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创伤性闭合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闭合性气胸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患者采用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观察组穿刺完成时间(6.5±0.9)min、疼痛程度(3.1±0.4)、拔管时间(5.4±0.5)5.4±0.5、肺复张时间(3.6±0.5)d、住院时间(10.1±1.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6±1.1,7.0±0.8,7.6±0.7,4.1±0.7,13.6±2.2)(<0.01或<0.05);并发症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32.14%(<0.05)。结论创伤性闭合性气胸采用经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武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雾化吸入对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作用。方法将5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预防用药组和对照组(25例)。预防用药组用康复新液10ml加生理盐水10ml雾化吸入,1次/d,至放疗结束;对照组用生理盐水20ml,4次/d漱口,出现吞咽疼痛时餐前服2%利多卡因15ml。两组患者均采用直线加速器放疗。结果两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预防用药组口腔溃疡Ⅰ-Ⅱ级20例,Ⅲ-Ⅳ级1例(4%);对照组Ⅰ-Ⅱ级15例,Ⅲ-Ⅳ级10例(40%),对照组中重度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预防用药组(<0.05)。两组急性黏膜反应出现的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0.05),表明预防用药组出现黏膜反应较对照组延迟。结论康复新液雾化吸入可降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毒性分级,缓解急性放射性疼痛,延迟急性黏膜反应出现的时间,有助于顺利完成放疗全过程。
作者:夏艺萍;张蓉辉;柯玉梅;胡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比较PICC(Peripheral 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与留置针在宫颈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PICC与留置针在治疗宫颈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结果 PICC大幅度地减少患者因化疗药物渗漏造成的损伤并达到佳的治疗效果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0.05)。本文通过对两种给药方式的比较,留置针组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但PICC组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留置针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安全性能较高。结论 PICC应用于持续输液化疗具有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等优点,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化疗疗效和安性,从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玉洁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产后抑郁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产妇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加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产妇的效果。结果治疗之后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获得显著改善(<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为(8.7±1.9)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6±2.3)分(<0.05)。结论对产后抑郁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穆博羽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研究凝血功能的改变与肝硬化及其分级程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观察66例不同Child pugh分级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以58例肝炎患者及39例正常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研究凝血指标与肝硬化Child pugh评分相关性。结果肝硬化组、肝炎组及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肝硬化组不同Child pugh分级的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C级的APTT、FIB均高于A级及月级;PT与Child pugh评分呈正相关(<0.05)。结论凝血指标一定程度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的储备能力及病变的严重程度,监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对患者病情评估、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钱春香;华应舒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的临床急救与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110例老年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的临床急救与护理的经验。结果经内科治愈78例,好转13例,外科手术12例,死亡7例,死亡率6.36%。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一方面出血量大,持续时间长,止血困难。另一方面症状不典型,伴随疾病、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急救护理时对老年患者的病情作全面、连续、动态的观察,同时做好基础护理,提高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和好转率。
作者:张玫;靳晓萍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针灸与中药湿热敷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仅采用针灸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 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湿热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邓丽霞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固尔苏)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共63例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新生儿,入选标准为氧合指数(OI)>20,在机械通气(常频或高频)下,患儿随机被给予ps或无ps,比较常频机械通气CMV+ps、HFOV、HFOV+PS组间疗效。结果治疗12 h,HFOV+PS组中PaO2/ FiO2变化大,氧合指数下降快。治疗24 h,HFOV、HFOV+PS组PaO2/ FiO2均有明显变化,两组分别与CMV+P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CMV+PS、HFOV、HFOV+PS组OI均明显下降,其中以HFOV+iNO组下降显著,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HFOV联合PS治疗新生儿重症呼吸衰竭疗效佳,二者有协同作用。
作者:叶梅;王忠富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老年患者不同手术时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接诊的颅脑外伤老年病患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在发病6h后进行手术,观察组在发病后的6h内进行手术,而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恢复良好率为55%,残疾率为37.5%,植物状态为5%,死亡率为2.5%;对照组恢复良好率为42.5%,残疾率为35%,植物状态为12.5%,死亡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颅脑外伤老年病患发病后及时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命治疗,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作者:刘小波;林爱国;何程;唐宏图;周鸿伟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止血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奥曲肽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6.92%,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观察组呕血、便血、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加用奥曲肽可加强疗效,快速止血,减轻患者身体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艳红;盛彤彤 刊期: 2015年第38期
本文通过分析现行医院患者权益维护的现状,指出了医院现行患者权益维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现行机制下患者权益维护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和对医院长期发展的影响,对采用信息化手段实行患者权益维护涉及到的每个管理环节的职能和任务做了明确,提出了打造医院患者权益维护的设计思路,对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升两个效益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杨军;刘文清;丁宝明;郑文哲;胡媛媛;刘静 刊期: 2015年第38期
颤证是以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又称“振掉”、“震颤”、“颤振”,属西医的某些椎体外系疾病和代谢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运用针药结合疗法治疗颤证,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笔者运用九六补泻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治疗颤证疗效显著,以飨同道。
作者:赵旭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整体护理方法,对比观察整体护理与常规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治疗的影响。方法一共收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整体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两组人数均等各42例,且组间具有充分的临床可比性。在相同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对常规护理组患者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整体护理组患者实施干预范围更加全面的整体护理措施,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整体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1%,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5.71%,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而言,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鑫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通过对罗哌卡因注射液以及芬太尼注射液在无痛分娩中的一些应用来对它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可以通过选取一些我院同意经过无痛分娩的90位产妇,将他们设定为研究组,另外再选取在自然状态下分娩的90位产妇,将他们设定为对照组,对于研究组可以通过硬膜外穿刺的方法来对产妇进行麻醉。对比两组产妇在妊娠的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生理指标、妊娠过程以及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观察这些因素对于刚出生婴儿的影响。结果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来进行镇痛可以明显是活>期缩短,从而减小剖宫产率,进而来对新生的婴儿进行评分。结论使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的方法来镇痛对于母婴两人的影响都比较小,给药方法简便,适宜于平常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杨华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结合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眼病)与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之间的关系。方法287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眼病组,并选取10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尿酸水平水平及其他血脂指标。结果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和糖尿病眼病组中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显著升高(<0.05)。结论尿酸水平升高或高尿酸血症可以作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临床诊治过程中的早期指标之一。
作者:佟凤芝;于勇;金丹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科于2012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每组各6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对于脑梗塞治疗而言,相较于常规治疗,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作者:谢琴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究泪小管炎的诊断和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33例泪小管炎患者,对泪小管的分泌物给予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同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严重者还要进行泪小管的切开、挤压和冲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检查中泪小管管壁有肿胀增厚的症状,回声减弱,和周围组织没有清晰界限,管腔有明显的扩张,而且管径有明显增宽,内径在:3.4 mm×2.6 mm~5.6 mm×4.0 mm。3个月后进行复查,发现原病变区的泪小管管壁为均匀的高回声,和周围组织有明显分界,管腔有轻度的扩张或者恢复正常,内径为:0.3 mm×0.6 mm~0.6 mm×1.0 mm,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真菌为造成泪小管炎主要的致病菌,采用泪小管切开、挤压和冲洗结合的治疗,以及敏感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代艳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术后个性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00例乳腺肿瘤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予对照组行传统护理方法;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对照组患者SAS评分为81.25±12.33,对照组SAS评分为78.35±9.25。对照组护理满意15例(30.00%),一般25例(50.00%),不满意10例(20.00%),总满意度为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37例(74.00%),一般13例(26.00%),无不满意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乳腺肿瘤患者而言,术后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改善患者SAS评分。
作者:安鑫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对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方法对我院ICU2013年9月~2014年10月间47例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了解患者病原学分布以及耐药情况。结果共有130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的数目为21株,占比例的16.2%;革兰阴性菌的株菌数目为93株,占比例的71.5%;真菌数目为16株,占比例的12.3%。除万古霉素以外,铜绿假单细胞对庆大霉素、氨曲南的耐药性高,其次为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药物的耐药性均超过80%,耐药性非常高,两者均对未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耐药率为0%。结论患者死亡率非常高,感染株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常规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但尚未发现株菌对万古霉素产生耐药性。
作者:代江波;汤小刚;何中胜;王康;徐静波 刊期: 2015年第3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观察组基础上分别从护士方面、患者方面和医院方面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根据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记录,使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指数。结果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各个方面进行整体护理,并且注重社会支持系统在患者病情恢复中的作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从精神和生理两方面提高了患者治疗后生存质量。
作者:赵飞 刊期: 2015年第38期