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

余涛;纪小枫;渠继武;史方悌;王炜;杜威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膝关节持续性疼痛, 全膝关节置换术, HSS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对60例80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4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20例40膝。骨性关节炎(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5例)。膝关节持续性疼痛,关节畸形包括膝内、外翻畸形,屈曲挛缩畸形。56例(76膝)成功随访,随访时间4月~3年。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随访患者术后在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疼痛缓解方面效果显著。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0o,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1.43分,优良率达95.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功能受限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膝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研究

    目的探讨燕山地区功能社区对高血压规范化的管理研究。方法2014年5月~7月燕山医院对燕山办事处职工3781人进行体检,其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有984例,观察患者在给予高血压的规范化管理后,临床上的病情变化。结果对社区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给予规范化的管理控制,其病情得到明显的控制与好转。结论主动服务功能社区做出社区诊断对社区高血压给予规范化的管理,对疾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以及服药的依从性上都有推动的作用。

    作者:韩秀武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各种原因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下治疗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方法2013年5月~2015年4月我科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予以急诊内镜下治疗的患者253例,于入院2~12h内行急诊内镜下止血治疗。治疗前后给予严密的护理配合,同时对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密切观察、分析并予以心理干预。结果253例患者经内镜治疗止血成功,经过急诊内镜下治疗痊愈出院229例,转外科行手术治疗17例,7例死亡。内镜止血成功率达97.23豫,再出血率为3.22豫。所有患者术后均未见穿孔、狭窄、脾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治疗前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全面的准备工作、术中治疗的密切配合与仔细观察生命体征、术后严格的生活护理与饮食管理等全过程护理措施,是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公悦;邱露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创伤性膈肌破裂22例临床诊治体会

    创伤性膈疝多伴有多脏器损伤(由于病情严重复杂(术前不宜做过多检查(因此容易漏诊膈疝)膈肌破裂后破口大小不同(疝内容物不同(会出现不同症状(常见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呼吸、循环、消化道症状;伴实质脏器损伤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体检有纵隔移位、胸部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呈鼓或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或胸部听到肠鸣音。创伤性膈疝临床少见,漏诊率较高。对失血性休克者术中尤应细致探查,防止漏诊,病情相对稳定者应行X线检查,如伤侧膈肌上升,膈上有气泡,有密度增高影,心脏、纵膈向健侧移位,伤侧出现线状或弧状肺不张等均提示膈疝形成。不典型病例可行消化道造影,慢性病例应行CT检查。

    作者:刘成涛;赵文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进行临床分析,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4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聚微波疗法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实验组患者的宫颈炎复发率与对照组之间没有差异。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宫颈炎复发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宫颈炎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巨大儿270例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270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和结局减少母儿的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为巨大儿)27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在这期间我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儿270例作为对照组(2500g≤出生体重<4000g)。回顾性分析两组孕产妇的合并症、宫高、腹围及分娩前B超检查数据以及胎儿的分娩方式和分娩并发症,并将其进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合并症、平均孕周、宫高、腹围和B超检查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分娩后母儿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孕妇合并糖尿病和孕周、宫高、腹围和B超检查(包括胎儿的双项径、股骨径和胎儿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根据产妇及胎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将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红蕾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凝血功能的改变与肝硬化及其病变程度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研究凝血功能的改变与肝硬化及其分级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不同Child 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58例肝炎患者及39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研究凝血指标与肝硬化Child pugh评分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硬化组不同Child pugh分级的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级的APTT、FIB均高于A级及月级;PT与Child pugh评分呈正相关(<0.05)。结论凝血指标一定程度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能力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监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患者病情评估、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春香;华应舒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8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内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0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3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综合护士干预对老年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文琴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影响因素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所发生的30例手术室护理缺陷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和研究,对各类安全隐患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0例不良事件是由于医护人员工作时态度不认真、责任感不强造成;其次,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法律知识欠缺也占了8例;另有7例不良事件是由于医院本身的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还有5例患者是由于无心理上的辅导和术后的健康指导而造成。结论加强医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教育,提升医护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培养医务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医院对手术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改进出适合医院手术室发展的管理办法,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是降低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白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45例观察组和45例对照组。对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则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为28.89%,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0.05。结论采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作者:潘信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康复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康复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终末期肾病并接受透析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配合针对性的康复管理干预)和对照组(仅仅采取常规管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躯体改善情况,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Karnofsky活力指数分别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会功能以及活动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ALB)明显高于对照组(<0.05),但两组患者的尿素清除指数(Kt/V)、血红蛋白(Hb)浓度指标并无明显差异(>0.05);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SDSS评分以及Karnofsky活力指数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根据ICF理念加强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康复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作者:孙林成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观察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在重症狼疮性肾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所接收治疗的62例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全部患者都要采用肾活检,后期采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间断环磷酰胺、替麦考酚酯进行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双重血浆置换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变化、免疫学指标、SLE-DAL,、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以及随访3个月的血清学以及免疫学检测指标,治疗后显著优于治疗前,<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治疗后,只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对症治疗后,血压恢复正常,还有1例患者出现导管感染,将导管拔除后,感染消失。结论对于重症狼疮性肾炎患者,采用双重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降低狼疮活动,快速有效的清除自身抗体,改善肾脏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邱瑜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探讨并分析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雾化吸入的治疗过程中护理的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口腔护理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为97.1豫,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为45.7豫,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进行联合护理后,效果显著。

    作者:文博淑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治疗方法和症状对大肠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各种治疗手段及其临床症状对大肠癌患者的影响,从而寻找出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和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3年10~2014年10月对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及唐山市人民医院确诊住院的大肠癌患者248名进行了问卷调查,所有数据采用Excel软件输入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腹痛、疾病转移、造瘘、化疗影响着患者的躯体功能;腹痛、腹胀、恶性肿瘤是否转移、是否化疗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功能;腹痛、腹胀、恶性肿瘤是否转移、造瘘影响着患者的症状/副作用;恶性肿瘤是否转移影响着患者的社会功能;、腹痛、腹胀、恶性肿瘤是否转移、造瘘、化疗对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总评分有影响。结论对患者的原发病进行控制,同时,用护理的手段改善患者的各治疗阶段的临床症状。

    作者:焦桂梅;陈长香;李建民;安娜;吕捷;袁蕾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儿科门诊输液的细节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在儿科门诊输液护理当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和效果。方法收集门诊输液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将两组的静脉重注率、患儿疼痛程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及家长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重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评分及焦虑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将细节护理运用于儿科门诊输液的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静脉重注率和患儿的疼痛和焦虑程度,并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蔡明春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唤醒麻醉的认知训练在神经外科功能区手术中的运用

    目的通过唤醒麻醉下手术患者的认知训练,提高患者术中唤醒后对指令性语言动作配合满意度,缩短手术时间,大限度切除肿瘤,保护脑功能。方法4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使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患者状态。对照组对患者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告知醒麻醉的流程,术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等。实验组针对感觉、运动及语言手术功能区部位给予对应的训练方法。结果实验组采用认知训练方法,患者配合唤醒麻醉下手术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能很好的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指令性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术中肿瘤切除率。结论给予唤醒麻醉认知训练的患者能更快速接受唤醒麻醉下手术的配合,建立一套适用的认知训练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作者:施斌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现状分析

    抗生素是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患者疾病的预后情况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临床无指征滥用、过量使用等不合理用药现象,造成临床耐药菌株不断增多,增加了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难度[1]。

    作者:杨春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在临床先兆早产护理中的效果,以降低早产的发生率,提高早产儿存活率。方法以2014年3月~12月在我院收治的62例先兆早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以治疗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分为评定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对照组SAS得分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及对治疗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先兆早产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减轻了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促进了医患关系。

    作者:贾自毅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自2007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分别行三种手术方式治疗,术后对比其疗效。结果三种术式临床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三种术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均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胡朝晖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呼吸衰竭并发急性胰腺炎1例的护理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症状有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

    作者:陆燕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 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西沙必利治疗的效果浅谈

    目的探究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取奥美拉唑复合西沙必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对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反流性食道炎患者经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经雷尼替丁加以西沙必利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00%,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给予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奥美拉唑加以西沙必利治疗,其可明显的提高为患者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饮食生活质量。

    作者:章优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