高校高血压防治工作的宣教力度,合理营养,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
作者:戴引;向传明;蒋明伦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高密度骨算法在眼眶壁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一年来因眼部外伤行CT检查,经高密度骨算法、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图像重建后确诊的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眼眶壁骨折病例中:左侧眶壁骨折31例,右侧眶壁骨折25例,双侧眼眶壁骨折3例,复合型骨折7例.结论:高密度骨算法及多平面重组、三维容积重建是诊断眼眶壁骨折简单、有效和明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2006年5月~2010年5月,东汽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7例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行静脉溶栓或转院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recutom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患者,制定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schemia,TIMI)危险评分,规范化治疗,动态观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17例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中TIMI评分低危者6例,全部采用静脉溶栓,无死亡;高危者9例,死亡2例,死亡率22.2%;极高危者2例,死亡1例,死亡率50%,3组之间院内死亡率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明显改善了心肌梗死预后,大大降低了死亡率.TIMI危险评分能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指导基层医生选择治疗方案,为进一步PTCA创造条件.
作者:杨吉林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