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启明
目的:分析探讨对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54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常患者应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对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统计。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1次成功,患者的眼压得到很好的改善,视力得到较大的恢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发现,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加长,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较差,且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更大。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创伤小、恢复速度快。
作者:杨德万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前臂血肿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右前臂血肿的1例患者,即予桡动脉穿刺内口以上2cm压迫、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抬高患肢、间断冰敷、硫酸镁湿敷,局部水疱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进行抽吸、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积极换药、抗生素静脉滴注等对症处理。结果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右前臂疼痛消失、无红肿、皮温正常,水疱结痂愈合。结论对年龄大、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在行PCI治疗时,术者手术操作时应小心谨慎,选择合适的鞘管及导丝,正确的穿刺和压迫止血方法。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压迫止血的效果和生命体征。
作者:王秋池;屠艳梅;李惠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痴呆疾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法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以及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MMSE功能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盐酸多奈哌齐药物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邓宏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血凝酶在老年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血凝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与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血凝酶治疗老年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奥曲肽治疗。
作者:孙春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特点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状况及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5月施行剖宫产手术的5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心理状况及身心健康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理状况及身心健康明显高于对照组(<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剖宫产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减少不良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作者:吴雅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观察我院利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来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从2013年1月~2015年1月以来一共有64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常规组32例。治疗组采用药物综合治疗的方法,并且联合心理干预进行综合治疗。常规组也有32例,应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效率为93.75%,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68.75%。结论利用药物综合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治疗青少年的抑郁症,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治疗效果。
作者:熊静;陈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在长期建设发展和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具有医院特色的文化氛围、精神力量、整体形象、职业道德和行为方式,是文化与经济的结合。
作者:朱卫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血胆红素、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因胸痛就诊患者207人,入选患者均行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水平检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积分,根据积分分为4组(0~1分,2~20分,21~40分,大于40分),分析不同积分的胆红素与尿酸的差别。结果随Gensini积分增加,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下降,而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通辽地区蒙古族患者胆红素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有明显相关性,尿酸检测与冠脉病变程度无相关性,在蒙古族患者中胆红素对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吴哲;宝云龙;洪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工业文明的不断深入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满足的同时,对精神和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健康密切的医疗服务行业的质量的期盼也越来越大,如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也成了每个医院领导者及每个医务人员深思的话题。通过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良性沟通率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方法通过对医院的几种不同的沟通方法的对比及医院几种常见的沟通场景的比较,证实使用职业对话语的重要性。结果职业对话语可降低医务工作者彼此的防御心理,营造一个更轻松的氛围,有利于护理工作。结论规范化的职业沟通与更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配合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李晨晨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从医院随机抽取共102例进行剖宫产的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a、b、c三组,每组34例。a组进行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c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分析这三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患者满意度b组为88.2%,c组为100%,手术成功率b组为91.6%,c组为98.6%,明显高于a组的满意度64.7%和手术成功率8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以及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正确理解剖宫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保始终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护理手段都能够增加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肝脏实质密度减低在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经临床治疗或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观察患者在初诊时及治疗后肝脏实质密度及其变化情况。结果120例急性胰腺炎,其中轻症胰腺炎86例,肝实质密度减低12例,正常74例;重症胰腺炎3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24例,正常10例;重症胰腺炎经临床治疗后CT复查,24例肝实质密度减低患者,治疗后肝脏密度恢复正常18例,持续低密度2例,临床治愈或好转;2例死亡及2例因病情加重外传院病例,肝脏密度进行性减低。结论肝脏密度减低是重症胰腺炎重要征象之一,对重症胰腺炎诊断、分型、临床疗效评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颜家刚;吴玉林;阳建行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全喉切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全喉切除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时间为4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给予家庭随访,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随访结束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评定量表(ESCA)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自护知识水平的差异。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ES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说明两组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随访结束后,实验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ESCA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全喉切除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王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分析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的表现,探索其影像学表现的特征,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X线平片、CT和MR的表现。其中X线检查17例,CT检查15例,MR检查20例,MR增强扫描13例。结果22例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男性8例,女性1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8.9岁。发病部位院股骨远端13例(13/22,59.1%),股骨近端2例,股骨干1例,胫骨远端1例,胫骨近端1例,肱骨近端1例,跟骨1例,髂骨1例,髋臼1例。X线和CT表现院溶骨性骨质破坏21例(21/22,95.5%),长骨病例中表现为偏心性生长的16例(16/19,84.2%),表现为硬化边缘13例(13/22,59.1%),内见残留骨或骨性分隔11例,病理性骨折2例,出现骨膜反应1例。 MR表现院20例MR检查病例中,髓腔受累范围均超出骨质破坏或软组织肿块范围,并均伴有周围组织水肿;所有病例中伴有软组织肿块19例(19/22,86.4%),伴有出血或囊变10例;增强扫描病变边缘强化明显,实性成分呈不均质强化,囊变成分不强化。结论骨原发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好发于股骨远端,常表现为长骨端偏心性、溶骨性骨质破坏,髓腔广泛受累,并伴有软组织肿块及周围水肿,多数可见边缘硬化,部分可见囊变坏死,骨膜反应少见。X线平片、CT和MR均能显示病变的部分特点,综合分析有助于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娄江华;张珍珍;李晓栋;李海婷;高丽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程及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119例我院产科收治的即将分娩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59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二产程时间、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大小。结果观察组第一、二产程时间[(10.12±0.78)h、(1.11±0.32)h]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59±1.22)h、(2.02±0.43)h(<0.05);产时出血量(166.18±14.39)mL、产后出血量(106.72±7.28)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20.29±22.10)mL、(206.37±15.59)mL(<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量,促进母婴预后。
作者:赵姗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这一病症,探究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其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的8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均等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0例。试验组给予患者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缩宫素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个组别,分析治疗后患者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的情况以及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后,根据每组患者治疗后的出血率进行对比,其中试验组的出血量很大程度上低于对照组的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由于前置胎盘剖宫产所引起的产后出血症状,显示临床效果较好,且并发症较少,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出血量和痛苦的感受。
作者:沈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究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88例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施心理护理的手段和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分为观察组(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只常规护理),两组人数分为48例和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注重心理护理干预后,在病程恢复、情绪改善。社会实践能力上都要明显比对照组占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内科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其预后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王秋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信号与系统》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要求,课程梯队经讨论研究,将本课程由中文教学改为双语教学,并进行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教学实践工作,同时课程梯队的授课教师也接受了双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效果和学生反馈情况表明,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和英文听、说能力等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得到促进和加强。
作者:李霞;张旭;耿新玲;吴葛铭;李春林;张璐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测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血浆心钠素(ANP),患者脑钠素(BNP)的变化,给PCI的疗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指标。方法 AMI患者行PCI治疗组34例与PCI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分别在AMI后1d,1w,2w后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超声心动图EF,2w恢复期血浆ANP和BNP水平,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AMI的早期阶段,两组血浆ANP和BNP水平均显著增加,两组相比血浆心钠素(ANP)和射血分数(EF)的相关性不显著,恢复期血浆BNP治疗组明显下降,EF值明显增加,均显示负相关。结论 EF值的降低与AMI后心室重塑的血浆BNP水平升高,且两呈负相关。 PCI可以预防和改善心室重构,血浆ANP浓度可作为评价BNP心功能改善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尹晓姝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以供临床用药参考。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2015年间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月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39/4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0%(32/40);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治疗前为(156.82±8.47)mmHg、治疗后为(132.54±7.26)mmHg,舒张压治疗前为(96.74±6.15)mmHg、治疗后为(82.61±6.23)mmHg;对照组患者收缩压治疗前为(157.15±8.61)mmHg、治疗后为(138.35±7.58)mmHg,舒张压治疗前为(96.88±6.50)mmHg、治疗后为(86.35±6.72)mmHg;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不适4例、头痛2例、面色潮红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7/40);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胃肠道不适3例、头痛3例、面色潮红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4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0.05)。结论本文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在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刘志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氯胺酮在烧伤患者换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中选取2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氯胺酮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氯胺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的血压和心理在给药前、给要后、换药结束后20 min有明显的升高,而试验组患者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实验组患者在呕吐、神经精神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氯胺酮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而言,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氯胺酮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对患者呼吸循环造成的不良影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