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研究进展

吕剑萍

关键词:慢性盆腔疼痛, 盆底康复治疗, 诊治进展
摘要:慢性盆腔疼痛是妇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隐匿,病因涉及妇科、泌尿、消化、神经、外科等多门学科,表现形式多样,诊断困难,且易受心理因素的干扰,临床上以药物、手术及盆底康复治疗为主,但尚无确切的治疗方案,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随着慢性盆腔疼痛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因此,明确慢性盆腔疼痛诊断、有效地进行治疗已成为广大患者的迫切需要,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卒中患者肢体瘫痪治疗期间给予康复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在本院行康复治疗,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康复护理程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0.05。结论卒中患者肢体瘫痪康复治疗期间,给予对应的康复护理程序,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推广该护理模式。

    作者:刘亚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肌氨肽苷联合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采用肌氨肽苷联合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畸形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肌氨肽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早期针灸及康复治疗,然后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30 d的系统治疗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肌氨肽苷联合针灸和康复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王瑜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4年1月~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疼痛探讨护理体会。结论通过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护理,针对产生疼痛的各种原因,进行针对性的疼痛护理治疗,可有效缓解骨科患者的疼痛症状,对骨科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董雨青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结果的对照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显微镜常规尿检验与尿液干化学分析结果对照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2月整理的1850份尿液样本进行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查,观察两种方式检验的效果。结果通过检验后,尿液干化学分析方法对红细胞的阳性检测率稍微高于显微镜检验,另外,在尿蛋白以及白细胞方面显微镜的阳性检验率稍微高于干化学分析。但是从总体而言,三者没有明显差异性(>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常规尿检验两种方法可以进行互补,将两者联合使用,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检验结果。

    作者:尚娟;李学义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苏醒时间、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术中安全性更高,治疗更为彻底,能够提高患者远期生活质量,该种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志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三臂卡环作用于金属冠的循环疲劳性能对比

    可摘局部义齿是牙列缺损中普遍采用的修复方法之一。临床上常可见到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在金属全冠上。义齿在经过长期摘戴后,会引起磨损及卡环固位力的衰减。本实验在钴铬金属冠上设计钴铬合金三臂卡环和纯钛三臂卡环,在有无唾液浸泡于0.25mm倒凹深度,反复摘戴,对其趋势进行观察。并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冠在实验前后特定区域的磨损状况,从而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康小明;兰旭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乙肝病毒基因型、变异、P53与HCC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HBV病毒基因型、变异位点1762/1764和1896、p53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肝癌的发病机理,为肝癌的防治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及测序法检测慢性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和乙肝合并肝癌患者共78例血清标本的HBV基因型及变异位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4组肝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半定量积分法进行结果判断。结果①在78例慢性HBV感染者中基因型B型为31例,占39.7%(31/78),基因型C型为47例,占60.3%(47/78),基因C型在ASC、CHB、LC、HCC四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2.9%(6/14),50.0%(15/30),64.3%(9/14),85.0%(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6,p=0.038)。②在ASC、CHB、LC、HCC四组中,在ASC、CHB、LC、HCC四组中,基因C型HBV感染者发生BCP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7.1%(8/14),53.3%(16/30),57.1%(8/14),60.0%(12/20),发生PC变异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分别为50.0%(7/14),43.3%(13/30),57.1%(8/14),55.0%(11/20),两种变异均多于基因B型感染者,且除ASC组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③p53蛋白的表达,以LC组高(阳性率100%),其次是HCC组(70.0%)、CHB组(70.0%)、ASC组(6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将LC、HCC组相加(82.4%)与ASC、CHB组相加(68.2%)后比较发现,p53蛋白在二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p53蛋白在LC组、HCC组病例中强阳性表达多于CHB组和ASC组。4、ASC组、CHB组和HCC组基因C型HBV感染者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8/14),56.7%(17/30),60.0%(12/20),大于基因B型感染组,即7.1%(1/14),13.3%(4/30),1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ASC、CHB、LC和HCC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的HBV感染者BCP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71.4%,71.4%,85.7%,PC变异阳性的比例分别为66.7%,52.4%,64.3%,57.1%,均高于BCP、PC变异阴性感染组。结论 P53基因突变可能与HBV金银C型、BCP、PC变异有相关性,与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作者:张禄;杨春霞;徐丽;杨微波;张艳梅;范晶华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新疆乌鲁木齐市某电厂接尘工人及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损伤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某电厂工人肺功能状况进行检测分析,了解电厂职业环境因素对作业工人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监测分析625例电厂工人肺功能指标中的VC、FVC、FEV1、FEV1/FVC的异常情况,并与工人的年龄和工龄予以分析。结果年龄≤45岁工人肺功能轻度损害比例2.89%,中度损害比例13.04%,重度损害比例1.45%,年龄>45岁工人肺功能轻度损害比例7.14%,中度损害比例19.64%,重度损害比例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工龄≤20年工人肺功能轻度损害比例3.13%,中度损害比例10.94%,重度损害比例1.56%,工龄>20年工人肺功能轻度损害比例6.56%,中度损害比例21.31%,重度损害比例1.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接尘工龄和年龄是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亮;蒋艳;路宝利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及社区护理探讨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卒中危险因素,探讨其社区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社区于2013年5月~2014年6月新增高血压脑卒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体重指数、治疗依从性两方面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给予患者社区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高血压脑卒中患者中院BMI≥25患者的构成比显著高于BMI<25(<0.05);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构成比显著低于治疗依从性较差构成比(<0.05)。经过6个月社区护理干预后,在BMI≥25、BMI<25、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依从性较差三个方面,差异显著均<0.05。结论治疗依从性、BMI与高血压脑卒中发病存在正相关性,应针对性给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患者肥胖发生率,以改善预后。

    作者:顾燕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的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5年1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毒症老年患者中随机性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对于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在控制患者血糖,改善患者肾功能的同时,也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曼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慢性泪囊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护理经验,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160例(18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实施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149例(183眼治愈),1例复发,再次经泪囊鼻腔吻合术治愈,治愈率为99.5%。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做好慢性泪囊炎的术前术后护理非常重要,既减少了各种感染的机率,又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春林;唐双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2012年某市机关人群体检超重人群的疾病相关性调查

    目的:2012年对某市机关人群进行体检,调查超重人群与疾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人群超重的原因及其危害。方法采取整体调查的方法,对某市机关679人进行全身体检,体检内容包括一般检查(内科、外科,眼科,口腔,五官科等),采血化验、彩超,心电图,动脉功能等检测,以评定超重人群与各种疾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679人进行检查后得知,超重人群为224人,占总数的33.1%,超重人群中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占27.2%,泌尿疾病占8.4%,神经类疾病占9.7%,骨科类疾病占12.8%,男性患病人数多余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大,超重人群患病的几率也随着上升,体内代谢也出现一定程度的紊乱。结论超重人群患有相关性疾病的概率高于健康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体重超重对人体构成较大的危害,导致体内代谢紊乱,从而增加了疾病的发病率,因此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黄萍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在生理职能、机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等生活质量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实施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吴红红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1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有明确剖宫产史,入院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妊娠物与子宫切口关系,并进行动脉栓塞治疗,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混合型(不规则胚囊+团块)患者百分比少,与其他分型相比,差异显著<0.05。不均匀质团型距浆膜层距离小,与其他分型相比,差异显著<0.05。治疗前后比较,患者RI、β-hCG ng/ml变化均显著<0.05。结论瘢痕妊娠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准确性较高,对于改善瘢痕妊娠预后具有重要作用,应作为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作者:康彦琳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Transurethral electrovaporization of prostate,TVP)治疗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014年本院救治的列腺增生患者,均给予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3±12.2)min,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为(26.8±3.3)g,发生闭孔神经反射、TURS各1例,每位患者膀胱冲洗时间为48h,留置导尿管时间为3d,术后均住院7d。所有8例患者,有3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暂时性尿失禁,1例患者术后1月内发生继发性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对患者IPSS、PVR、QOL分析显示,均比术前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于临床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蔡斌林;范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47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探讨预防措施,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4年3月先后收治的产后出血病例47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①试产时间过长或(和)巨大胎儿居多,致宫缩乏力和软产道损伤性出血为主要原因。②低置胎盘为剖宫产急性出血常见的高危原因。③部分隐匿性产后出血极易被临床疏忽。结论针对产妇具体情况,及时与临产妇及其家属沟通,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避免产程过长,提高识别、处理难产的水平和手术质量,增强责任心,加强产后监护,是及时发现并减少产后出血的关健。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产后出血影响产妇健康、甚至危及产妇生命,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4年间产后出血病例的临床原因,以期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吴艳竹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解析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60例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30例)与消心痛组(30例),消心痛组患者采用口服消心痛治疗,氯吡格雷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氯吡格雷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且氯吡格雷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消心痛组(<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叶堂;甘旭军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试验护理疗效进行统计分析,探究健康教育模式是否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具有临床护理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住院的患者120例。将120例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对其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模式下,加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疗效的对比。结果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常规临床护理,不仅能有效缓解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而且在对患者及家属护理满意度调查中,获得了高达96.67%(58例)的满意度,较之常规护理方式的55%(33例)满意度,有着明显的优势。结论健康教育模式在护理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减缓患者抑郁、焦虑程度,在满意度上也能有效的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毛钰彦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产科护理风险案例中应用品管圈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妇产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康教育、新生儿护理和孕产妇护理三个品管圈活动小组,然后就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缺陷发生率、孕产妇满意度和孕产妇知识掌握率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和分析。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以后,胸牌丢失和手圈丢失等情况的发生率较之品管圈活动前有了显著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0.05);孕产妇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品管圈活动之前也有显著的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柴油(<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作用于产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能够在降低护理缺陷发生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借鉴。

    作者:谢文芬 刊期: 2015年第41期

  • 胃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追踪观察胃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12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的45例无饮酒习惯急性胃穿孔患者行胃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术后对患者进行追踪观察10年,每年行复诊及胃镜检查,分析其并发症。结果胃镜检查修补处完全愈合,本组均无再发溃疡。结论胃穿孔穿孔环形切除修补术为简单有效的急诊治疗胃穿孔的手术方法。

    作者:魏广艺 刊期: 2015年第41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