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抚和触摸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丁莉华

关键词:安抚, 触摸, 护理, 眼科手术, 应激状况
摘要:目的:探讨安抚和触摸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例136例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安抚和触摸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心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收缩压差值、心率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安抚和触摸护理对眼科手术患者应激状况和护理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可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浆细胞性乳腺炎95例诊治分析

    浆细胞性乳腺炎主要发生在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近年来又称乳腺导管扩张症,是一种以乳腺导管扩张伴浆细胞浸润为基础的乳腺良性感染性疾病,占乳腺疾病的4%~5%[1]。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临床多表现为乳头溢液、乳腺肿块及乳腺炎症,其在临床治疗上处理不当易复发,出现乳管瘘因长期不愈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2]。现将我科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95例浆细胞乳腺炎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明刚;刘莎;郭丽英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超声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研究超声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10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附件包块的青春期女性。分析100例患者附件包块的超声特征以及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100例患者中,有88例为良性病变,7例为交界性,5例为恶性。88例良性病变主要以瘤样病变和卵巢良性肿瘤为主。7例交界性以及5例恶性,主要以上皮性肿瘤和生殖细胞为主。良性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4%,良性生殖细胞肿瘤诊断符合率高。瘤样病变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91%,交界性以及恶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41.66%,其中上皮性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0%,生殖细胞肿瘤超声诊断符合率为50%。结论超声诊断对青春期女性附件包块具有可靠的应用价值。

    作者:闫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脏生化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检查中的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心肌缺血,故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一种发达国家中较为常见的致命性心脏病,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独生子女制度的严格执行,导致我国社会结果老龄化严重,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1]。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特点较为特殊,主要在于老年患者发病时危险因素容易聚集,多种影响因素会相互影响,共同协作影响患者的心血管病变发展速度,导致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引起患者的多种脏器的功能性衰竭,甚至是死亡[2]。所以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患者的住院期间对其进行精确的临床病情预测十分重要。目前临床诊治老年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包括如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等指标检测等。其中采用心脏生化标志物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近几年兴起的一种预测价值较高的临床无创检测方法,本文现就心脏生化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临床检查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郑志勇(综述);张爱东(审校)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对妇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家庭式沟通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临床上妇科护理的患者满意度,助女性患者构建健康幸福的生活。方法从2010年8月~2013年12月时间段内来我院就诊的妇科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50例对照组患者所接受的是常规妇科护理,另50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妇科护理的基础上,将融入家庭式沟通护理。护理结束后对对比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对所接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共5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之后,对照组50例患者治愈30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6%;观察组50例患者治愈47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100%;两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妇科护理的满意度统计结果为院对照组患者对妇科护理的满意度为54%,观察组患者对妇科护理的满意度为76%。两组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妇科疾病来说,如能在进行常规妇科护理的基础上,融入家庭式沟通护理,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妇科疾病患者的治愈率。

    作者:田俊荣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胃溃疡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疗程为2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具显著性,且数据差异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三联疗法与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都能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更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祁海龙;杨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肩关节功能恢复率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行综合康复护理可有利于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蒋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1例晚期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护理体会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健康。肝癌通常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其临床表现复杂,部分患者可合并一种或多种伴癌综合症,低血糖是严重的伴癌综合症之一,因易与肝性脑病混淆,易被医护人员忽视。研究显示,肝癌患者多合并有糖代谢异常,二者之间关系密切且相互影响[1]。本文通过我科一例晚期肝癌合并低血糖昏迷患者护理的分析,以及相关文献的学习,旨在提高医护人员对肝癌合并低血糖的认识,有效的预防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作者:程利会;陈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慢性稳定性舒张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研究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由于任何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而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于同期的其他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21世纪重要的心血管事件[1~3]。根据左心室的射血分数分类,心衰可分为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西医的临床研究还未证实有对HF-REF有效的药物,但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却别有体会。

    作者:曹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3年食管癌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访6个月无异常。结论护理人员的严密观察和正确护理对食管癌根治术后的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徐志娟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中医辩证施治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偏头痛的中医辩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偏头痛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辩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有效率为81.8%,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的6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偏头痛病患而言,采用中医辩证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丽萍;任清知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施行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社区的8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洪利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4例急性腹痛急诊诊治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高患者的急诊诊治水平。方法对2014年1月~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就诊的204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4例急性腹痛患者中,腹腔内脏器疾病所致急性腹痛190例(93.14%);腹腔外脏器疾病所致急性腹痛8例(3.92%);全身性疾病所致急性腹痛5例(2.45%),内科疾101病例(49.51%),外科疾病97例(47.55%),妇科疾病5例(2.45%),不明原因1例(0.49%)。结论急性腹痛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部分病例症状、体征不典型导致诊断困难,急诊科医师应掌握全面的临床知识,高度重视疾病的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漏诊,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朱伟民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解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30例)与消心痛组(30例),消心痛组患者采用口服消心痛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且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叶堂;甘旭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和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前和手术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是否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和促进内瘘成熟。方法选取2015年3月~5月48例我科行动静脉内瘘手术住院患者,其中24例为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另外24例为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和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内瘘通畅情况、养成期限、住院期限、医疗费用等方面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取完善的系统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缩短术后养成期,减少医疗费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堂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75例腹腔镜组和75例开腹组。对比①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②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③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①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有差异(<0.05)。②腹腔镜组无1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开腹组术后发生1例胆漏、1例切口疝、1例呼吸道感染。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6%,结果比较有差异(<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时,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疼痛感低、患者恢复时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巴雷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胆囊息肉疾病的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疾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8例胆囊息肉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胆囊息肉疾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病例诊断,炎症性息肉45例,胆固醇性息肉19例,腺瘤性息肉8例,腺肌瘤4例,胆囊腺癌2例。除2例胆囊腺癌外,8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胆管损伤、腹腔积液、出血及胰腺炎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未发现息肉复发及癌变病例,本组全部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疾病效果显著,术中需明确辨认病变组织,严格操作手法,避免伤害邻近器官,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曾方泽;马真荣;李文乾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STF测试技术在监测全自动器械清洗机清洗效果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可复用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12月的手术室产科包器械300筐,分对照组(加酶常规机洗)、试验1组(酶液预浸泡+加酶常规机洗)、试验2组(酶液预浸泡+不加酶机洗),每组各100筐。结果对照组合格率为93%,实验1组合格率为99%,实验2组合格率为86%,三者差异有显著性(2=312,<0.05)。结论多酶清洗液浸泡后再行全自动清洗机常规清洗能显著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有效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STF测试技术能有效监测全自动器械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王红娣;钱玲玲;张海英;张轶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体温变化与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患者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相关性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寒颤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麻醉患者正常的体温下麻醉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能够有效缩短,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会极大降低,临床应尽可能为患者保持正常的体温。

    作者:何晶晶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及阑尾联合切除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26例,行腹腔镜单纯阑尾切除术(阑尾组),另收集急性阑尾炎合并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者22例,行腹腔镜胆囊联合阑尾切除(联合组),比较两组术后是否使用止痛剂、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比较。结果行48次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中转开腹,两组从手术时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0.05,从术后是否使用止痛剂、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白建华;陈刚;朱新锋;赵英鹏;刘其雨;李立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本次研究总结出针对膝关节骨关节炎病症患者进行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的治疗,对长期的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采取对绵阳市中医医院风湿科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要从医院已经确定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所有患者中找到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然后进行不定标准的分组,一部分患者采取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方式进行临床观察。另外一部分患者进行常规的消炎类药物进行控制,并且针对关节炎的症状进行止痛的口服药物持续作用。这部分患者还需要采取西药注射的手法,将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临床观察注射。将72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36例,之后进行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观察,并且将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治疗效果的后续成绩,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追踪记录。结果进行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随后能够明显的观察到其中两组采取的治疗效果高于传统治疗手段的组别,而且从后6个月的观察过程中也明显的呈现出较低的复发率。其中两组的值均<0.05。结论根据临床治疗观察,可以发现电针结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注射方式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对于患者后期的复发率有干预作用。

    作者:钟晓鸣;古英;王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